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当今华语乐坛的“另类”人选,这里非朴树莫属。
他是才华横溢的音乐之子,是都市丛林中的行吟诗人。
在当下,明星们都忙着赚钱、赚人气之时,他却一度隐退,就为追寻真正的自我。
“背道而驰”的朴树在坚守初心,有生之年一定要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朴树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青春期叛逆的他不用心于功课,学习成绩很差,但为挽回父母知识分子颜面,用他的“小聪明”努力过一段时间,最终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但却在大二时退学。
朴树凭借其音乐天赋和出众的创作才华,1996年23岁的他便签约“麦田音乐”,正式进入演艺圈。
同年发表单曲《火车开往冬天》,歌曲节奏明快,歌词中的主人公离开爱人,离开熟悉的城市,前往一个没有爱情的小镇。淡淡的悲伤和对未知前路的向往,表达着对待爱情的矛盾情绪,孩子般任性的、天真的一次逃离。
就像这首歌一样,那时的朴树青涩得像个孩子,内向且不谙世故。
1999年朴树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我去2000年》。
这张专辑内的12首歌曲的词曲均由朴树创作,专辑中的歌曲在当年获得无数音乐盛典的提名,同时也获得了多项大奖,豆瓣评分9.1!
专辑中收录了众所周知的《我去2000年》、《那些花儿》、《白桦林》、《New Boy》等歌曲。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20多岁的朴树用歌曲抒写了人们内心深处难以表达的淡伤的情愫。
022002年5月2日,由高晓松导演的电影《那时花开》上映,这是朴树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女主角是周迅,整部电影的表现手法与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不同,更像是一部MV,文艺气息很浓,角色像为朴树量身定制的一样。
虽然电影反响一般,但周迅被朴树身上的文艺气质所吸引,很快朴树和周迅成为了恋人。
032003年,朴树发行个人第二张音乐专辑《生如夏花》。
同样,这张专辑内的11首歌曲的词曲均由朴树创作。
“生如夏花”出自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诗意十足地表达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朴树引用这样的词语,创作出一种唯美的生命境界。
在《生如夏花》这张专辑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在蓝天下,献给你,我最好的年华。”
《生如夏花》这首歌曲所表达的也正是这样,是对即将逝去的美好的青春年华的缅怀,同时表达着朴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呈现出近乎绝望的美,不仅有“生”的辉煌灿烂,也有“死”的安静唯美。
这张专辑销量惊人,也给朴树带来了27项大奖!
04但,谁也没有想到,《生如夏花》竟是朴树的最后一张专辑。
朴树和周迅的爱情没能像大家所期盼的那样,不到两年时间两人便悄然分手,当时的朴树一度非常失落。
朴树向往自由的生活,热爱自己不被扭曲。在娱乐圈从业多年,他没有学会巧言令色,更不知何为逢场作戏。
正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发现似乎正在丧失自我,于是他的笑容渐渐褪去,抑郁情绪开始滋生。
他选择了退隐,一隐就是10年。
10年间,他与吴岱凝结婚,在北京租下了一处别墅,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尽管没有了光鲜的舞台,甚至在经济上非常拮据,但对朴树而言却是最好的修行,他选择用时间来思考、沉淀一切!
052014年,朴树回来了,朴树发表了他为电影《后会无期》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平凡之路》。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这句《平凡之路》的歌词可能最能表达沉寂了10年的朴树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时间无言,如此这般,也曾鲜衣怒马,也曾历经繁华,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答案。朴树在鼎盛时期选择退隐,又在被遗忘中浴火重生。
朴树的个性就在于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向来是非立判,有人认为他淡漠了人情冷暖,其实他对厌恶的事避之如恐不及,对亲近的人却非常在意其感受。
人有对朴树的评论是“不识人间烟火”,活得像个苦行僧,他却认为:“我在找更大的快乐,对我来说,节制就是更大的乐趣,那个快乐是没法替代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也许不在于年龄、阶层、职业,而在于理想和追求。
对于朴树来说,名利并不重要。
自我克制,做自己灵魂所指引的事情才是正确的选择,他愿意用时间来等一等尚未就绪的灵魂!
2017年朴树发表了他的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
06有人说,朴树,是我们不曾拥有的才华,不曾忍受的痛苦,不曾有决心的改变,不曾经历的人生......
朴树正用一种哲学方式,找到真正的自己,即使付出了常人所认为的”代价“,即便消耗掉十多年的青春年华。
当朴树重回舞台时,我们看到的仍是那个灵魂始然的他!
纵然世情已非,唯他赤子如初。
我是@正五元素,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