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连中学生都会背诵的古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不朽名篇,亦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中国文人精神的一面旗帜,宋朝大文豪苏轼曾赞陶渊明: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而对于我而言,少年时,“五柳先生”只是课本上一个“性嗜酒”的糟老头,而长大后再读陶潜公的文章,则深觉其笔墨之冲淡高古,形意之疏野超逸,实是现代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陶渊明活到现代,会是什么样子?
最近的一部纪录片给了我一种答案——《文学的日常》。
《文学的日常》是一部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的人文纪录片。节目借由一位朋友拜访知名作家的形式,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谈、走访、体验、观察,体现名人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
整部纪录片走访了包括麦家(《风声》、《人生海海》)、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拉萨河女神》)、阿来(《尘埃落定》、《空山》)、马家辉(《龙头凤尾》、《爱恋无声》)在内的多名作家,带着观众一起走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而全片的第一集,就让我看到了“现代陶渊明”的样子——作家马原。
出生于1953年的马原,在严肃文学已然快绝迹的今天可能知名度已然不高了,但对于70、80的一代人来说,与余华、苏童、格非、洪峰被共称为中国文学“先锋派五虎将”的马原,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在新媒体崛起的今天,马原很多时候是成为了一个营销号鸡汤故事里的人,人们对他的认知主要有两点:第一,这人得了癌症,没怎么治还活了十来年;第二,这人跑到山里隐居,还盖了座书院。
到底真实的作家马原是什么样的呢?
《文学的日常》带着观众走近马原,第一站,是马原“隐居”的家,云南南糯山的姑娘寨——“姑娘寨”亦是马原小说的名字。
最先能让观众感受到的一点,相当世俗——马原很有钱。
不错,深山之中的一座朴素的“别墅”,乍看之下与奢华无关,但其周边地理之偏移、山水之奇妙,要在这样一个地方修一小片庄园,虽算不上天价豪宅,亦不会是一笔小的开销。
成功的写作生涯给了马原可观的财富,但却绝不仅仅于此,看着他在水边喂鱼的自在模样,和朋友谈论茶叶与山泉的怡然自得,足见其精神世界远比周身的物质更加富足。
马原自忖在文学路上受过众多蜚声世界的文学家的影响,所以他在自己的家里,用“雨果”、“托尔斯泰”、“大仲马”这些大文豪的名字来命名每一间屋子,把自己的这一片小天地,装点成了一个文学的乌托邦。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马原的书房,阁楼之上一片宽阔的圆厅,阳光可以四周照射进来,里外两层,足以摆下十五个书架。
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而马原的书房,就让我看到了天堂的身影,站在自己的书房之中,马原笑得得意而满足。
同样是云南,同样是深山之中,我个人的经历,虽不能与马原相比,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我读研的时候,合作单位派往的实验基地恰也在云南的一座山上。彼时所居之所自是比不得马原的庄园那样亭台楼阁,只有一整排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周边地带虽不像马原家那样荒僻,但也只有一座彝农村庄在前而已。
彼时每月只有几天能下山回到市区里,大部分时间待在山上,物质条件自不能与学校里相比。
但实验基地的门卫是一对勤劳踏实的农村夫妇,二位长辈带着我们几个年轻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周遭的一片林地,种起了一些简单的瓜果蔬菜。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颇觉新鲜有趣,实验之余帮着刨土挖坑,乐此不疲,而当吃上自己种出来的白萝卜、辣椒和番茄等蔬菜时,那种口感和体验着实美妙无比、回味无穷。
彼时只觉得回归自然的生活很适合现代都市人作为放松和调剂,但当看到马原从山野之间发掘出新的精神世界之时,也不得不感慨,有的人是假文艺,有的人是真文学。
马原还带着朋友走访的自家周边的几个地方,其中一个地方令我尤为注意,那就是始建于1939年的勐海茶厂。
爱喝普洱茶的朋友不会不知道“大益茶”的招牌,而勐海茶厂就是大益茶集团最古老的初代厂房。
如今的勐海茶厂早已另觅新址,马原家近处的这一片厂房也早已荒废,但纵是残垣断壁,依然可见当初法式新潮的双层建筑结构,也能感受到大半个世纪前留学生和国内志士联手创办这一民族企业的昔日荣光。
虽是无人看管的废墟,但马原其实未能进入到厂内一探究竟,不过,正是这种“得窥而不得入”的状态,才使得马原对这座茶厂产生了一份神秘感。
“我这个人一直关心自然,我信神,信鬼,信命,关注这个世界的神秘部分。”这是马原说的话,而很多时候,文学家正是靠着这样一份活跃的想象力,来联通有限的物质世界和无尽的精神空间。
站在茶厂的边缘,马原对朋友说:“好的文学,起的就是巫师的作用。”
《文学的日常》于上周已在网络视频平台开播,一集播出后评分高达8.7分,每周四更新,对文学和作家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