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开数据显示京东方(BOE)在2017上半年智能手机液晶屏出货量就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一了,而液晶电视面板居全球第三。在2020年液晶电视面板京东方已经跃居了全球首位。这样的数据确实很喜人。
国内的许多消费者基本都用过京东方的产品,但知道它的人并不多,甚至还有人误将京东方和京东产生了联系。但了解京东方历史的人就知道它的前半生走得非常的艰辛、坎坷,一直都在烧钱。它在投资界打下了“不死鸟”和“烧钱王”的称号,甚至有竞争对手指责它靠不断获取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存活,但最终京东方拿下了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液晶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全球首位,最终从“亏损大王”成长为“面板巨人”。熬鹰的京东方没有熬死,最终熬出了出头。
京东方能扭亏为盈和领导者的战略思想相关京东方的前身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北京电子管厂(国营774厂)。1956年开工的北京电子管厂很快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但这样的辉煌并不算长久,80年代开始电子管技术就被半导体技术所取代,电子管厂经历了连续7年的亏损濒临破产。
1992年35岁的王东升临危受命出任厂长,那时要养活一万多号人并且负债率高达98%的北京电子管厂已经没有银行愿意放贷了。银行统一把债务转成股份的前提是找到新的投资人,无奈的王东升向2600多名员工募集了650万资金最终将北京电子管厂改制成了京东方。
改制同样进行的有一系列变革,比如组建高学历年轻团队跟踪产业方向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才能在1998年确立TFT-LCD为核心的发展方向,但选择这个方向无疑在赌博,因为这不再像CRT了,这种技术在当时来说门槛极高。但最终在CRT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国际巨头汤姆逊都因为从CRT到液晶平板慢了一拍,最终被TCL兼并。
90年代中期京东方先后和多家日本、台湾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比如NEC,但最终的结果是合资公司崩盘了,但还是没能获得技术。像极了曾经北京电子管厂和松下合资,最终松下跨了也没能获得彩色显像管技术。接受血淋淋教训的不止有京东方还有无数的国内企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自美国,行业发展几十年后,处处都形成了壁垒,比如大飞机、芯片、高铁等等,所以京东方不得不走上自研这条路。
在90年代后期,京东方是盈利的,比如在1997年就有4000万盈利,并凭借这个杠杆在深交所募集了3.5亿资金,这才有了京东方2003年收购韩国液晶面板业务的一说。有人会问京东方早期怎么盈利?要知道京东方1999年就把CRT做到了全球第一。
这注定京东方后面的路不好走,想要吸收来自现代的液晶面板技术并且遵循“摩尔定律”式的发展注定是残酷的背水一战。京东方开始了连年亏损,从2001年到2015年亏损达到75亿,可想而知其中的艰难,好在每次的危机扭转都有政府的补贴托底。背负骂名多年的京东方最终还是在自研这条路上赌对了。
总结纵观日、韩、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从亏损到做大做强都脱离不了资本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比如三星面板历经12年亏损,台湾平均耗费10年才扭亏。京东方最终的成功恰恰是国内很多高科技企业的缩影,想要独占鳌头,哪怕撞得鼻青脸肿还是要迎难而上,自主研发才是最终走出去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