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不知道提到“猪”,你的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大腹便便、憨态可掬,还是懒惰成性、一味好吃,抑或是二师兄的肉又涨价了?
确实,虽然现在有很多可爱的小猪形象被塑造出来,比如佩奇,但在人们印象里,猪仍然不是一个被普遍喜欢的动物。除了生肖属猪的朋友,可能也不会有人把猪当成吉祥的象征,更不会随身佩戴一个小猪的配饰。
但其实你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中的某个阶段,猪曾经是财富、幸福和吉祥的象征。它富态、憨厚的样子,成为许多艺术作品青眯的原型。特别是在汉朝,玉猪极为流行,手握玉猪更是成为一种葬俗,称为“玉奔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陕西西安出土的一对惹人喜爱的玉奔猪。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猪的形象不再那么受欢迎了,导致今人很少关注玉猪这类国宝,作为随葬品的玉猪也大都在西汉、东汉以及后来的六朝时代的一些墓葬中有所发现。
所以,很多人不会想到,玉猪也是中国国宝中的重要一员。
有些朋友可能会提到“玉猪龙”。我想说的是,玉猪龙和今天咱们聊到的玉猪,不是一回事,反对无效!
“奔猪”在汉朝就是“握猪”的意思,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葬俗。死者在入葬时,一般都要手握雕刻成猪型的玉,所以“玉奔猪”其实是汉朝的一种随葬玉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形态又憋厚可爱,所以玉奔猪并不像其他珍贵的玉器一样,只属于帝王将相或富贵人家。在汉朝,从显贵到平民,都采用“握猪”的风俗。
当时的人们认为,死者手中握着玉猪,便能够握住幸福和财富,将一生的积蓄带走。同时,猪能生子,“握猪”还象征了一种多子多孙、世代富贵的美好愿望。
玉猪作为随葬玉器,并不都是手握的,也可以用于佩戴。每家每户的随葬玉猪的多少、质地好坏、工艺粗精等,都是这家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因此,汉朝诸侯王与平民百姓所用玉猪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相差悬殊。
现存最著名的玉奔猪是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郭门汉墓的一对。这对玉奔猪身长13.5厘米,作急速奔跑状,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玉猪的长嘴前凸,肥大的耳朵竖起,肚子胖得几乎要贴到地面,臀部浑圆,四脚矮小,尾巴粗短,整体比例适当,形象鲜活可爱。其中一只玉奔猪前脚跃起,后腿蹬地,另一只则前脚一前一后,也是后腿蹬地,尾巴贴在身上。两只玉猪均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顿生喜爱之情。
这对玉奔猪采用的是汉朝最有名的雕刻手法——“汉八刀”。所谓“汉八刀”,就是只用廖廖几刀就勾勒出家猪的大体轮廓和形态,简洁概括,极为写意。也有人说,“汉八刀”雕刻就是不多不少只用八刀。采用这一工艺雕刻的玉器还有汉朝玉蝉等。另外,茂陵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也十分类似“汉八刀”的技法。
西安出土的玉奔猪体现出汉朝玉猪的许多共有特点,比如,以玉握为主,一般是长十几厘米、高三厘米左右的扁柱体。玉质大多呈青白带有微黄色,腹部、脚部夹杂有黑色,通体抛光。玉猪的形态憋厚可爱,多呈匍匐或奔跑的姿态等。
玉猪的“变异”和衰落整个汉朝拥有数量丰富、玉料优等、工艺精美的一批出土玉猪,可谓中国玉文化的“玉猪之最”。然而,汉朝制作玉奔猪的工艺后来却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异”,而且最终竟衰落以至失传。
玉奔猪的风俗起源于西汉,在东汉时达到鼎盛,到魏晋时衰落。玉猪的“变异”首先体现在西汉与东汉玉猪的差异。西汉玉猪一般用次等青白玉雕成,猪身呈长条状,略肥胖,四肢伸屈,圆臀小尾,尾巴上卷贴身。西汉玉猪采用的工艺为“细阴线”雕琢,线条时断时续,比较细腻写实。而东汉开始选用上等的青白玉,其中大部分是和田玉,猪的造型更为写意,形体细长,四肢屈于身下,头部和尾巴侧面均是平直的,细节的雕琢更加简练。其刀法通常采用汉朝最擅长的“汉八刀”工艺,线条粗扩简练,遒劲硬朗。
当然,汉朝玉猪中也有一些“特例”。例如山东济南王陵出土的西汉玉猪并没有采用“汉八刀”工艺,在腿、腹、肩等处采用细线条勾勒。汉朝山西西安南郭门汉墓朔州的玉猪则是小耳、小脚,几乎像甲壳虫一般。而陕西长安茅坡的片状玉猪,更是刻画成一头缭牙、细长耳、短尾、狂奔的野猪形象。
玉猪几乎在经历了汉朝的“昙花一现”后,突然变得极为稀少。目前只有安徽当涂六朝玉猪等几件出土作品还能反映出汉朝玉猪的工艺风格。细究其原因,恐怕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猪的看法发生了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猪作为财富的象征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理念,而它的懒惰、肥胖等缺点则成为人们的主要印象。同时,佛教的传人和兴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丧葬方式。据记载,魏晋时采用佛教礼仪入葬的风俗就已经悄然兴起,到了唐宋时期,几乎每家每户都遵循佛教礼法,也就不会有人手握玉猪而去了。
好了,关于国宝“玉猪”咱们就聊到这儿。感兴趣的朋友们请关注、转发、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