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播网剧《我是余欢水》,迎来了大结局。这部揭露了中年生活之困的电视剧,让许多的70后、80后感同身受。
剧中最让人咬牙切齿的,莫不过于甘虹这个角色了,她爱慕虚荣,婚内同别的男人暧昧。表面上看,她是余欢水婚姻悲剧的始作俑者。
只是,婚姻出了问题,又怎会是一个人的责任呢。甘虹这个角色在剧里的确不讨喜,不过到底,她也是可悲的。
甘虹生在一个老干部家庭,有一个弟弟。从她和弟弟的日常互动中,便可看出,甘虹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
甘虹带着孩子回娘家,余晨因为玩具跟弟弟家的孩子吵了起来,结果甘虹的弟弟看到后,直接大骂余晨是小兔崽子,完全不把他这姐姐放在眼里。
余晨在姥姥家是什么样的地位,甘虹在娘家就是什么样的地位。孩子在姥姥家有多委屈,甘虹在娘家就有多委屈。只是,她的委屈,最终成了她不幸婚姻的导火索。
小时候在缺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真的很容易因为得到一点点爱就很满足,甚至被控制。那个不被爱的自己,只要有人对她稍微好一点,她就能深信不疑,因为她渴望被爱。
事实上,缺爱的她,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亦不懂得如何爱人。所以就算甘虹再嫁,同样的悲剧依然会重演。
因为真正的爱是有独立能力的,是保持自尊和个性前提下的结合,是不计回报的“给予”,而不是接受。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给予他人快乐、理解、幽默激发另一方做出同样的给予,从而使双方在这段关系中感到由衷的快乐。
说得通俗点,就是一个人如果从父母那里获得过这种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给予”,那么TA就很容易成为强大、富有、自信的人。在婚姻关系中,也容易获得快乐。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这些品质,那么TA就会害怕奉献和表现自己,更害怕去爱!
很显然,在甘虹的成长环境中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从始至终,她都不懂得什么是爱。事实上,她确实也没有真正爱过余欢水。
所以,离婚时,余欢水跟甘虹说出这样的话,“你根本就不会把你的爱,把你的善良搁在我身上,你没有这个耐心,也没有人会真正同情我……”
相反,那些自小在父母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则有着无比强大的内心。他们坚定、自信、富有,他们拥有着别人没有的幸福能力。
2、
在《知否,知否》里,就有一个自小在父母宠爱中长大的女孩儿——张桂芬,也被大家称为张大娘子,是沈国舅的正妻。
众所周知,张大娘子在国舅府是不受宠爱的,沈国舅宠妾灭妻的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就连身在皇宫的太后和官家也都是知道的。
张大娘子生产时,沈国舅正在外巡防,下人们原本从宫里请来的太医,又被小妾和他的哥哥以看诊为由扣留。
若不是明兰提着剑去小妾院里要人,张大娘子和孩子恐怕会有生命之忧。比甘虹幸运的是,张大娘子不仅有明兰这样的闺中蜜友,还有深爱着她的父母。
若不是张桂芬难产,英国公夫妇怕是到死也不会知道他们视若珍宝的女儿,在国舅府的生活竟有这般艰难。
所以,张桂芬一生下孩子,英国公就找沈国舅摊牌,要么休了小妾邹氏,要么和离。只是,对于沈国舅来说,不管小邹氏是亡妻之妹,还是时时刻刻陪在自己身边的枕边人,他都是不忍休了她的。
所以,当英国公看到沈国舅为难的表情时,心里不由地疼了又疼,不愿多说一句,抱起自己的女儿就走。
看着英国公要将自家娘子带走,沈国舅急了,赶忙上前阻拦。英国公亦不客气,“你拦我一步,我就慢一步,我慢一步,芬儿就会受颠簸一步,疼一步,你若还有良心,就滚开。”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张大娘子最终没有和沈国舅和离,而是在小邹氏受到惩罚,被关禁闭后,重回了国舅府。
与甘虹不同的是,张大娘子自始至终都是被爱宠大的姑娘,因为被无私爱过,她懂得如何爱人,也懂得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哪怕不是因为孩子,她也拥有让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
事实上,沈国舅对张大娘子的感情,在那次和顾廷烨夫妇的马球比赛中已初露端倪。让沈国舅后知后觉的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张大娘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他心里扎了根。
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当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最终的结果就是导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