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战“疫”期间,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扛起摄像机,冲锋到一线,将诸多暖心故事和珍贵瞬间一一记录,为历史留下珍贵的“抗疫日记”。
为了记录这些纪录片人疫情期间的拍摄故事,广电时评和纪录中国联合推出【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本文对话纪录片《第一线》总导演赵曦,回溯该片创作始末,也挖掘他们在抗“疫”一线的创作故事。
采访:郑丽婕 刘媛媛
「怀无限悲悯在远处凝望,莫若运用一技之长为此苦难与奋争存像」
——前记
作为最早深入武汉拍摄的纪录片之一,《第一线》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和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指导,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优酷网、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
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在共5集的篇幅里,《第一线》把镜头对准了武汉七家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医院,真实记录了疫情发生后疫情中心的真实状态,成为观众了解武汉“抗疫”真实情况的一扇窗。
片中有被冰雪覆盖的街道,冷冷清清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有40000多位逆行的白衣天使,日夜奋战在第一线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惊心动魄;有临时搭建的方舱医院,数千病人集体生活的细节描摹和内心告白;有居家隔离在自我约束中展示坚韧的普通百姓;有普通人在灾难中成为奔走救助的志愿者的动人故事……
回顾疫情期间《第一线》的创作始末,该片总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曦及其带领的创作团队感触颇深。《第一线》中的故事虽已完结,但关于“第一线”的故事还有很多。
《第一线》总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赵曦
时间回到2020年初,疫情的到来迫使原本热闹且规律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当时,因疫情无法出门的赵曦,因受到“发布感染患者数据、医护人员救援、医疗物资输送”等新闻的影响,萌生了记录这些客观信息背后真实故事的想法,用她的话说就是“作为一名记录者,无论是为了当下,还是为了未来,要把这场重大事件记录下来”。
趁着想法“热乎”,赵曦与国家卫健委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刘健取得联系,两人一拍即合,于是立即分头联系武汉前线和落实拍摄团队。
《第一线》创作团队中,后方主力几乎由中国传媒大学毕业或在读学生组成,比如执行总导演王廷轩、史哲宇是新闻传播学博士,摄影指导杨光是影视艺术学硕士,分级导演王旨昭是电视学院的毕业生,各集助编是在读传媒艺术学硕士……由于此前有过《长征纪事》《澳门二十年》等作品的合作经历,赵曦与他们工作起来非常默契。同时,赵曦也着重提到了正月初三起就进入到疫情一线的前方团队,这支团队的组建并不轻松,“他们都是武汉当地人,身在疫情区,当需要直面生死时,考量的是记录者的勇气”。
经过联系和协调,拍摄主力快速集结,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的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三,《第一线》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罗伯特•卡帕对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定位,也是此次拍摄遵循的守则。
为了记录下抗疫一线的真实故事,摄影师和记者跟随医生穿上三层防护服,将摄像机包上三层保鲜膜,进入到高风险工作环境进行拍摄。最初,有摄影师说,在严密的包裹下,每工作一个小时就相当于上升一千米海拔的高度,最后经常头晕目眩。
渐渐,摄影师和记者抛下恐惧感和身体不适,频繁出入病毒污染最严重的红区,或直面生死呈现抢救的紧张状态,或通宵达旦记录24小时值守,或在风霜雨雪恶劣天气奔波于街头……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从1月底开始,直至4月中旬,前后80多天,共拍摄了七家医院、三个社区、国家援鄂医疗队和多支外省市援鄂医疗队,积累了4000多分钟素材。
拍摄期间,每天晚上团队会通过线上会议复盘当天拍摄内容。2月份的武汉,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引起团队的注意,前线摄像快速反应,开始对武汉的标志性建筑、街道进行航拍。
4月22日,在《第一线》播出最后一集,镜头中,解封之后的武汉,万象峥嵘。从开头的雪花飘落,到节目尾声的樱花飞舞,《第一线》通过一个个镜头刻录下武汉战“疫”的珍贵瞬间。
尽管拍摄为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但因播出时效性的限制,最终呈现只采用了一部分,对此,赵曦并没有感到可惜或遗憾。在她看来,前期要最快地满足社会对疫情的关注,而之后希望用更加精致的素材来呈现更为全面的武汉;同时,等疫情彻底结束后,再次理性地回望苦难、重新梳理审看素材,将它们编到电视版、电影版里,这也是一个心愿。
采访对话(节选)
记者:特殊时期的拍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赵曦:疫情形势的瞬息万变,考验的是反映速度和信息准确度,所以我们将策划与拍摄几乎完全交织在一起。
策划大致分两个层面:一是策略层面,包括拍摄对象选择,主要内容构成、拍摄风格的确定等;另一个是具体实施层面,拍摄方式、采访内容等,一天拍摄完成后从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会开电话会议。持续80多天的拍摄,每一位创作组人员的晚间都是这样度过的。
记者:在疫情最为严重的一线,如何最大限度保证拍摄安全?
赵曦:我们制定了两份安全拍摄手册,包括拍摄的具体技术指标,镜头的曝光、画面构图、声音的采集等,以及创作原则、理念、风格、采访形式,具体到如何提问等。其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第一,遵守第一时间开机的原则,确保最大程度记录完整的事件;第二,安全至上的原则,确保我们记者(学生)的生命安全;第三,救治高于一切的原则,确保不妨碍医务人员救治病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拍摄的现实情境做出正确预判,对拍摄内容和风格进行整体把握,还需要在执行中正确坚守与及时纠错,甚至某种时刻的果断舍弃。
记者:在如此紧张的节奏下拍摄,如何把握纪录片的整体风格?
赵曦:这部作品像一首雄浑的交响,既有高亢的小号,也有基调平稳厚重的弦乐贯穿始终,因为《第一线》在内容选择方面,除了有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也有普通百姓。同时,我们试图在表达上找到客观真实的出口,既展现医护人员们的无私无畏,也记录下他们面对死亡的无奈、遗憾,同时也有普通百姓在疫情中的各种周遭。真实记录,真实表达,这是作品要突出的重点。
记者:为什么会选用直接电影式的记录方式?
赵曦:疫情让日常生活发生了各种变化,每个人的第一反应是最真实的,只能用最真实的手法全程记录。当然,所有事先主观的界定与选择也都不够全面,从这个角度看用这种方式是团队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较为专业的“被动选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是“主动选择”,因为想真实、客观,不加修饰地呈现,为时代留存真实的影像。
记者:创作这部作品,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赵曦:作为一名记录者,如今再一遍遍看素材时,面对那些真实的画面经常会万分感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作为疫情专家从始至终冲锋在前;独自买药的朱奶奶,寻药之路虽然艰辛但仍旧含泪鼓励身在一线的女儿。疫情之下,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我们都身处其中感受着生活之变。
片子的顺利播出得益于每一个付出的人,在片尾能看到一串很长的致谢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次疫情创作让我和团队见证了爱心汇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