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国的旅游胜地就不得不说一下泰山了,泰山有着“五岳独尊”的美誉,古今中外的游客都争相到这里游玩。喜欢喝酒吟诗的古代文人骚客们,在泰山游玩时,兴致高起,难免会在泰山上题词作赋,从古至今,在泰山上留下了数之不尽的题字,石刻,雕塑,石阙等等。
在这之中最为有名的时刻,就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虫二”石刻了。身为泰山“七十二景”之一的“虫二”石刻,是清朝光绪年间,年仅十二岁就考上秀才的大才子刘廷桂在游玩泰山之时所题,很多来泰山游玩的文人墨客都不明白这个石刻有何意义。
在一次中日两国文化学者做学术交流,他们相约到泰山游玩。日本学者自以为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在游玩路上夸夸其谈,摆弄学说,对泰山上的石刻进行一一讲解。但是对于“虫二”石刻,他们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其有何深意。日本学者便向中国学者讨教,但中国学者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日本学者便嘲弄“这是中国古人的恶作剧罢了,没有任何研究价值”。
面对这样的嘲讽,中国学者们虽然气之不过,但他们也不明白“虫二”含义,也无法反驳,这使得日本学者气焰高涨。然后,学术讨论会请来了著名文学家郭沫若,郭沫若对历史有非常深的了解和研究,学术会后,有人向郭沫若请教“虫二”何解。当时日本学家也在场,不时地跳出来讽刺。
万幸是郭沫若先生明白“虫二”的含义,所以,他快速的在黑板写下“虫二”二字,然后在每个字上面又加了两笔,变成了“風月”。只听郭沫若先生讲解到“風月去掉外边两笔就成了“虫二”,这个意思是“風月无边””。原来在刘廷桂在泰山游玩时有心题“風月无边”四字,但是想到乾隆曾经在江南题过風月无边,为了避嫌,就改题“虫二”。
然后,郭沫若又说到“虫二二字由来已久,明代才子唐伯虎就出现了这种运用”。唐伯虎是一个风流才子,常出没于烟花之地,风月之所。有次他认识了一位叫湘英的妓女,湘英有才,唐伯虎便赠她四字“风月无边”。湘英十分高兴,认为唐伯虎在夸赞自己。但是祝枝山却不这样认为,说唐伯虎其实在夸自己。郭沫若解释说到“风月包含虫二,大虫在古代为老虎,又有伯仲排名,伯虎代表大虫”。因此说唐伯虎在夸自己比湘英更加风流有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远不是一些宵小之辈能够随意评判的。郭沫若的这段讲解让日本学者哑口无言,也从内心对中华文化更加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