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木兰》的导演妮基·卡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部分演员为“花木兰“一角试镜的视频。
窦靖童、杨采钰、蓝盈莹、张艺上、尚语贤等女演员,都在此视频中一一亮相。
导演妮基·卡罗表示,全球有数千人为该角色录制试镜视频,她看到了每个人的热情都融入了这部电影中,同时也帮助她理解了花木兰为多少人所热爱。
就在不久前,《花木兰》再次定档7月24日,在上映前夕释出角色的试镜视频,再次印证了此前导演最终敲定刘亦菲的理由——真正的千里挑一。
刘亦菲不仅进行文戏试镜,还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体能训练,再严重的倒时差之下还能够出色地完成所有试镜。
难怪导演妮基·卡罗会不禁感叹:“当她试镜结束后,我就知道我找到了我的战士。”
这段近30秒的试镜视频,顿时引发了网友对“选角规则”的讨论。
“希望选角试镜,都能够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化。”
确实,影视作品选角一直以来都是个“谜”。
无论国内外,选角流程很少会进入观众的视野,往往只能告知观众选角的结果。
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会有关于“潜规则”、“上位”等等的负面争议了。
不过我们要认清楚一点:作为观众,我们接触不到选角的流程,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更不能由此断定,国内影视作品的试镜流程,就必然是输给好莱坞的。
选角,本就是一件折磨人的难事。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很容易被电影产业忽略的职位——选角导演。
如果说导演是演员的伯乐,那么选角导演,就是帮助演员拿到进入剧组的 “敲门砖”。
选角导演这一职,其实是在剧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它必须具备“慧眼识人”的独到眼光,以及细致的洞察力和同理心,更需要熟读剧本,如此一来才更能把握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匹配度,成为导演和演员的支配者。
即便是小配角,选角导演也必须亲历亲为挑选演员试镜。
总的来说,成为选角导演更多的是需要天赋,外加通过长期的选角经历培养出来的。
而一位出色的选角导演,他是有无限的艺术创造力,甚至会影响电影呈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听起来,好像还挺高大上的。
可尤其在国内,实际上选角导演基本上掌握不了什么话语权的。
选角的权力大部分掌握在投资方、制片人、导演手上,选角导演不过是执行者而已。
甚至“选角导演”这个工种,在近些年才开始进入行业的视野。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质疑了:人家好莱坞有专门的选角导演工会,艾美奖都有关于选角导演的奖项,国内这一点已经落后好莱坞一大截了……
甚至我看到过这么一个观点:“内地选角行业,至少落后好莱坞50年。”
打住!
任何事情,都需要辩证看待。
选角体系是否成熟,也会被所在的电影行业发展程度所牵制着。
目前国内的电影行业,仍处于一个上升阶段。
介于流量至上和粉丝经济的影响下,国内影视作品在选角方面,演员是否能为电影带来效益,依然是被划入考虑范围之内的。
而好莱坞俨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电影体系,越是工业化就越推崇公平竞争。
选角导演为何选她?她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那么就只能将选角过程公开透明化,告诉你这样的结果没有内幕,更没有被资本所控制。
《花木兰》,就是一个试镜过程透明的例子。
可即便如此,刘亦菲的“胜出”仍然饱受争议,电影上映之际还会有人讨论,到底谁更适合花木兰这个角色。
张艺谋接受采访,谈及为何选择周冬雨作为《山楂树之恋》女主角,他给出几个缘由——
周冬雨是新人,有着一种纯天然的青涩气质,大部分的女演员跟她比,缺少了与生俱来的感觉。
这样的解释,挺有说服力的吧?
可至今仍有不少的键盘侠,拿着周冬雨的长相进行抨击。
所以说,选角试镜完全公开透明化,是一把双刃剑。
不是它没有任何用处,而是即便这么做了,也堵不住某些杠精的嘴巴。无论选择哪位演员,总会有人表示不满。
因此为什么说,选角这件事有多么吃力不讨好。
你看,即便是全球顶尖的电影工厂好莱坞,面对选角时候所卷土而来的非议,不比国内选角来的少。
一部电影口碑的好坏,也并非全然是选角导演的锅。
只有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所有的主创人员在内,都做到相互信任,彼此负责,最终作品才能发挥出出其不意的效果。
尤其是国内的电影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所遇到的坎坷也仅是冰山一角。
前路漫漫,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