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1984》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出人意料、史无前例地扑街了。
先不说因为疫情的原因,2020年没几部好莱坞电影可看的窘境让人对于《神奇女侠1984》太过期待,以及首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美好观影记忆,提高了观众对第二部的要求。
真正让观众适应不良的,恐怕是「《神奇女侠1984》是一部出乎意料的朴实超级英雄电影」。然而若能再思考个三分钟,或许电影中被吐槽的三个点,其实可能是《神奇女侠1984》最大的价值也说不定。
八〇年代过时了?!进入分众化时代,或许世间再也无法拍出一面倒好评的电影。在当代观众眼中看来,《神奇女侠1984》回溯到80年代的叙事风格,让看惯了高画质4K甚至8K的影迷,骤觉影像品质下降了、甚至感到违和或不合时宜。
然而这份忠于也专属于80年代的影像质地,却能让熟悉80年代电影的影迷瞬间掉入时代的情境。
满满的80年代氛围既是种向电影史的致敬、也衔接了琳达·卡特所饰演第一代《神奇女侠》的形式,何不看作是两平行宇宙的叠合并将之蔚为美谈?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不也常这样玩?
超级女英雄电影有原罪?!《神奇女侠1984》被调侃戴安娜有了爱情就变弱、没了男人不但变强还可以飞。其实超人克拉克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有露易丝就缺点毕露)但男超人很少被这般诟病,或许「超级女英雄电影」这个头衔本身就自带原罪。
既然《神奇女侠1984》身为一部超级女英雄片,就注定了这系列无法乡愿,除非人间再无看不惯女强人存在的人。
1984那一年,世界大事包括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了首届奥运女子马拉松;也包括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差点被爱尔兰共和军暗杀。
1984的世界,确确实实地挪出了空间让女性表现、女权有了里程碑式的伸张,与此同时却也有着企图扼杀女性上位者的厌女。
转头再看《神奇女侠1984》,二元论中男性主导而女性包容的性别职责不只是被翻转过来(戴安娜刚强而史蒂夫温柔),而且是兼容并蓄(戴安娜美丽具英气而史蒂夫帅气具暖意)。
也就是说在两性议题的历史脉络中的1984 ,人间是一边忙着接纳女性、另一边却又忙着厌女,而《神奇女侠1984》将两边的分化状况和平地揉在一起了。
电影通过男女主角的和谐共处关系所传达出的美好互动来提醒着两性之间的职权分工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在这么具标志性的年代里传达着这么前卫的思想与愿景擘划,怎么没人说《神奇女侠1984》一点都不过时呢?
以武力取胜的惯例被打破?!不可讳言,《神奇女侠1984》全片最精彩的动作戏在于片头的亚马逊运动会(而这段戏甚至没有盖尔·加朵在场)。如此磅礴盛大的神仙世界运动会开场,不知勾出了多少2020年求好莱坞若渴影迷的感动泪水?
接着画面一转,在人间驻留一甲子的戴安娜在商场游刃有余的救援行动也奠定了女神为善不欲人知的救世主地位。然而接下来的《神奇女侠1984》其实就没有令人亢奋的「动作戏」了。
与一般超级英雄电影甚至和一般好莱坞商业片都不同,《神奇女侠1984》倒置了「动作戏应该倒吃甘蔗、最后一场打斗戏是全片高潮」的顺序期待。普遍认为这便是《神奇女侠1984》的最大硬伤。
但为何超级女英雄电影一定要跟超级英雄电影一样?尤其在叙事结构中,片头大人用「讲道理」来制服小戴安娜的「投机取巧」,最后则是戴安娜用「真言」击败「谎言」。
《神奇女侠1984》其实片头片尾是非常呼应的;就连靠「柔性劝导」来战胜邪恶势力而非「暴力」这事本身都更符合两性斡旋时女性的优势之所在,女导演兼编剧的派蒂·杰金斯的叙事选择其实没有错。
真正有谬误的,恐怕是惯以男性视角来看待电影的男性乃至优秀的女性观众对这部「超级女英雄电影」抱有太理所当然的期待却又脑筋转不过来使然。
当「女性电影」逐渐走在主流的道路上,创作者和观众所面临到的最大挑战其实都是一样的:即是我们必须学着彻底丢掉习惯观赏「男性电影」的舒适视角、更弹性而丰富地接纳不同的创作逻辑、多元打开各种观影方式、不受限于对类型的预期与想象。
在1895年第一部电影诞生于世界后百多年的现在,开始正视与包容女性电影并祝(助)女超级英雄电影和男超级英雄电影一样好其实没有那么难,就是多多站在女主角的立场上去看一切就好。
就像《神奇女侠1984》戴安娜在片尾所说的「这么多,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别往专看人家缺点的视角去钻。世界这么糟,人家戴安娜所看到的却都是你我值得存在的世界美好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