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都喜欢总结一些行业冷知识文章,笔者索性也总结总结相声界的一些冷知识,做一个相声行业轶事集锦,不定期发布一下。
这些所谓的“冷知识”当然不是绝对冷,而是相对冷,有的相声爱好者可能一大多半都看过,有的新入坑的读者可能也能略知一二。
因此,无须苛求,就当相声爱好者之间侃侃大山。
一、马三立
马三立是艺名,他原名马桂福,排行老三。马家还有个马四立,不过那是马三立的堂弟。
马三立有三个儿子,一个叫马志明,一个叫马志良,另外一个,叫马甄,因为马三立夫人姓甄。
马三立大徒弟阎笑儒比马三立岁数大,马三立让阎笑儒管师娘叫嫂子。
相声马家是回民,祖籍在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现在那里有马三立的塑像。
二、侯宝林
侯宝林不知道自己是哪儿人,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他五岁就被父母卖给了北京一户姓侯的,取名侯保麟。他从坐火车到北京的时间推算自己大概率是天津人。后来又有一种说法说他是河北沧州人,被卖到天津又被转卖,不过这个说法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因此侯宝林的身世一直是相声界的未解之谜,估计也没有解开的一天。
把侯宝林带到北京的舅舅张全斌是他养母的兄弟,并不是他亲舅舅。由于侯宝林养父侯连达是镶蓝旗人,因此侯宝林是满族人。
侯宝林只记得自己的小名叫“小酉儿”,因为他生于酉时。他平生最讨厌的事情是别人喊他名字时带儿化音。
侯宝林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连秀贞趁他去东北时抽大烟败家,回来就离婚了。第二任妻子是刘淑芳,生了侯耀中和侯耀茹。第三任妻子就是侯耀华侯耀文的母亲王雅兰。
三、刘宝瑞
刘宝瑞身体弱和抽大烟有关,也和他天南地北到处跑走穴有关。至于他脚踹李伯祥那都是相声圈公开的事儿。
刘宝瑞的大徒弟本来是王文林,后来王文林觉得自己年纪小谦让给了寇庚儒。寇庚儒最牛的地方是,他能将刘宝瑞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包括口吃,几乎是翻版他师父。
韩红的父亲韩德江也是刘宝瑞的徒弟。
四、马季
马季原名马树槐,由于这个名字不太适合演员,他受到匈牙利电影《牧鹅少年马季》的启发,改名叫马季。
赵炎的原名叫赵殿燮,这个名字更不方便,在马季建议下他改名赵炎。
姜昆原名姜志远,冯巩原名冯明光。
马季不光在国内有名,在新加坡他的名气也很大。大到什么地步呢?根据马季学生廉春明回忆,有一次他们在新加坡当地朋友陪同下去芽笼蒸桑拿,服务人员看见马季就问,你搭档怎么没来呢。
据说上海话里“马季”和“母鸡”的发音差不多。
五、侯耀文
侯宝林是反对侯耀文说相声的,因此侯耀文就偷偷以“小阿弟”的艺名说,还曾经和邢文昭一起跑到郊县去演出,回来被侯宝林刘宝瑞一顿收拾。
侯耀文和黄宏表演的小品《打扑克》,他那个角色一开始是黄宏写给马季的,但被马季拒绝了。1994年前后一两年,侯耀文和石富宽其实处于裂穴的状态,只是不声不响没太引人注意。
侯耀文和著名歌手韦唯谈过一年多恋爱,证人是韦唯当时的贵人郭峰,韦唯正是靠唱郭峰的歌崭露头角的。当年侯耀文和韦唯都是铁路文工团的同事,韦唯和侯耀文恋爱之前的初恋对象是付笛声,当时付笛声在乐团吹笛子。
侯耀文57岁做了割双眼皮的手术,目的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自己的眼神。
六、姜昆
前面说了,姜昆原名叫姜志远,他的第一任相声搭档是师胜杰,当年二十多岁的姜昆正是靠说相声才从北大荒回到北京的。
姜昆在说相声之前还演过电影,1964年拍摄的电影《白求恩大夫》中,姜昆饰演一个儿童团员小虎,戏份不算很少,只是他属于客串,之后也没有机会走演员这条路。
七、唐杰忠
唐杰忠大概是相声界唯一一位离休干部,1949年初参加革命,一路南下从北京走到海南岛。1959年他就已经是大尉了,如果不是被马季硬拉到中央广播说唱团,也许他成为将军级能比常贵田更早。
我们看唐杰忠和姜昆合作多,事实上他和马季合作时间更长,还有,他那副眼镜其实是没镜片的,是和姜昆合作以后设计的艺术形象。
唐杰忠师从刘宝瑞,他也有个让人有点儿意外的徒弟,徐锦江。
八、相声和影视
张子健在央视节目《艺术人生》里曾和主持人朱军搭档说过一小段相声。有意思的是,出身相声快板世家的张子健事实上没有相声师承,他算相声行业外的人。而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相声界是有师承的,他师父是许秀林,师爷是赵佩茹,他算相声行业内的人。
《相声有新人》导师之一张国立,虽然被郭德纲喊师叔,事实上他是个海青,他学过相声会说相声,但没有拜师。八十年代相声太火,很多没有师承的演员都能说段相声,不过水平就参差不齐了。
像王迅、范伟、刘威,这些演员都是有相声师承的,其中范伟还是拿过相声比赛大奖的优秀相声演员。
九、相声和厨子
相声界很多人都讲究吃。不知道为什么,相声行业和厨师行业有时候走得挺近。
比如丁广泉是厨师世家出身,李金斗当过厨师,德云社李鹤彪也干过厨子,烤串的张鹤伦也算半个厨子吧。
相声界很多艺人几乎都有家传的秘制菜谱,比如马三立家的烧牛肉,李嘉存家的羊蹄子,侯宝林家的糟溜三白,郭德纲家的炸酱面。
十、相声和流行语
社会上有很多约定俗成的流行语其实都来自于相声,这中间不包括那些相声爱好者一听就明白的段子如“应当轧你嘴”“二他妈妈,快拿大木盆来”。
比如八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的如“火了”、“大腕”(大蔓儿)、“走穴”都来自于相声春典,其实也不是只有相声行业有这个,其他几门江湖生意也共用春典,只是八十年代相声太火,因此大家都从相声行话里学了。
最近网络上又开始流行一种女孩的新叫法,什么戏果儿,尖果儿,苍果儿之类。这又是从相声春典里扒出来的。
像“关公战秦琼”这个固定句式来自于张杰尧创作侯宝林说火的相声《关公战秦琼》。
形容人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马大哈”则来自于何迟创作马三立说火的相声《买猴》。
以上就是笔者抛砖引玉的一些小玩意儿,其他冷知识交给评论区的各位相家们。
最后提一个问题,怎么区分于少保和谦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