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攻伐,形成了三足鼎立,可惜魏国的君主都不怎么长寿,经曹操一手打下魏国的江山,被司马懿家族给掏空了,司马家族采用曹操控制汉室的手法控制曹魏帝国,最终司马炎登基称帝灭亡东吴,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晋政权,可是晋何以立国37年,便不得不衣冠南渡江南,成了一个偏安于一隅的王朝,司马懿子孙建立的晋朝,没能像刘邦的大汉一样繁荣昌盛,究竟是因为什么因素导致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第一个是建国、治国的方式:
《史记·高祖本纪第八》的记载:正月,诸侯及将相与共,请尊汉王为帝。
西汉初年,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更加强大,借助同姓诸侯巩固中央;不过数十年,在汉文帝、汉景帝期间就出现了诸侯王尾大不掉的现象。于是,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制",虽然引起了"七国之乱",但很快被中央政府平息。随后,汉武帝采取了"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剥夺了诸侯王的行政权、以及在各自国内对官吏的任免权。通过这些政策,西汉巩固了中央集权,逐步消除了地方诸侯王的割据实力。
汉初,历经大战后的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统治者以黄老思想,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发展经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甚至达到了"三十税一",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得到了极大的减轻。产生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百姓安居乐业,不在因为生活所迫起义,社会进一步稳定。
我们都知道刘邦建立汉朝,是通过反抗暴秦起家,最终凭借强大的人才团队打败项羽,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汉王朝。可以看出刘邦建立汉朝是自己打出来的,在汉朝建立后从刘邦开始到汉武帝时期,朝政一直以孝道治国实施仁政,出现了第一个"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的文治武功更是了得,将大汉国土翻了一番,让百姓们有作为大汉子民的自豪感,因而使得汉王朝的统治得以延续。
而晋王朝虽然是通过权谋获得,但也没有什么不合适,毕竟在那个乱世谁主宰天下,对百姓来说只是换个皇帝而已,并没有多少实际上利于百姓的好事,虽然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也有"太康之治",这样被称为盛世的时代,但是在他平定东吴之后,更多则是生活奢靡,怠惰政事,并没有为刚经历战乱的百姓,创造好的生产耕种的环境,他的后继之君更是个昏晕无能的白痴,导致了后宫乱政,八王争权直接缩短了晋王朝的生命。
第二个是帝位继承人交接与藩王作乱:
《史记》的记载:高祖崩,从子之代,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汉朝在刘邦去世后,经历了吕后掌权,政治依旧清明物阜民丰,中途虽有过权力争夺战,但好在有开国元勋的刘氏诸王的争夺,皇权又重新回到了刘氏手中,大臣拥护代王刘恒继位为新君,后来皇位传给了汉景帝刘启,可这时候刘邦的"非刘氏而不能王"的后遗症出现,这个些诸侯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对抗中央政府的实力,而此时汉景帝准备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但他没有让这个态势扩大,迅速在三个月内平定内乱,直到后来的汉武帝的"推恩令"才彻底解决藩王问题。
《晋书·帝纪第三》的记载: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
三国后期整个司马氏家族,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司马炎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不然也不会让曹奂禅让建立晋朝,消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吸取了司马家族在夺权时,曹氏藩王没有兵权的经验,而大肆分封司马氏族人为王,司马炎去世后继位的是个昏晕无能的司马衷,朝政大权落在了贾南风上,虽说汉朝大权也有在吕后手中,但吕后时代朝政清明物阜民丰,那像贾南风时代朝政乌烟瘴气,乱举屠刀杀有实力的司马氏诸王,引起了15年的八王之乱,汉朝的藩王叛乱三月平定,晋朝的藩王叛乱持续时间长,直接动摇了晋王朝的统治根基。
第三个就是胡人盘踞边境:
经过汉朝的四百年对匈奴的打击,北匈奴被赶往远方,而南匈奴人投降汉朝, 在边境和汉人融合在一起从事农耕劳作,以及羌族、鲜卑族、氐族等少数民族在汉地从事生产。由于中原地区的连年征战,汉族人口所占比例很低,到是少数民族人口居多,当时晋朝官员已有察觉,于是向当时的掌权者贾南风建议,为防湖人作乱,将少数民族的人口迁离中原地区,
《晋书》的记载:遂谋废太子,以所养代立,猛三兄皆为亭侯,天下咸怨。
但是这个贾南风哪里肯听大臣的建议,于是八王之乱爆发后,有个叫刘渊的匈奴人乘机起事,在山西地区建立起了以"汉"为国号的割据政权,西晋永嘉四年,刘渊的儿子刘聪率兵攻入洛阳,汉人衣冠南渡在江南重新复立晋国,而从这时起到杨坚建立隋朝,四百多年里中原、西北、华北、东北都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之下,可见贾南风这个疯女人对汉族的贻害有多深。
晋朝不是不能像汉朝一样,建立长久而统一的大国,主要是这些司马炎选择继承没有选对,司马氏有那么对智商健全,又才能的人司马炎不远,偏偏选了个傻子司马衷,又出了贾南风这么个残暴的疯女人,不听谏言扰乱朝纲,这让那些有兵权的诸侯王看到了机会,你来我往为了权力相互内斗,最终,消耗了晋王朝的有生力量,让匈奴人给赶跑了。司马炎要是多少选个智商正常的人继位,怎么着晋朝也不至于150多年。
参考文献:
1、 《史记》
2、 《晋书》
3、 《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4、 《晋书·帝纪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