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动力电池回收成新蓝海,苹果也瞄准这一巨大市

时间:2020-01-15 12:1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据外媒,苹果的“不务正业”再次引发业内注目—鉴于全球电子产品消费连年增加,对电池金属材料的需求量也水涨船高,苹果决心自给自足,宣布将动用机器

据外媒,苹果的“不务正业”再次引发业内注目—鉴于全球电子产品消费连年增加,对电池金属材料的需求量也水涨船高,苹果决心自给自足,宣布将动用机器人“Daisy”回收废弃iPhone里的金属,并将其用到新的产品上。这个机器人可以自动拆卸苹果手机,这样原材料中矿物就可以被回收和再利用。

众所周知的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也加剧了废旧电子产品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外媒也指出,苹果投入这样的力量来回收矿物材料,这也表明全球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意味着仍然建设新的采矿项目。然而,全球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意味着制造商仍需要开采新的矿山。

许多矿业高管指出,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市场对于一些矿物材料提出了更大规模的需求,苹果的举动实际上承认了这样一种事实。

看深度行业研报,就上乐晴智库网站:乐晴智库 | 深度行业研究

另外由于全世界汽车公司和科技公司开始效仿美国特斯拉的成功经验,开始大规模研发和生产电动车,对于锂、钴等矿物材料的需求出现了暴增。目前,欧洲、美国等都在谋求扩大矿山建设,开采这些电动车所需的矿物材料,构建一个稳定的行业供应链。

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自2018年起迎来第一个报废高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仅以拆解回收废旧动力电池中金属元素的价值估算,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目前已超过50亿元,2020年预计将突破100亿元,2023年会达到250亿元的规模。到2020年,中国将产生约24万吨的退役锂离子电池,2022年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在市场前景的驱动下,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一直延续着高增长的态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相应快速增长。

动力电池存在着使用衰减的现象,所以当电池容量衰减为初始能力的60%-80%的区间时,动力电池便需要“退役”并更换。

当前市场上的大量动力电池于2014年前后投入使用,而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6年(三元电池2-4年,磷酸铁锂电池4-6年),因此在2019年,第一波动力电池开始规模化退役。

废弃电池回收根据报废程度主要可分为拆解再生和梯级利用两种方式

梯次利用属于轻度报废,主要针对因为电池容量降低使得电池无法正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但是电池本身没有报废,可以二次应用在储能设备和低速电动车等;再生利用属于重度报废,主要针对电池容量损耗严重导致电池无法继续使用,只能选择将电池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化学方法提炼废弃电池中镍、钴、锂等贵金属电极材料,达到材料再制造的目的。

按照当前废弃电池容量划分,100%-80%段能满足汽车动力使用,80%-20%段能满足梯次利用,20%容量以下进行再生利用。

从电池本身性质和回收效益等综合因素分析,业内普遍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次利用,三元材料电池则适合直接回收。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更长,80%寿命充放电可达2000-6000次,因此退役后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可继续作为储能电池使用至少五年。

在当前动力电池退役潮驱使下,各大动力电池回收厂商纷纷发力,加速跑马圈地。动力电池回收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相关行业头部企业彼此绑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以寻求快速占有市场把握先机。

由于目前国内锂动力电池的直接报废量不大,现有废电池来源仍以电池厂的生产废料及消费锂电池为主。从布局主体上看,资源、材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在积极开展再生利用布局,第三方的资源回收企业也有涉入,其中梯级利用领域由于与电池关联度最高,因此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最多。

当前,国内电池回收企业处于发展阶段,布局锂电回收领域主要有三类参与者:

1)锂电材料系。以华友钴业、厦门钨业和天赐材料等上游原材料公司为代表,主要通过再生利用完善资源回收。

2)动力电池系。目前已布局回收拆解业务的中游动力电池企业包括中航锂电、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CATL、比克电池等。这些企业入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游材料涨价及市场竞争加剧倒逼。通过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可以减少成本,同时打通锂电池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的闭环。

3)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回收机构。第三方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的企业包括:格林美、湖南邦普、赣州豪鹏、芳源环保、金泰阁、长优实业、威能环保、临沂华凯等。2018年9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首批名单共5家企业。

图片来源:工信部

三方在业务开展方面各具优势,目前行业绝对龙头尚未涌现。回收渠道布局完善、容易快速放量发挥规模效应的厂商将率先迎来机遇。

随着动力电池报废高潮的临近,各企业投资建厂及资本收购等动作逐渐密集:第三方回收企业整体在向电池材料领域延伸,锂电池企业全面布局电池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从当前市场格局看,邦普和格林美处于绝对龙头地位;赣州豪鹏、金源新材料、芳源环保、龙南金泰阁、赣锋循环等处于第二梯队;剩下绝大部分尚处于建设期或试运行阶段。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方兴未艾。国家政策对此高度重视,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需求迫切。自2009年以来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倡导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新政策的出台大幅利好大型回收和拆解企业。

2019年底,中国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企业家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为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路线图。

1月份,工信部印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两个行业规范文件。工信部明确指出,《规范条件》中的综合利用是指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

回收网络体系的完善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家对产生废旧动力电池各个环节的回收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未来废旧动力电池主要由车企组织或授权建立的回收服务网点负责收集,交给与车企协议合作的电池生产企业,先做梯级利用,再由梯级利用企业回收并交再生利用企业回收处置。

按照顶层制度设计,未来将呈现梯级利用企业、再生利用企业与车企共建回收服务网点的局面。梯级利用企业必须与动力电池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参与车企组织或授权的回收网络建设,才能获得稳定的废旧动力电池来源。而再生利用企业则必须与梯级利用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才能获得稳定的废旧电池来源。

整体来看,我国动力锂电回收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规范、回收标准和回收体系建设尚有一定提升空间,借鉴国外锂电回收经验和铅蓄电池回收的经验,未来卡位和规模效应将是行业竞争的主要逻辑。

看深度行业研报,就到乐晴智库:www.767stock.com

微信公众号:乐晴智库精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