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说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真正伟大的人物,那就是刘邦、朱元璋、毛泽东。
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真正没有任何家底,出生社会底层,从一个老百姓最终打下了自己的天下。
在这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又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刘邦,因为他是最大器晚成的一个。
刘邦生活的沛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
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但他却不愿做农民的活,也不认农民的命。在所有人眼里,刘邦就是一个游手好闲、一无是处的小混混。原本他的人生无非也就是从一个小混混变成老混混,一无所成,直到有一天……
有一天,30岁的刘邦走进一间酒楼,大家围在桌前,刘邦喜欢看热闹,也凑上前去,原来是一个常常喜欢吹牛闲侃的说书人在跟大家讲秦始皇嬴政的故事。
此人讲得绘声绘色,刘邦也忍不住坐下来听。
这说书人从嬴政如何从年轻时就规划霸业,讲到他当了皇帝如何坐拥天下以及三千佳丽。刘邦听得津津有味,他突然想到现在的自己,同样是男人,为什么自己这辈子就要过成这样?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当皇帝。
当皇帝?在当时,被人知道这个梦想,不仅会被耻笑,甚至会被杀头。但刘邦以秦始皇为目标,开始规划自己的一切。
幡然醒悟后的他,实际上却什么都不会,军事、政治,什么也不会。但读过一整本《鬼谷子》的刘邦知道:打天下,靠的不是自己这双手,而是人。
于是他运用自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高段位的处世技巧迅速拉拢人才。他获得的第一个人才就是张良。
以前不读书不上进的刘邦,甚至在带兵打仗之余也不忘看书,因为他自知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已经荒废了太多,现在只有多看书、多向别人请教才能支撑起自己的霸业。
尽管立业最重要的是身边朋友的支持,但如果你自己不行,根本没人会跟着你一起。
刘邦爱与张良、萧何、韩信等有识之士交流,也常常倾听各层人士的看法,更喜欢一个人读书思考,一个沛县的井底之蛙变成了有战略格局、有勇有谋、有上进心,甚至懂变通的“沛公”。
初期,他知道变通。带着自己建立起来的队伍,投奔了项梁。他知道他自己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打败秦朝整个国家,所以他和项羽两个人一起,秦朝终于垮了。
秦王朝覆灭,项羽和刘邦都对其做出了深入思考,然而两个人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
项羽觉得,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集权,天下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若是明君国兴,若是昏君则误国。所以,项羽反对中央集权制,他一直想恢复西周时期的诸侯分封制,这样才能让百姓获得解脱。
刘邦在这件事上看得更清楚一些,他熟读历史、也爱听旁人分析,他认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秦王朝之所以被覆灭,根本的原因不是中央集权的问题,而是秦王朝的“法制”过于苛刻,导致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失去民心。
所以,刘邦不断给自己树立“清廉正直的形象”,以及汉王朝初期强调的是“礼制”而非“法制”。
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是皇帝、将军,刘邦仅仅靠8年时间,就从一个小亭长(也就是我们今天一个乡镇干部)到皇帝(国家领导人),是他谋略、格局、以及自己不断上进的结果。
也许,我们值得去分析下,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刘邦并不是天才,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出身平凡,没有学历、也没有人脉、更没有家底。
三十而立,我们很多人,三十岁还未打拼出一番事业,便要承担起家庭、孩子等重担。
但这又如何呢?
刘邦不论是听优秀的人的故事(秦始皇),向优秀的人看齐;
还是不断学习社交,打造出自己的人脉圈,也有了自己的团队;
再是不断读书、坚持提升自己,让自己谋略越来越高明、格局越来越大。
学习这件事,是永远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