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新闻 >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

时间:2020-09-29 14:05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第二十三届国际电影节邀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纪录片导演,以“抗疫前线的纪录片人”为题畅谈心得。整理|何蕊7月28日,第二十三届国际电影节纪录片专
第二十三届国际电影节邀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纪录片导演,以“抗疫前线的纪录片人”为题畅谈心得。

整理|何蕊

7月28日,第二十三届国际电影节纪录片专场活动“抗疫前线的纪录片人”于上海举办。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担任主持人,专门邀请了奋战在疫情前线拍摄纪录片的纪录片导演范俭,纪录片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范士广,短视频创作者、短片导演林晨,导演、诗人、文艺评论家、大象纪录创始人秦晓宇,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五位导演,畅谈深入“抗疫”一线进行拍摄工作的心得体会,引领纪录片行业担当起共同“战疫”的正向社会价值。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看电视”独家整理论坛内容干货,以下为论坛摘要。

圆桌论坛:

抗疫前线纪录片人的创作心得

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俭导演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如何与被采访对象彼此信任,并且保持客观的态度?在片子完成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如何?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范俭(纪录片导演):我们跟当地人打交道,当地人觉得我们是“逆行者”,我不觉得我是“逆行者”,我觉得只是拍个纪录片,既不崇高,也没有不崇高,只是平和的状态去看待。

我有意的选择了往后退一步或者退半步。所以我从开始就没有想到去医院拍,我一开始就想对生活日常展示拍摄。因为在这种疫情之下武汉人的生活日常是什么,人的关系怎样的被影响,在当时没有太多的被看到。其实这更不符合纪录片的观察态度,而不是新闻视角的观察,所以我就选择社区。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吕新雨:范士广导演的纪录片《人间世》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视角呈现的,你是如何做到与他们建立关系,使他们愿意把他们的视野和喜怒哀乐通过镜头呈现出来的?基于怎样的考虑让医护人员直接在镜头面前陈述?

范士广(纪录片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我们到了那个地方之后确实给他们添麻烦了。他们要照顾你,要操心你,出去的时候脱衣服、穿衣服。正是这种无关物质、无关利益的东西给我们呈现了非常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或者守望相助。

我觉得纪录片最大的作用就是反映现实和时代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呈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这是你的天性要做的一件事情。在特别重大的灾难下面,我觉得个人化的叙事、经验和体验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支撑,而且会让你看到个体中的经历。若干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是更为宝贵的东西。所以我们就展开了100个人的采访计划,我们离开武汉前一天还在采访,我们真的收获了非常多的个人化的经验。

《人间世》一定不是特别跌宕起伏的情节,我们是拼了命,努力的想把个人的经验加进去,因为我觉得这是最宝贵的。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吕新雨:林晨导演在疫情期间拍摄的《武汉日记》比较新颖的是无人机的视角,当时为什么要用无人机,无人机的视角对你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

林晨(短视频创作者、短片导演):我觉得片子是一个很跨界的东西,因为是我个人视角出发,从开始的讲述到后来的东西都是我个人搀杂在其中。因为我自己也会把无人机当成一个我能看到的东西,很多东西飞起来看是不一样的,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是可以帮我看到的。我拍的时候就这样想,后来的时候也比较自然的能够融合起来。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吕新雨: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理论和实践之间怎么打开,怎么让新媒体进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秦晓宇导演的《余生一日》试图把不同的视角集结起来,打破单一视角的需求,能够形成一个多视角,在这过程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内容?

秦晓宇(导演、诗人、文艺评论家、大象纪录创始人):全民记录的时代和全民导演的时代正在来临。全民记录的意义在我看来非常重大,每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值得被记录的对象,本身也应该是一个自觉主动的记录者、创作者。相当于把历史书写的权利分散在每个人手中,这样一种全民记录的方式有别于我们以往单一视角创作团队的方式。

《余生一日》恰恰是生活的聚光灯,能够承载着启蒙的意义。大家突然觉得原来我记录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它就是历史本身,原来我就是一个历史的书写者。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作品比较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第一次的全民记录计划,这只是一次尝试,以后这种方式会成为一种常态化。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吕新雨:竹内亮导演在《好久不见——武汉》中不断地在用中文和日语两种语言来进行第一人称的叙述。你的自我认同是什么?当你在回应国外对中国的批评性意见时,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竹内亮(纪录片导演):完全同一个内容,外国人愿意相信外国人说的内容。所以利用我的身份来介绍真实的中国,这是我的一个定位。第二个定位肯定是纪录片导演,我的风格就是特意出境,在镜头面前做故事。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媒体提问:

新闻视角与纪录片视角差异

未来纪录片人所要传递的声音

记者:通过记者的视角做故事和通过做导演的视角做故事有什么差别?以影片的形式呈现到底和新闻有什么区别?

范俭:这几年我本人的创作我希望拍的作品是有电影质感的,除了制作上的质量,更多的是观念层面的,要跟新闻的视角不一样,要跟媒体报道的视角不一样。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完全呈现媒体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更内在的内容,或者说不需要有太多的新闻性和时效性的内容,需要对人性和时代有更深入的思考。

记者:作为自媒体的创作者,您在以后创作生涯规划当中有没有考虑自己希望做哪些选题和创作?结合您现在已经做的创作,未来的创作会发生哪些变化?

林晨:我觉得我能够感觉到生活当中让我觉得很感动或者很特别的点,我愿意把这个作为我创作的主题。所以基于这些点后续的方向会更加偏生活化,但是也想挖掘一些更深的东西,未来有一天可以做真正的纪录片。

记者:在拍摄过程中最想传达给观众的理念或者声音是什么?

上影节论坛直击||战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解读创作新视角与新思路

范俭:“前线”这个词本身是一个战斗,是一个战场。无论在全世界还是在小小的社区里边都存在人性的日常,我们也呈现了灾难下普通老百姓用什么样的秩序来抵御这种失序。

范士广:你会很感触这种特殊时期的情感,对于我们来讲这种情感本身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其中有一集是《相逢》,彼此相互搀扶,相互依偎,本来就应该这样子,这是我们这个片子一直想歌颂的东西。

林晨:我觉得这段历史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记忆,对于经历过这个事情的人来说后面的生活也会有影响,生活方式也会受影响。我觉得这是进化的过程或者不断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

秦晓宇:我们做纪录片和故事片有一个比较核心的诉求就是“历史的建构是献给无名者的记忆”,那些不在历史上的现场中被遮蔽,被边缘化的人物才应该是历史叙事的主角。这是我们做很多片子里边最核心的诉求。这次也仍然如此,大的历史正在发生,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更大的历史的起点。

竹内亮: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去掉他们对武汉的偏见,所以我们会一直继续下去。因为武汉特别好玩,美食也多,好玩的地方,漂亮的地方有很多。所以不仅仅是这一次,以后也会一直揭晓下去,这是最重要的时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