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执行死刑因为没有枪支一般都是以砍头来执行刑法,到了近代死刑都换成了枪毙。所以在古代有一种职业以砍人头颅为生,被人称为刽子手,今天要讲的这个人也是一名刽子手,但是他干到一半的时候由于死刑被规定用枪毙,所以他不得不放弃这一职业,他也成为了大清最后的一个刽子手。
这名刽子手名叫邓海山,湖南人,他一直在长沙当刽子手,杀了三百余人,他年老时,要求加入善堂(民国慈善机构),但被拒绝,理由是,“杀人数百,无入善之资格”,他回到,“被杀之犯。系犯国法,与我何罪、我不过奉公执行,岂有将我入善堂之资格都取消之理,遂决意投入善堂”。不知道最后他是否能入善堂,他无儿无女,年老没有人陪伴,所以他才一心想入善堂。做刽子手也要拜师,邓海山拜师时,师傅要求每天练习砍刀,先是砍冬瓜,在冬瓜上划一条细线,一刀下去要丝毫不差才可以过关,到晚上还要练习砍香火,看准线香的发光部分,随手一刀,要确保能切准炭火燃烧的部分。在行刑前,邓海山一般都要磨刀,砍人用的鬼头大刀平时是不露出来的,要用布包着,就容易生锈,为了砍得顺利,磨刀就显得极为重要,邓海山每次都要磨很久很久的刀,确保能手起头落,而且,邓海山说,“干这营生必须学会择颈之细处而砍之”。这都需要训练很久才能有的本事。
由于邓海山的奇特经历,他成为沈从文《刽子手》中蒋爷的原型,文中说道刽子手行刑前,会天天在家中来练习如何下刀,回头等动作,就是为了避免在刑场丢了丑。行刑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看电视时我们都知道,处决犯人的时候处决官会在刑场再次验证死刑犯的身份,确认无误后,就由官兵押向法场,让犯人跪下,在犯人的正前方还会有一名持刀的人,可以是刽子手也可以是由官兵来扮演,因为站在犯人的前方,犯人的注意力就会被此人吸引,这有专门的术语叫引刀。此时,趁着犯人分神,刽子手就会瞄准犯人的后颈,咔嚓一刀,人头落地。砍头对犯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再快的刀砍下去也会感到疼痛,因为头颅被砍下后并不会立即死亡,还会有意识和痛感,有的人眼睛会睁得大大的,嘴巴一直不停的在动却说不出话来。
在古代,当个刽子手其实是一个收入非常高的职业,并且还只是一个副业,有活的时候就去,没有的时候就在家中干活,在清朝时,砍一名犯人就会得到四块大洋,当时很多农夫一年的收入不足十块,并且还可以和衙役们一起吃肉喝酒,有的家属不忍心犯人身首异处,就会在私底下告诉刽子手砍头的时候不要全部砍断,要留点筋皮,这样就会得到许多好处,多半都是钱财。
邓海山说他这一生杀了太多的人,在他的内心留下了许多阴影,所以在这一生没有事的时候就吃斋念佛,希望得到宽恕,并且每次杀完人他都要官兵帮他打煞,就是要求官兵打他的屁股,害怕鬼怪缠身,邓海山这一生没有娶过妻子,无儿无女,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