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新闻 >

郑惟桐王天一巅峰对决的另类解读:别再说“和

时间:2020-02-06 12:37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作为年度象棋巅峰盛宴的“碧桂园杯”曲终人散了。 全国等级分第二、两届全国个人赛冠军郑惟桐,通过加赛快棋战胜了全国等级分第一、三届全国个人赛冠

作为年度象棋巅峰盛宴的“碧桂园杯”曲终人散了。

全国等级分第二、两届全国个人赛冠军郑惟桐,通过加赛快棋战胜了全国等级分第一、三届全国个人赛冠军王天一,夺得了本年度分量最重的桂冠。

而两人的决赛四盘对局,堪称人类象棋竞技艺术的新丰碑,让广大棋迷回味无穷。

我们惊叹于人类高手,在人工智能几乎垄断棋类对弈的时代,还能凭自己的智慧演绎荡气回肠的棋艺佳话。

400多万名棋迷观众收看了这次棋艺盛宴的直播,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也许会棋类运动产生醍醐灌顶的新认识。

于我自己而言,我最大的感悟,就是重新认识了那些曾经盛传于棋界的“真理”和“理论”。


01


“和棋毁掉象棋”?这种理论可以洗洗睡了。

曾经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论,认为象棋之所以变得不再具有吸引力,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和棋太多”。

所以,象棋改革一度从“破除和棋”的方向入手,比如缩短对局时间(象甲联赛从以前的1小时对局变成了现在的20+5)、比如曾经流行过的“和棋黑胜”、“贴时竞叫”,通过强行破坏红黑双方对局公平的方式来分出胜负。

一项竞技项目,不是以更完善、更严密的方式来推动竞技公平,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更不利于某方”的方式来制造胜负之分,这种思路,也遭到了许多棋迷的质疑和抵制。

而从这次碧桂园杯比赛的进程来看,我们发现,这些全国冠军们下出来的和局,也大多是跌宕起伏的和局,对攻对杀之后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局,这些高质量的和局同样扣人心弦,同样拥有令棋迷们反复咀嚼的内涵。

譬如郑惟桐VS王天一的第二盘激战,双方最后下成马炮兵单缺相对双马卒双士的复杂残局,盘末还形成了炮低兵单缺相对马低卒单士的“可胜可和”局面,这些棋类出版物上没有“定论”的残局,由特级大师亲自操刀,亲自演绎进攻和防守的方案,这对广大棋迷而言,是多么可贵的眼福啊!

又如郑惟桐vs王天一的第三盘激战,虽然又下成了和局,但盘末形成的是一个车炮兵对车炮卒的互相牵制局面,复杂程度堪比江湖排局。这么跌宕起伏的和棋过程,你敢说它不精彩吗?

棋迷们反感的,只是那种一上来就“背谱”的消极和局而已。为了减少“消极和局”,我们却把更多更具观赏性的“激战成和”也一并消灭了,这种矫枉过正的“改革”显然不是广大棋迷想要的。


02


特级大师想要先手求和,任何人都赢不了?

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特级大师只要先手求和,任何人都赢不了,高级别高配置的软件也不行。

但本次碧桂园杯的比赛进程告诉我们,特级大师“先手求和”的意图也未必能够如愿。

郑惟桐与王天一的第四盘较量中,执红先行的郑惟桐,只要稳稳地下出一盘和局,便可将近在咫尺的冠军收入囊中。他稳稳地选择了“中炮三兵”这套变化,因为这路布局体系,可以通向五八炮、五六炮、以及“谢氏和谱”等几个常见的求和套路。

但王天一并不是吃素的。布局伊始,他就强行求变,将几个大子迅速压向对方腹地,避免让对方轻易进入平稳形势。

尽管郑惟桐数次化解了对方的强硬反击,一度将局势走成大致均势的平稳局面,可是王天一还是在关键时刻,构思出了炮8平5弃炮打相这样的胜负手,从而让郑惟桐面临一个想赢不易,想和也不干净的两难困境,最终实现惊天翻盘。

所以,象棋比赛并不如一些棋迷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选择了“铁桶阵”的时候,往往就会丢失先手、丢失行棋的高效率,从而让对手一点点地压缩和蚕食自己的空间。而中国象棋,又是一个对空间、对先手极其苛刻的竞技游戏,一点点的失先或者空间缺位,就可能直接分出胜负。

在高水平的象棋竞技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我只要死守就能求和”的说法,你就算想要把眼前的这盘棋下成和局,也需要步步精确、步步均衡、步步高效率,否则就会出现“为什么我明明下得这么稳,最后还是输了?”的费解情况。很多时候,你所自以为的“稳”,实际上是在丢失空间、丢失效率、丢失兵卒——要知道,职业比赛中,少一个卒(兵)而被对手取胜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象棋世界里,任何武断的“真理”或者“定律”都是可疑的,切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