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本学历,记者出身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创业历程具有典型性,很有借鉴意义。多看看类似名人的成功经历,可以收获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胡玮炜,女,1982年出生于浙江东阳,她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孩子。
她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这个大学当年属于三本,像这种挂在知名大学名下的三本院校,以前有很多。
大学毕业后,胡玮炜成为一名汽车记者,专门报道汽车类新闻。她最早供职的单位是《每日经济新闻》,最初的月薪也就3000元左右。
像普通打工者一样,胡玮炜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先后换了几个工作单位。但她始终没有换行业,一直做汽车记者,因为当一名优秀的记者是她最初的梦想。
在汽车媒体行业干了差不多10年,胡玮炜的工资才刚过万,这个进步并不算大,甚至落后于很多普通职场人。
她在职场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于2013年,当时她去美国参加一个消费类电子展,这次经历大大提升了她的眼界,使她意识到高新科技对汽车行业的未来会有深远影响。
于是,从美国回来后,胡玮炜向自己的老板建议增开一个“汽车与科技”的新栏目,但是她的老板并没有意识到高新科技会对汽车行业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老板不仅没有采纳她的建议,而且非常尖锐地反问她“广告收入从哪里来”。
2 工作不顺,开始创业
从此以后,胡玮炜的工作理念与老板的理念有了很大冲突,工作做得越来越不舒服。毕竟在人家手下做事,她的想法再好,人家不同意,她也没办法。
隐忍一段时间后,2014年,胡玮炜辞掉了工作,开始自己创业。一开始,她的创业项目并不是摩拜单车,而是极客汽车。
这是一家汽车新媒体公司,专门报道汽车类新闻资讯。也就是说,干的是她的老本行。
她做这一行,能够经常接触到各种从事汽车行业的人以及与车类相关的创业者。为了更深入地报道相关新闻,也为了更好地学习,胡玮炜经常会把一些有关车类的创业团队引荐给汽车行业投资人。
2014年11月,胡玮炜带着陈腾蛟创业团队去见汽车界大佬兼风险投资人——李斌。
陈腾蛟当时想做一款智能电单车,但是李斌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不过,李斌建议他们做无定桩式的共享自行车,而且他还给项目想好了名字“mobike”,中文谐音“摩拜”。
虽然陈腾蛟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但是他担心共享自行车在运营管理方面有诸多困难,而且盈利能力偏差。所以他对这个项目信心不大,不过他仍然愿意参与这个项目。
3 三个男人,背后相助
与此同时,一旁的胡玮炜在听到李斌的建议后,非常感兴趣,她觉得这个项目很有前途。
李斌是易车公司董事长,身价几十亿,他当时正在筹备创立蔚来汽车,所以没有精力做共享自行车。
李斌见胡玮炜对共享自行车项目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对她说“胡玮炜,要不你也参与进来吧”,胡玮炜欣然答应。李斌还给这个项目投资了146万。
2015年1月,胡玮炜正式在北京创立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她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设计“摩拜单车”。
因为是共享自行车,为了确保耐用,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不会掉链子、经得住风吹雨淋、拥有先进的智能锁、车零件四年内不用更换等。这么高的质量要求,吓退了一众自行车生产商。
折腾几个月后,摩拜单车的原型车始终没能造出来。陈腾蛟看到这个项目困难重重,果断退出,并另立门户。
这对胡玮炜来说是又一个重大打击,因为陈腾蛟团队擅长设计,他们一走,胡玮炜立马变成了光杆司令。
但是胡玮炜并没有退缩,她打心里觉得这个项目很好,怎么能遇到一点困难就不做了呢,所以她继续坚持着。
胡玮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和企图心的人,但是我是那种——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想法,它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它就会不断地发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可能会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推)自己做这件事情。”
2015年6月,离开摩拜单车项目的陈腾蛟已经设计出自己的轻客电单车,但是此时的胡玮炜仍然没能设计出摩拜单车。
胡玮炜并没有闲着,她在不停奔波,亲自到各大工厂看材料,找不同的设计师,前前后后设计出多套方案。直到王超的出现,事情才有了转机。
王超的专业是汽车设计,并且早在2009年就创立了开云汽车。胡玮炜在做汽车记者时,经常参加各种汽车行业的聚会,做采访、做报道,所以很早就认识了王超。
王超拥有非常资深的设计经验,而且他对共享自行车这个项目很上心,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设计出一款十分优秀的摩拜单车。
2015年11月初,摩拜单车原型车诞生。但是,成本从最初计划的800元上涨到2000多元,直接导致公司账上已经没什么钱了。
在后续投资资金没有到账的情况下,为了让项目活下去,胡玮炜一度靠借贷续命。后来,在李斌的帮助下,愉悦资本对摩拜单车进行A轮投资,投资总额达300万美元。
4 开始很难,贵在坚持
在生产摩拜单车的过程中,胡玮炜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她计划第一批只生产200辆,这么小的订单,加上她对生产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生产工厂的要价非常高。
无奈之下,胡玮炜只好在无锡郊外租赁一个闲置车间,并招来一些人,开始自己生产。
据AI财经社报道,为了省钱,不少零件都是从网上购买的。最初的200把智能锁是胡玮炜和同事们先用小刀、胶水搭好大体框架,再喷上油漆,拧上螺丝,组装出来的。
2015年11月末,第一代200辆摩拜单车问世,1个月后,开始在上海试运营。单车投放13个小时后,所有车辆被骑走,当晚胡玮炜一夜没睡,死盯着后台,单车最终停落在上海五六个城区。
试运营并不顺利,很快一箩筐问题袭来。有人反映客服电话打不通,胡玮炜临时招聘20多个客服;有人反映无法退款,她又连夜部署修改后台系统。
随着项目的进展,出现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多,但管理是胡玮炜相对薄弱的地方。
于是,在李斌的拉拢下,有着资深管理经验的王晓峰于2015年底加入摩拜单车,并任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掌握公司实权。
而胡玮炜则出任总裁,她需要向王晓峰做工作汇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胡玮炜相对弱势;另一方面是因为李斌作为投资人,他拥有很大话语权。
此后,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营,各方面工作都得到完善。2016年4月22日,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摩拜单车服务登陆上海。
彼时,共享单车成为一个非常火的行业,大量的资本开始涌入。
5 资本推动,风生水起
2016年8月,愉悦资本、熊猫资本对摩拜单车进行B轮千万美元级投资;
同年9月,熊猫资本、创新工场和祥峰投资对摩拜单车进行B+轮千万美元级投资;
同年10月,又有10多个资本机构对摩拜单车进行C轮投资,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
在资本的推动下,摩拜单车迅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面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当时有几十家企业都在做共享单车,包括悟空单车、3Vbike单车、町[tǐng]町单车、小黄车、小蓝车、小鸣单车等。
大街上,五颜六色的各种共享单车,让人眼花缭乱。
2017年1月,摩拜单车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解决了摩拜单车的供应链问题,每年可生产超过1000万辆单车。
2017年后期,共享单车行业开始大洗牌,众多经营共享单车的企业纷纷倒闭,就连摩拜单车在运营上也出现诸多问题,包括维护成本高、监管更严、盈利能力偏低等。
虽然摩拜单车在2017年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但是它布局数百个城市,消耗的资金也很惊人。由于存在严重资金问题,摩拜公司从2017年11月开始裁员。
6 套现离场,潇洒生活
2018年4月23日,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拜。摩拜CEO王晓峰被踢出局,创始人胡玮炜重新出任摩拜CEO。
2018年12月23日,胡玮炜因个人原因辞去摩拜单车CEO,套现15亿人民币,离开摩拜。
摩拜单车的数据接入美团后,摩拜单车逐渐演变成美团单车,至于运营得怎么样,有没有赚到钱,跟胡玮炜都没有关系了。
2020年12月14日,摩拜单车APP正式停止运营,摩拜单车从此成为历史。
在不到四年的创业时间里,胡玮炜赚到15亿,令普通人望尘莫及。
有人说胡玮炜离开摩拜是被资本踢出局了,而实际上“出局”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出售、并购等行为本来就是商业运作的常规操作。
在一家企业非常值钱的时候把它卖掉,总比苦苦支撑,让企业倒闭好吧。
例如: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一直不愿意出售小黄车,现在小黄车破产了,一文不值,他本人也因此成了被限制高消费者,留下一个烂摊子。
有人说,胡玮炜是幸运的,有很多人帮助她。但是要看到她的幸运是建立在努力之上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越努力越幸运。
创业时,想做成功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有一个灵魂人物,胡玮炜就是摩拜单车的灵魂人物。李斌、王晓峰只能算是项目的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李斌靠当初给摩拜单车投资的146万人民币,赚了13亿人民币。
灵魂人物就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若是主角不在了,一切就结束了。
比如说,2021年2月倒闭的虾米音乐,它背靠着阿里巴巴,资本和人才都非常强大,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灵魂人物带领它前进,所以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胡玮炜身上,有一种值得大家学习的韧劲,尤其是在项目早期,她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很让人钦佩。
此外,她在创业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经验、行业资源,也是她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2019年,37岁的胡玮炜加入了上海的一家初创公司,并担任监事。可见,胡玮炜已经有了全新的开始,她还很年轻,仍然在继续追梦。
虽然不同创业者的创业经历各不相同,创业条件也千差万别,但是想要创业成功,需要的精神是一样的:不放弃,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