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新闻 >

国乒奥运选拔史(2):何智丽落选汉城奥运会,

时间:2020-02-12 16:32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何智丽“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


何智丽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鲁迅。

在整个中国乒乓球队的奥运选拔历史上,一直都遵循着一个默认的办法,那就是:但凡获得奥运会前一年世乒赛单打冠军之人、几乎都会拿到奥林匹克的参赛门票,而且会参加单打项目,这也是为什么老将马龙、刘诗雯仍然是今年东京奥运会参赛热门人选的重要依据。

而再往前推的话,我们会发现马龙、张继科、丁宁、王励勤、郭跃、王楠、刘国梁、孔令辉、邓亚萍、江嘉良等人无一不在自己世乒赛夺冠的次年搭上了开赴奥运赛场的战车,但唯独有一个人例外,而她就是1987年世乒赛的女单冠军得主,曾经的何智丽、后来的小山智丽。

1988年,何智丽落选汉城奥运会、随后牵扯出的国乒让球内幕震惊了整个中国体坛。而如今回头再看当年那段历史,涉事双方绝对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大家都迈出了一系列备受争议的步伐,最终这些行为导向了一个覆水难收的境地,直教人唏嘘不已。

何智丽

何智丽出生于1964年,是中国乒乓球女队80年代的一员悍将、日本乒乓球女队90年代的主力。作为一名运动员,何智丽曾在职业生涯多次摘得各大比赛的桂冠,但再多的金牌似乎都远不及她当年所涉及的“让球事件”那样让人印象深刻。

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何智丽违反教练指示、拒绝在女单比赛中让球给队友,最终她虽然夺得冠军、但却导致自己在队内的位置出现大波动,随后便无缘参加汉城奥运会。这两件事之间有无联系、有多少联系我们暂且不谈,但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举国哗然却是不争的事实。

奥运会结束后不久,何智丽远走日本、成为国乒强敌,1994年她代表日本队连赢邓亚萍等人、夺得亚运会单打冠军。一位中国培养的世界冠军在一句一句“哟西”声中打败中国队选手夺冠,令当时的国人心痛不已。

然而这一系列故事的源头,却要从何智丽出生之前说起。

何智丽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项目,所以国乒运动员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这也使得队内很早便有出现让球的传统,有目的性地规划比赛结果。

最早至少在1961年的时候,国乒已经开始在世乒赛这样的大赛中出现让球,这时的何智丽还未出生。随后数十年间,中国队又出现了各种让球事件,有自己人让自己人,也有自己人让外国人;有的是战术让球,有的则是非战术的。

平心而论,中国的乒乓球事业是举国体制的产物,在许多特殊时间和场合承载了其他项目所没有的许多功能,所以为国家利益服从特定安排本无可非议,我们不能站在今天体育职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角度去随意评价前辈们的付出,那是彻头彻尾地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国乒在新时期的许多让球确实有不合时宜之嫌,经常让许多运动员难以理解,尤其在大家都是中国人的前提下,为什么队内之战也要厚此薄彼?

何智丽

早在何智丽之前,国乒队内已经出现了不少的反让球情绪,但大家最激烈的情绪,也不过是选择退出、而不是完全与组织撕破脸。但是何智丽极其争强好胜的性格与80年代末社会思潮的动荡不谋而合,最终导致她拒绝让球的情况发生。

如今回头再看何智丽的行为,我们可以肯定她也绝非“一身清白”、完全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因为:

一,何智丽自己在当年的比赛中同样接受了队友的让球,然后转身便拒绝让球给队友,这岂不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二,何智丽事先答应了让球,但临时变卦、打了队友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得利的是自己、被“牺牲”的还是别人。

但话又说回来了,只要让球仍然普遍存在,那么运动员又如何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比赛?何智丽的人品、道德如何我们不做过多评价,但站在当时的角度看,她若想夺冠,似乎也只有那一条路可以走,否则难道提前告诉教练自己决定不让了?

何智丽

世乒赛结束后让球一事原本还没有发酵,但落选奥运会终于成为了压垮何智丽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国乒方面的人有否认何智丽的落选是因为让球事件,而本文也不打算深究此事,但重要的一点是:何智丽本人绝对不会这样想。

作为一位攀登上了世乒赛巅峰的人,何智丽岂会不愿争夺奥运史上的首枚乒乓球项目金牌?但这次她不但没机会夺冠,而且连在比赛中让球、或者被让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又岂会甘心?

不过无论是自我“放逐”不参加国乒集训,还是媒体宣传舆论施压,何智丽最终还是没获得国乒的允许、无缘飞赴汉城参加奥运会,最终她做出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决定:彻底脱离培养自己多年的中国队,不久后更是复出赛场、成为了海外兵团中的一员。

然而故事却没有到此结束,因为何智丽没能获得在奥运会上让球或被让的机会,不代表别人没有。

何智丽

汉城奥运会女单半决赛,教练组因为担心头号主力焦志敏可能输给捷克斯洛伐克选手赫拉霍娃,所以命令她让球给队友李惠芬。在此之前,焦志敏刚输了赫拉霍娃一次,而且当时她与李惠芬的半决赛先打,所以为做万无一失的打算,领导再次做出了让球的决策。

然而戏剧性的事情在于,赫拉霍娃压根就没进决赛,被小将陈静打掉了。而三、四名决赛,焦志敏却成功击败了赫拉霍娃,重新证明了自己。但遗憾的是,这场球所决出的,仅仅是铜牌的得主而已。

奥运会结束后,焦志敏带着无尽的遗憾,也和何智丽一样宣布退出中国乒乓球队,后来远嫁韩国、与名将安宰亨结为夫妻。而她留给乒坛的,还有这么一段话“八年的国际比赛,我让了五次球,所以不想再打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种种迹象表明,国乒大规模让球的传统即将成为过去,一个新的时代也即将到来。

焦志敏与丈夫安宰亨

汉城奥运会结束后,国乒是否还存在让球?这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何智丽世乒赛拒绝让球、奥运会落选、亚运会夺冠这“三连击”之后,中国乒乓球队的比赛确实更加有悬念了,许多老将、功臣都在大赛中被年轻人、新人冲击,让观众大呼过瘾。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是利己还是为他,何智丽最终在客观上成为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主张拆掉屋顶的人——她当然拆不掉国乒的屋顶,但的确在客观上为无数抗拒让球的运动员们打开了一扇大窗,虽然最后付出的是沉重的代价,以及一个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结局。

可我们确实无法假设,如果没有这个结局,后面许多人的故事会是怎样的版本。

回到文章主线:作为国乒主力的何智丽既然没有去汉城奥运会,那么中国队会派谁参赛?而一位19岁小将又做了什么,最终让国乒的战略布局发生重大变化?她和何智丽之间又有哪些关联?这些,我们下一章再说:连载未完待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