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到底走那一条路,有时候看是确定的,其实呢,阴错阳差可能就走上了另外一条自己都想不通的路途。陕西碎事就来和大家认识一位明明家庭实力雄厚却偏偏苦学医术的唐代著名医学家王焘。
祖父王珪唐朝初期任宰相王焘的祖父王珪,隋文帝时进入朝堂,担任秘书内省职位,后被授为太常治礼郎,刚在新位置上没干多久,便逃跑到山中躲起来了,隐居了十余年时间。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李建成为太子,王珪担任太子中舍人。六年后,由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加剧,亲兄弟关系恶化,唐高祖李渊认为王珪失职便将其下放。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的不久便继承皇位,王珪被召回,担任谏议大夫。第二年的一天,王珪请侍中(门下省长官,相当于宰相)高士廉向李世民转呈密奏,结果高士廉将密奏扣押下来了,李世民知道后非常生气,将高士廉从侍中的位置上撸下来,让王珪代理高士廉侍中的职位。公元630年,王珪被正式提拔为侍中。
上面提到,王珪突然逃跑归隐,怎么回事呢?他的叔叔王頍随杨谅起兵欲推翻隋炀帝,结果失败被杀害,按照当时的规定,王珪要连坐,所以他逃跑隐藏起来了。
父亲是驸马,叔叔是主爵郎中王焘的父亲王敬直是祖父的小儿子,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女儿南平公主下嫁给王敬直,显然王焘的父亲是驸马。
王敬直结婚六年后,太子李承乾嫉妒胞弟李泰打算暗杀之,结果行动失败,由于王敬直和李承乾关系非常好,也受到牵连,被逐出京城,后与南平公主断绝婚姻关系。
在王珪官荫下,王焘的叔叔王崇基做官到主爵郎中,是仅此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
身世显赫却孤苦学医王焘出生的家庭,政治实力相当强。祖父王珪是宰相,权力大,关系网遍布朝堂上下;父亲是驸马,虽然被流放,但也有南平公主的面子在;叔父也是朝廷重臣。
三个亲人的关系,随便拿出来一个,获得一个官位是分分钟的事情,若要再上升,也是非常顺利。对于王焘来说,荣华富贵、顺心仕途、高官厚禄,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然后他却意外地走上了学医之路。
学习医学,和王焘的经历有直接的关系。小时候多病,父母经常请来医生给他看病,看病时和医生的接触,让他对医学有了一些了解,也产生了好奇心,当然病痛也把王焘折磨美了,让他很早就明白了健康的重要。
再后来,王焘的母亲生病了,王焘非常孝顺,经常守在母亲的病榻旁边,悉心照顾。看着母亲的难受,回想自己小时候被病痛折磨,王焘立志学医,以帮助母亲治病,减少母亲受罪。
于是在闲余时间,王焘便翻阅医学书籍、外出拜访名医,来获取医学知识。逐渐的王焘步入医学大门,也开始有了一定的医术。为了获取更多的医学资料,王焘经常出入皇家图书馆,阅读、整理各类医学资料,总结思考各种医学知识。这样的学医生活,他竟然过了20多年。
此后,他便下决心编写医学书籍,在钻研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诸家医方要旨后,王焘编撰出了《外台秘要》医学名著。
回看王焘的学医之路,可以看到,家庭背景再强大,也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志向。王焘亲属的关系完全可以让他走一条轻松的路,但他选择了医学还孜孜以求,这是多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