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部影片的两位主演,都曾经是拿下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双料影帝。
刘德华今年59岁了,刘青云今年也56岁了,这部《拆弹专家2》,可能是我今年看过的最佳港片。但这究竟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忧伤呢?
故事里在爆炸中,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失去了他的左腿。被定性为“残障人”后,他用尽全力改变这个社会标签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影响,将自身体能恢复到以往水平,甚至健步如飞、能跑能跳。
但警局却仍旧不能让他归队重操旧业,因为谁也无法承担“启用残障人”的舆论责任。
潘乘风这一次因救人后的一个意外,变成了自认“被社会系统所抛弃”的人。
这个剧本好的地方,是能给到主角的三种身份,后两种身份甚至产生混杂、游走的“亦正亦邪”状态——“信我就是警察,不信我就是罪犯”
这种复杂的角色,今天的刘德华完全有能力驾驭得出来。
从表演上来看,刘德华演得确实很好。一部分原因是角色和他本人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我不是疯,我是痛!”
这种证明性的人格,其实和刘德华多年来维持的偶像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某种共情。
“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说我不行”,悲情的潘乘风,有一大部分是刘德华前半生的缩影。他真的很拼,为了证明自己的刘德华真的很累,所以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很多来自于刘德华。
18年前,《无间道》里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说——“给我个机会,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
十八年后,潘乘风孤身一人跪在大桥之上,面对装载着核弹的列车,他的死证明了自己是好人了吗?
2
导演邱礼涛似乎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情感丰富饱满的人,却始终无法逃脱成为工具再到被丢弃的命运,那一刻你是否也对所谓的“坏人”有所同情?
从这一点上说,本片与近期的同类型影片,同是香港导演林超贤执导的《紧急救援》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曾先森更喜欢本片的原因。
邱礼涛拍的是人,是人在社会制度,在阶层约束下,对于恶意或者善良之间的定夺和抉择。
而林超贤拍的其实只是工具,是在所谓的主旋律包装下,在海陆空的视觉轰炸下的“政治正确”。
至少,在这两部临近上映的电影里,邱礼涛能拍出本我,自我,超我,林超贤拍出来的只是燃,炸,裂。
但是其实,这部电影的缺点也存在。
美术方面,邱礼涛是一个对于残暴行为本身有追求,但对于镜头语言不那么精雕细琢的人。这种惯有的处理方式,能让我们看到《人肉叉烧包》的暴戾,和《伊波拉病毒》的病态凶狠,但这种暴力美学在本片上似乎没有帮助,甚至有反效果。
多数镜头毫无美感可言,也几乎看不到任何展现暴力美学的迹象,整部影片走残忍写实路线,空有枪杀血腥的暴力氛围,生死只是讲故事的寻常工具,对生命的敬畏只通过简单的办丧事镜头来体现,所有一切都乏味到顺理成章。
其次,本片最大的缺点一个来自于反派力量的严重乏力。另一个来自与对手戏演员的戏份太少。
这种苍白感,让剧本过于空洞了。
比如刘青云的角色,就有点潦草。
对比下,20年前,让刘德华拿到影帝,同样是是刘德华加刘青云组合的《暗战》里,两个人物之间几乎是互为映照,有角色有友谊,这种互为撕扯的关系。今天在这部电影里,至少曾先森看不到太多。对手戏这部分,剧本能给到刘青云的戏份,太少太少了。
再比如反派角色,谢君豪这个角色。他当然是配角,他和刘德华饰演的角色是从小到大的朋友,那么这之间所谓的的反社会性人格的形成,是不是需要增加一条具体一些的人物成长弧线呢?
3
这部电影真的拍得不容易,邱礼涛不容易,刘德华和刘青云也不容易,本片放在今年年末上映,似乎也是为已经疲软的香港电影燃烧一把而已。
59岁的刘德华越努力,56岁的刘青云能拍到越多的港片,香港电影的前途似乎越迷茫。
中生代在哪里,搭档刘德华演情侣的是内地女星倪妮,现在香港能用的,有演技的女演员,难道只剩下已经41岁的胡杏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