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11月12日,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1)在北京举办。来自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法学法律界人士出席了论坛,围绕“‘一带一路’国际经贸规则创新与完善”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积极开展国际法治合作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
2.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各方应合作抗击疫情,携手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8年来,141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各方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启动了大批务实合作、造福民众的项目,构建起全方位、复合型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前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公正合理、开放透明、创新完善的国际经贸规则。各方应坚持走团结合作、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之路,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积极促进相关法律制度发展和完善,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4.支持各方坚决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反对滥用“国家安全”理由限制投资和贸易,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支持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支持发展中成员合法权益,增强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有效性,推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5.支持各方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维护公平竞争,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促进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搞歧视性、排他性标准、规则、体系,不搞割裂贸易、投资、技术的高墙壁垒,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畅通贸易和投资合作渠道,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营造自由、开放、公平、非歧视、透明、可预测的贸易投资环境。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加强服务领域规则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6.支持各方推动数字互联互通合作,推动建立反映各方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共担数字时代的责任,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为基础,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消除数字鸿沟,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强跨境电商国际合作,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共享电子商务发展红利。
7.支持各方深化司法执法领域合作,推动缔结双边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及时办理司法文书送达、调查取证、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和外国仲裁裁决等国际司法协助请求。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尊重各方司法主权。推动完善诉讼与调解、仲裁有效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公正高效便利解决国际商事争端。完善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鼓励各方仲裁机构建立联合仲裁机制,支持“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士作用,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共建“一带一路”参与方法律查明机制,合力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参与方法律数据库和案例库。创新在线纠纷解决方式,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8.自2018年以来,经过持续探索和发展,中国法治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加强法治对话和法治合作的平台、增进法治共识和法治互信的桥梁。呼吁和支持各方继续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加强交流、增进共识,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法治合作,为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加有力地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