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新闻 >

前澳门乒乓球手北大求学 曾打进亚锦赛32强

时间:2019-12-19 15:4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时至今日,张青华仍记得二十年前澳门回归日当晚,彼时只有8岁的他,跟着大人们在电视机前哼唱国歌,手持国旗欢呼雀跃,但当时并不懂,只是觉得“很高
张青华

时至今日,张青华仍记得二十年前澳门回归日当晚,彼时只有8岁的他,跟着大人们在电视机前哼唱国歌,手持国旗欢呼雀跃,但当时并不懂,只是觉得“很高兴”;此后,那首人人传唱的《七子之歌》更是时刻尤然在耳,他也逐渐对内地产生了好奇和期待。

2013年,与十余年的乒乓球手生涯告别后,他决定放下球拍,北上求学。

临近岁末,2019年学期即将结束,北大校园里每个人似乎都行色匆匆,张青华也有几个论文即将完稿。他穿着绿色卫衣,手持学生卡,带着记者绕过博雅塔、未名湖,径直走向常去的一处教室休闲区,点上一杯美式咖啡安然落座。

周围的这一切他都无比熟悉,当初懵懂的澳门少年早已变成记者眼前1米84的内地高校青年。钟爱国产手机,还在校园遇到了人生另一伴。他说,毕业后,若机会合适,自己准备把家就安在内地。

“我来自中国澳门代表队”

一碗学五食堂的兰州拉面下肚,午饭后张青华骑上电动摩托回宿舍取些资料,准备参加几日后的一场澳门回归青年交流会。这间42号宿舍楼119室,他已住了6年,从硕士到博士,从未更换过住处。“阿姨,忙着呢!”刚一进楼门,碰巧遇上迎面走来的宿管阿姨,他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礼貌示意,和这里的内地学生看起来没什么区别。

但宿舍门一开,在堆满证书和专业书籍的双层书架上,两幅代表澳门地标建筑的纸板画,和一张澳门理工学院本科毕业照,又很容易将他与另外三位寝室同学区分开来。但最为明显的,是一副乒乓球拍,靠在奖杯旁,跟了他10余年之久。

“咱们国家队的马龙、樊振东是目前世界最顶尖的水平,很荣幸曾和他们同台比赛过啦。”张青华很少会向校友主动提及,自己曾是中国澳门代表队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份。可同窗都知道他,曾代表北大参加“五四杯”首都大学生乒乓球标锦赛,并获得双打和团体冠军。而在入学初,恰好赶上要代表中国澳门参加最后一个赛事——东亚运动会,还曾与北大体育特招生一起训练切磋。

但实际上,打球只是张青华的“副业”,澳门没有全职运动员,大部分运动员都是业余性质。这也就意味着,从初中开始,他只能在学业后和假期时在所属的俱乐部接受训练。“基本上几个月飞一次,去国内外打比赛”,他用“疯狂”“拼命”向记者形容那段日子。即使最令人生畏的澳门八号风球降临,在全澳门停课、交通暂缓的情况下,他也会雷打不动,走步一个多小时去球馆练习。“一年365天,我365天都在打球,一天不摸球拍都觉得没感觉。”

他最好成绩曾打进亚锦赛32强,经常对战国家队。这对于兼职选手来说,已实属不易。可他不觉得疲惫枯燥,这项运动带给他的,更多是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光荣,“作为一个澳门人能穿着印有中国澳门字样的球服出去,参加亚运会,甚至世界锦标赛,这对于像我这一代的澳门青年来说,是有一种自豪感在的,我是中国人!”

时间到了2013年夏,在球场逐渐淡出的张青华,本可以与其他澳门同学一样,谋得一份警察或消防一类体制内的工作。但他却选择执意挺进北大,他觉得这里更能代表兼容包容的中国,他要看看球场外的世界。

北大校园里的“文化使者”

与记者见面的前几日,张青华一直在进行一项关于失能老人的数据调研,与其所修的人口健康专业紧密切合,且又赶上几日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密集开启、媒体约访不断。这些都将他的时间切割成泾渭分明的两半:一面是北大人口研究所的博士生,另一面则是京澳文化交流的使者。

张青华以球会友,慢慢地和内地学生打成一片,也常常和朋友们交流澳门独特的融合文化。在刚来北大时,他恰好被分配到与内地本科生同住,他将其称之为“小确幸”,“之前会有很多担心,比如内地生活是否不适应,自己无法融合进校园等。”但尝到了舍友从家里带来的湖南米粉,听东北舍友“侃大山”,与“北漂”一族聊天“撸串”……这些最真切的生活细节,让他一切顾虑都烟消云散了。

他还喜欢有事没事就挤上地铁,往故宫天安门跑,并且做起了“志愿导游”,“想将这种文化交流延伸至更远,或者至少消除隔膜。”他的讲解内容从不固定,可能是从颐和园的一段历史讲起,或者带游学团切身体会灯火通明的中关村,赶夜路去看升旗。“凌晨4时,各地来的游客聚集在天安门,只有举起自拍杆才能看到升起的国旗,很骄傲啊。”一位来自参访团的学生颇为激动地告诉记者。

张青华并非首次来北京,与这些游学团的学生一样,中学时的毕业旅行,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将地点定在首都北京。而他的初体验是在奥运会的前一年,加之如今身在北京6年,目睹了中国人在出行方式、支付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变化。这些前后对比,都使得他与澳门学子交流内容更加具象化,“我都好几年没带现金出门了,回到澳门家里第一件事就是看我抽屉上有没有现金。”他笑着说道。

很多时候,张青华更愿意让澳门朋友亲身体验,而不是一味地去听自己讲解的北京或内地发展变化,“比如北京地铁,自己坐一次就能体会到,”每天,千万人在号称“世界最繁忙”的北京地铁里交会、擦肩,在他看来,这个城市市民文明素质的体现也正是源于此,“就像高峰期时,大家就会排队,先下后上,这个以前我们在香港才会看得到,连在澳门都没有。”

张青华以前跟着球队到处打比赛,足迹遍布多个城市,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很包容的城市,不管你的生活节奏如何,它都会很随你自己的个性,可以去满是烟火气的胡同,也可以去繁华的西单。”他说自己来北京六年了,一人去逛景区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多数都是以导游的身份前往。但他喜欢这种状态,要将自己更多地所感所闻与老乡分享。

春运返乡路上的澳门人

在张青华宿舍书桌旁的小黑板上,挂着不少张精心冲洗出来的照片,其中有一张与爸妈的合影被他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照片中的张青华身着学士服,紧挨着父母,一家人笑得甜蜜,“经常出去打比赛不在家,他们也习惯了。当时来北京上学,爸妈都很支持我。”眼下年关将近,张青华也盼着早些放假,回家和爸妈一起过个团圆年。

但每年他会在内地先提前过个春节。回澳门后,他也和内地同学一样,需要陪同老家在广东顺德的父亲回乡探亲。而谈起中国节日民俗,他更是兴趣颇为浓厚。“看春晚、包饺子、贴春联……”一一向记者列举他最喜欢的春节民俗。他对内地的春运也颇为了解,“反正各个App要抢票,车站好像扛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都着急往家里赶。”以往过年,他要飞回广州或珠海,也会遇到相似的状况。

这些年在内地,除了新疆、西藏,他也跑了不少省份,“不仅去发达地区,也去欠发达地区,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祖国。”而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各地的节日气氛,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绚丽多彩,让他觉得别具特色;他不擅长烹饪,但喜欢了解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这里蕴藏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自2016年起,澳门基金会通过“千人计划”让青少年到内地交流。仅在2018年,就组织了44个交流团到全国各地参访。张青华履历上的头衔也越来越多,京澳青年交流促进会理事、北大澳门校友会理事……感觉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必须提高自身才能做好这份“兼职”:他会随时翻看宿舍门口的报纸,回看每日的新闻联播,……采访期间,记者提起最近的国内外新闻,他都如数家珍,甚至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政策释放出的利好信号,其中也包括哪些政策措施将惠及澳门同胞。

张青华说,“从小学校就教育我们要有正确的历史观,这让我们对中国历史,对澳门的被殖民历史都有了一个很全面的认识。”2017年8月,受台风“天鸽”重创,澳门受灾严重,当时整个澳门满目疮痍,他看到解放军驻澳部队及时帮市民清理街道,颇受触动:“当时就感觉,澳门无论遭遇什么,都有强大的祖国在背后支持。”

去年12月,张青华作为代表澳门的青年学生,前往现场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晚会,至今想起,他仍很激动,“在电视上看新闻,和在现场亲身感受,那种激动的心情真的不一样。”他一边欣喜于祖国的发展变化,一边不断鞭策自己,要把对内地的新认识源源不断地带回澳门。正如他微信朋友圈个性签名写的那样:“路是自己选的,无论多辛苦都要走下去。“他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