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健、郑伊健、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任达华、邱淑贞、杨采妮、许志安、刘小慧、苑琼丹、吴耀汉、陈百祥、卢惠光.....
如果把这些人聚在一起,会拍出一部怎样的电影?
在1993年,有一部港片做到了!
王晶导演,影帝甘愿当配角,这部无厘头喜剧,差点凑齐四大天王:
《超级学校霸王》丨Future Cops
90年代的香港,有两个人称霸了港片的喜剧舞台。
一个是周星驰,另一个就是王晶。
当年,一款名叫《街头霸王》引爆了街机市场,被誉为是游戏史上最伟大的格斗游戏之一。
它的风靡程度,完全不逊色于现在流行的王者荣耀、LOL、Dota2等竞技类游戏。
虽然游戏模式单一,但是追求高操作技巧的玩法,得到了不少粉丝的喜爱。
而最具商业头脑的王晶,抓住了这一时机,拍了两部迎合市场的喜剧片。
一部叫做《城市猎人》,另一部叫做《超级学校霸王》。
前者虽说买下了版权,但只是借用了“街霸”的元素,故事跟街霸这款游戏完全不相关。
而后者就跟版权没关系,完全就是一部山寨的作品。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超级学校霸王》更像是一部纯正血统的改编。
一、《街头霸王》的改编风潮
《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简称《街霸》)诞生于1987年8月30日,是由世界著名的游戏公司卡普空(capcom)制作。
capcom游戏公司凭借《街头霸王》、《生化危机》、《鬼泣》、《怪物猎人》等众多知名系列游戏,在全球收获了广泛的好评和名气,被业界称为“动作天尊”。
而《街头霸王》这款游戏,不仅把capcom推向街机领域的顶峰,还成就了该公司的辉煌。
90年代初,香港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街机厅。
而《街头霸王2》这款游戏的诞生,直接引爆了街机游戏市场。
游戏内有不少角色,其中备受玩家喜爱的的有隆、肯、春丽。
剧情主要围绕这群格斗大师展开,讲述他们参加“世界格斗大会”的故事。
随着游戏的大热,capcom也开始授权《街霸》的周边,想让其真正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街霸》开启了它的大银幕之旅。
起初,《城市猎人》的票房大卖,王晶从中尝到了甜头,于是打算再拍了一部赚钱。
然而版权被好莱坞给捷足先登,王晶心有不甘直接买下了角色的形象权。
《超级学校霸王》的诞生,完全要归功于王晶的拿手好戏——戏仿。
二、经典的山寨作品
从电影名到故事,王晶导演的《超级学校霸王》跟原版游戏完全不沾边。
但是在角色塑造上,这部电影绝对堪称经典。
为此,王晶请来了当时香港娱乐圈的半壁江山,红得发紫的“四大天王”中的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TVB当红小生张卫健;未来的铜锣湾扛把子郑伊健;港片的经典配角苑琼丹、吴耀汉、陈百祥、卢惠光;以及影坛女神邱淑贞、杨采妮、刘小慧。
虽然他们饰演的角色略带一些喜剧效果,但是人物的外貌却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还原。
电影的开场,中间部分,以及结尾的高潮,都充斥着《街霸》的经典打斗。
波动拳、旋风脚、神龙拳、回旋踢.......满满都是回忆。
至于剧情方面,则是以《终结者2》和《逃学威龙》作为故事的模板,大量借鉴了电影中的设定和元素。
主要讲述生活在2043年的“飞龙特警”接到上级的指示,返回到1993年担任未来余铁雄法官的贴身保镖,保护他不被犯罪大王将军杀害的故事。
而且不单单是蹭《街霸》的热度,还有《七龙珠》、《哆啦A梦》、《超级马里奥》的桥段。
张卫健、许志安、杨采妮在片中的人设,就是借鉴的《哆啦A梦》。
经常受人欺负的大雄;他的青梅竹马采妮;发型神似小夫的技安。
后来,张卫健变身后的造型,就是模仿了经典日本动漫《龙珠》里的赛亚人。
其实,不只是《超级学校霸王》,90年代很多港片都在借鉴或模仿那些经典的作品。
在当时看来,这么做不仅增加了娱乐效果,而且还省下了大量的版权费。
纵观整个香港电影的历史,也只有在《豪门夜宴》里有幸看到“四大天王”合作。
其次,就是这部《超级学校霸王》。
只可惜,王晶的喜剧片套路,永远让你防不胜防。
当你以为能够看到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一起飙戏时,没想到郭富城只是个客串。
理由还非常搞笑:他是长官的小舅子,靠关系不用回到1993年。
而且当年王晶曾邀请过黎明出演《超级学校霸王》,但是被对方给拒绝了,于是王晶还不忘在电影里黑一把黎明。
没有家长式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娱乐主义精神,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卖座。
这就是王晶的喜剧电影!
然而时隔27年,很多人回头再看这部电影,都觉得这是一部「烂片」。
三、无价值不等于烂片
“烂片之王”的头衔,无疑是王晶导演生涯中的一大黑点。
不可否认,他拍的那些商业喜剧片,都是一些无价值的笑料。
但那些所谓的“烂片”,在票房方面依然很卖座,比如《澳门风云》系列票房已经达到26亿。
说到底,在很多人的心中,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取决于票房,而是它的艺术价值。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最赚钱的电影,绝大多数都是好电影。
好电影,一定是最多人喜欢的,没人看的电影才有可能是烂片。
而不是那些自认为懂电影的人,站在艺术的角度,去探讨所谓的“价值”。
更何况,评判一部喜剧片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观众看的开不开心。
以前,有周星驰、王晶、吴耀汉、陈百祥、麦嘉、吴孟达、许氏兄弟等一大批优秀的喜剧演员,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但现在,也只有沈腾能够撑得住场面。
这说明什么?演喜剧比任何电影都要难,不光是对演员要求高,而且还要满足观众的审美。
而且当年王晶拍的那些“烂片”,是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拍的。
根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他拍电影能让一些艺人有工作的机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总之,电影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没有固定的标准,能让大家接受并喜欢的就是好的艺术品。
虽然现在看《超级学校霸王》,很难找到当初那种新鲜感,但它的好是不争的事实。
27年前,王晶东拼西凑,拍了部无厘头喜剧,上映后票房大卖。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部电影都甩好莱坞那些《街霸》真人电影几条街。
最重要的是观众不傻,谁会把一部烂片看第二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