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谢治贤
出品 | 于见(mpyujian)
前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小米集团登榜,在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排行榜上排名第七。
自2010年成立以来,凭着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的开发,小米只花了八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大部分企业几十年的路程,同时也获得了世界最年轻五百强企业称号。可以说,小米确实是一匹当之无愧的科技独角兽。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个人微博上说:“虽然我想假装世界500强什么都不算,但我还是忍不住兴奋起来……”
刚登榜500强的小米,迫不及待在8月20号向公众展示了一份财报,上半年营收9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调整后净利润5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8%。第二季度数据最为亮丽,实现收入520亿元,净利润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7%。
营收入稳定,净利润大幅增长,超过预期。然而,在令人鼓舞的盈利之后,却是股价的持续下跌。在布盈利报告后的第二天,小米集团股价下跌至8.81港元,收盘时股价8.96港元。跌幅4.98%。
和最初小米上市,雷布斯在公开募股时的壮志豪言“让在上市第一天买小米股票的投资者赚一倍”形成强烈反差。听从了雷军倡议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表示“已在厕所哭晕”和“人生第一次被套牢”。
事实上,在整理了小米半年度报告后,我们发现它在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并没有那么糟糕。但令人迷惑的是,股价为啥会一跌不复返。是资本市场的误解,亦或是小米到底是年轻新秀,终不能让投资的公众放宽心?
01营收如此稳健,小米靠什么挣钱?
很多消费者都知道小米是做手机产品的,提到小米,就觉得等同手机。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小米官方定位,自己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不仅拥有科技产品的研发和输出,而且还承办业界流行的互联网服务。
通过发布的详细财报可以看出,互联网服务是小米利润的主要来源。从2015年到2018年,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4亿、65.4亿、99亿和160亿。今年上半年,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继续增长至88亿美元,贡献了58亿毛利,在三大业务板块的利润比例最高,同时也表现了其互联网服务上的业务能力。
在手机硬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小米通过互联网金额、有品电子商务、海外互联网和电视会员继续保持互联网服务利润的增长,这也是基于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MIUI新增加了大量月活跃用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4.7%。
然而,净利润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小米手机的结构调整,也离不开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的售额增长。
小米上市之后,手机业务最大的变化是今年初改行多品牌策略,红米坚守性价比策略——红米 Note7系列七个月时间达到2000万销量——小米品牌手机则走向中高端市场。特别是在上半年拿出新款产品后,小米手机净利润扩大了5个百分点。具体来说,小米手机第二季度平均价格每年上涨3.14%,2000元以上手机收入占比接近1/3。
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的强势增长是小米这两个季度最引人夺目的地方。小米一直都在逐渐降低依靠手机盈利的比重,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战略就是从个人场景向家庭场景延伸,现在看来布局已经初步见效:二季度,手机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7.4%已下降到61.6%,说明小米不仅仅是个做手机的公司,IoT的占比在不断提升,丰富小米的生态体系,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占比已从22.9%上升到28.8%。
这主要是由于小米智能电视、空调销售量的快速增长。智能电视上半年在全球产出达五百多万台,在中国电视市场排名靠前,几乎是Haier、Sony和Samsung同期销量的总和。刚满周岁的小米空调上半年销量达到1一百万台,这个数据姑且只能占得目前中国空调市场销售额的2.9%,可行业新秀的实力已不容人小觑。
更重要的是,智能电视和空调的毛利均高于手机。上半年,IoT及生活消费产品(含电视、空调)的毛利率达到11.56%,手机部门毛利率为5.88%。
智能电视、空调及其他生活消费产品有效拉动了小米利润的整体增长。上半年,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毛利达到31.2亿,手机业务的毛利为34.7亿,互联网服务为58.7亿。从毛利润绝对额的增幅来看,IoT及生活消费产品同比增长了73%,远高于互联网服务的30.6%、手机部门的2.5%。
由此可见,小米这半年的业务面和财务面都相当出色。利润的释放,当然一定程度上有力回应了外部认为小米的延展业务能否实现较大盈利的问题,且实际情况极为乐观。
02消费者愿买小米手机的帐,却不愿买小米股票的帐
在宣布创收957亿元后,初期小米的股价在市场迅速上涨2%,然后一路下跌。市场最大跌幅超过6%,降至8.81港元,收盘价为8.96元,跌幅4.98%。与一年前17港元的发行价相比,该股下跌了47%。
可以说,有这么大的营收额,是消费者买小米产品的账。但对于小米的股票,显然,市场并不买账。
上市伊始,小米集团在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登陆,估值为539亿美元。六个月后,在基石投资者解禁后,小米的股价从17港元跌至9港元,几乎跌了一半。从那以后,小米的股价一直处于崩溃状态,徘徊在失意的绿场。迄今为止,小米集团已斥资11.75亿港元,21次回购1.23亿股,试图稳定股价,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即使雷布斯亲自上阵,掌管股票事宜,企图扭转乾坤,但也丝毫不见起色,于事无补。
导致小米股价持续下跌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外部因素,即智能手机整体环境不好,大部分科技互联网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另一个是内部因素。小米仍然给业界留下了硬件公司的印象,而不是相互联系的智能生态。一旦这种印象根深蒂固,也会影响其网络科技企业估值。
事实上,小米一直被争论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结合小米上市以来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小米互联网收入占比一直很低。小米2018年的年度盈利数据显示,其互联网收入仅占9.1%,智能手机收入占65.1%,物联网和消费品收入占25.1%。根据财务报告,物联网和消费品主要包括智能电视、小米手表、电动踏板车和扫地机器人。
这意味着它的物联网产品仍然主要以硬件产品为主,物联网产品占智能手机收入的90.2%。
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或互联网公司,不是在小米本身,而是在投资者眼中如何定位。投资者对小米公司的定位影响着小米的估值。
除了定位之外,小米的竞争对手如华为、苹果、三星在芯片、操作系统或其他核心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破。目前,小米仍正在使用第三方企业提供的产品,如芯片、操作系统、摄像头、屏幕等。并没有达到主要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突破。如果小米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只谈出货量,就不能与华为、苹果、三星等公司相比,其股价也不能大幅提高。
同时,在专业人士看来,投资者用脚投票还是对小米在未来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缺乏信心。
03小米加步枪,这是一场持久战
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有大部分人并不看好小米的发展,认为其缺乏核心竞争力,这种看法带有一定的狭隘和短视性,同时也是没有理解小米业务极其商业模式的复杂性。
若将单一的科技产品看做是小米的话,那拥有智能生态群体之后,就相当于加上了步枪。在复杂经济体体系里,小米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作为一家数百亿美元市值的新经济巨头,小米呈现出复杂经济体的典型特征:不同的产品类别和场景、多样化的业务和收入、价值链和生态裂变,在这些特征中,其理解的复杂程度要比外部认知的要困难得多。
仅从商业模式来看,小米不仅具有互联网属性,而且还具有物联网属性,甚至财务属性。如果我们只关注手机或任何类别或区块,显然很难捕捉到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逻辑。
因此,单纯专注于手机业务是一个古老的想法。未来,对小米的分析需要包括更多的观察指标,如业务协同效应、网络规模效应、运营效率等。
最重要的是,小米的生态还在进化。例如,从手机场景到家庭场景,小米还需要耐心构建新的网络规模效应,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对手,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小米极大地增强了数据中心处理的能力,加强了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重新提升了组织结构和内部流程,并理顺了管理团队。这些组织、人才和资源的优化和保障,是小米打持久战的基础。也可以看出,小米对自己的进化节奏有着清晰的理解。
对于一个樊登向上的企业,我们应对小米怀有更大的耐性。今年年初,小米确立了“手机+人工智能物联网”两轮驱动的战略。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数已达1.96亿台,同比增长69.5%,表明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将继续引领未来小米的高速增长。根据小米的计划,不久的未来将展现一款震惊视野的黑科技产品。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中国的消费升级正在逐步进行。小米是中国电子、家电产品消费升级的代表。传统家电行业的变革、整合和升级,为小米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新的产品、服务和新的模式可能从小米的复杂生态中裂变和出现,这会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执着于一时股价的沉浮上涨是不具备发展远见和实际意义的。
比这更重要的是,小米仍然需要专注于产品和业务的升级和扩展。雷军曾高度赞扬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巨头好市多(Costco),该公司10年来股价已翻了7倍,市值高达1200亿美元。它正是利用低成本、高质量、低毛利率的商品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高毛利率的会员服务创造利润。这与小米模式类似,小米的手机、电视等互动产品实际上是不同场景的交通门户,能够基于巨大的用户生态、互联网服务等方式,负责创造现金和利润。
同时,小米与众不同的是,它的核心产品能力能在不同的场景中被复制。可以说,外界过于关注小米手机,忽视了小米产品的多样化。当小米将品牌、设计、技术以及智能体验等已验证的能力从手机复制到电视、空调乃至其他家电产品,其本质是对传统家用电器的维度进行扩展和升级。这些互动产品不仅增强了小米的用户生态,而且有助于提高毛利。
对于小米来说,智能手机是公司业务的基石。物联网生态是在此基础上构筑的防护墙,最后的互联网服务可以实现前两者流量的累积。为了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小米需要巩固手机、电视等智能硬件的市场份额,扩大在互联网服务领域的业务和收入,改变市场的企业定位观念。毕竟,小米靠卖硬件从互联网服务中赚钱。
而无论是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亦或是IoT生态,都离不开数据的极速加工、处理,这就需要考虑更高的带宽和数据处理效率。如今,在5G即将铺设的世界互联网环境下,众多科技公司包括小米都在担心被时代抛弃、被新技术淘汰的风险。
雷军在前晚的报告答辩会议上表示,2016年,小米已经开始了5G手机线的铺设彩排。预计第二款5G手机将于今年9月发布,但是很难把握5g爆发前的时间点。每一种通信技术的替代,总会有手机厂商留下来,这就是小米面临的风险。公司管理层高度意识到这一风险,几乎每周都会讨论相关话题。他们对5G手机的未来充满信心。
可是,小米真的能在5G发展的契机下再次进入爆炸性生长阶段吗?如果可以把握住这次机会,那雷布斯让投资者“赚双份的钱”的承诺就离兑现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