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新闻 >

孙颖莎绝杀伊藤阿拉善 1v7美诚的两个制胜因素!

时间:2019-11-26 17:3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前天(11月24日)晚上,2019年T2商业联赛(国际乒联钻石联赛)新加坡站女单决赛:孙颖莎与伊藤美诚的比赛开打。这又是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

前天(11月24日)晚上,2019年T2商业联赛(国际乒联钻石联赛)新加坡站女单决赛:孙颖莎与伊藤美诚的比赛开打。

这又是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

这是继11月11日女子团体世界杯,孙颖莎逆转战胜伊藤美诚13天后,两人在决赛中的又一次交手,作为中日两国女子乒乓最耀眼的两颗新星,她们二人之间有太多的故事可讲,所以,每一次交手必将成为关注热点。

自上次二人交手上演了“过山车”之后,相信大多数球迷也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准备再次迎接这台新的“过山车”。

但是,尽管如此,二人本次的表演还是远远超出了不少球迷的心理承受力,这次,二人玩的已不是“心跳”,而是“心爆”~让不少人的心脏都快爆炸了。

对二人这次的交手,只能用“极限过山车”这个词来形容,也就是说:这部“过山车”,在“速度、强度、惊险度、刺激度”等方面已经到了极限,实在不能再加了,再加就受不了了。

在T2联赛这种惊险而又刺激的赛制中,两个喜欢冒险的年轻人,将这个游戏玩到了极致,七局比赛,二人结结实实地打满了七局,并一点不落地打满了5分制的“关键局和关键分”,最终才一分之差分出胜负,可谓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个刺激感没法提了!

二人“打游戏”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可把观众给急坏了,估计不少人直到最后一颗子尘埃落定,心里还是“噗忒噗忒”地直跳。

上次比赛的逆转,让孙颖莎浴火重生;这次的绝杀,应该能让她脱胎换骨,从此更上一层楼~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赢一次,你可以说是运气;赢两次,你也可以说是偶然;那么,赢三次呢?又该怎么讲?——经此一战,二人五次交手,孙颖莎已是四胜一负,占绝对上风。

对于这场赢球,可能不少人又只是“从表面上直观判断”、一口咬定又是“赢在了运气和侥幸”~这也未免太武断,如果竞技体育是那么简单,那么,人人都能玩出花来。

如果我们揭开表层面纱、深入探索这场比赛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个人认为,如果从“深层”来讲的话,这场比赛主要是赢在以下两个方面

1)硬实力

2)搏杀性

接下来,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纯属个人观点):


赢球原因一:硬实力。

说一千道一万,赢下比赛还得要靠实力,没有实力哪来的胜利?

而在一个人的实力之中,“硬实力”则是核心,是一切实力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硬实力”,你才拥有了击败对手的可能,否则,就是空想。

那么,什么才叫“硬实力”呢?

可能有些人对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只知道有这么个概念,自己也会说,可是,具体什么才是“硬实力”,可能就搞不清了。

所谓“硬实力”,就是双方硬碰硬时,你所拥有的实力大小。

打个比方吧:

两个人打架,一个人身强力壮、人高马大;另一个人身材瘦小、单薄纤弱,这样,两个人强弱分明,硬碰硬打起架来、身体弱的那个肯定吃亏——这就是“硬实力”不足,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想打败他,还要想其它方法。

明白了“硬实力”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对于乒乓球球员来说,衡量球员硬实力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讲过,有兴趣的可以翻阅。

——在乒乓球比赛中,你的“主动进攻得分能力”越强,“主动失误”越低,硬实力就越强。

在一场比赛中,对于以上这两个指标,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来进行衡量:

1)总的主动进攻得分率和总失误率;

2)关键局的主动进攻得分率和失误率;

3)关键分的主动进攻得分率和失误率。

——得分率越高,失误率越低,硬实力就越强。

接下来,我们分别看一下,本场比赛,孙颖莎与伊藤美诚在以上三个阶段的指标对比情况。

(一)双方的总主动进攻得分率和总失误率对比。

1)孙颖莎:

总主动进攻得分:30分;总失误:26分。

A.总主动进攻得分率:30/56=53.6%;

B.总失误率:26/56=46.4%。

2)伊藤美诚:

总主动进攻得分:17分;总失误:14分。

A.总主动进攻得分率:17/31=54.8%;

B.总失误率:14/31=45.2%。

从以上两个总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

1)孙颖莎本场比赛的“搏杀性”要比伊藤美诚更强,得分多、失误也多,总得分和总失误都将近是伊藤美诚的一倍,是通过高失误换来的高得分。

——这场比赛两人反过来了,伊藤美诚的进攻变得保守了,但失误也减少了~她则是通过低得分换来的低失误。

2)虽然伊藤美诚总得分不高,但由于失误也少,在总主动进攻得分率和总失误率方面,伊藤美诚反而都占优,分别领先孙颖莎1.2%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本场比赛,在这项“总指标”的比较上,孙颖莎是稍稍落后的,虽然得分更高,但这项指标却不及伊藤美诚。

——接下来,再看第二阶段指标对比。

(二)双方关键局的主动进攻得分率和失误率对比。

本场比赛,第七局是关键局。

1)孙颖莎:

本局主动进攻得分:3分;本局失误:4分。

A.关键局主动进攻得分率:3/7=42.9%;

B.关键局失误率:4/7=57.1%。

2)伊藤美诚:

本局主动进攻得分:0分;本局失误:2分。

A.关键局主动进攻得分率:0/2=0%;

B.关键局失误率:2/2=100%。

从以上两个关键局的指标对比可以看出:

孙颖莎全面胜出:得分率更高,失误率更低。

——这一阶段指标,孙颖莎完胜。

——接下来,再看第三阶段指标的对比。

(三)关键分的主动进攻得分率与失误率。

5分制的比赛,第七局的关键分从比分2:3开始算起。

1)孙颖莎:

关键分主动进攻得分:1分;失误:2分。

A.关键分主动进攻得分率:1/3=33.3%;

B.关键分失误率:2/3=66.7%。

2)伊藤美诚:

关键分主动进攻得分:0分;失误:2分。

A.关键分主动进攻得分率:0/2=0%;

B.关键分失误率:2/2=100%。

从以上两个关键分的指标对比可以看出:

孙颖莎全面胜出:得分率更高,失误率更低。

——这一阶段指标也是完胜。

(四)双方硬实力总对比:总结论+赢球主因。

这样,通过三个阶段指标的对比,可以得出:

1)三个阶段指标,孙颖莎有两个阶段是完胜,一个阶段是小负~所以,硬实力要远强于伊藤美诚,赢球不是运气,全凭实力。

2)在三个阶段指标中,孙颖莎输在“总指标”,却赢在“关键局和关键分”,这说明:

虽然由于自己搏杀性强,造成失误过多,从而总指标略输于伊藤;但是,在关键局和关键分的把握上,孙颖莎远在伊藤美诚之上,赢球理所当然。


赢球原因二:搏杀性。

孙颖莎能战胜伊藤美诚的第二个原因,则是源于她的“搏杀型”打法。

伊藤美诚本身就是一个“搏杀型”打法的球员,她之所以让我们很多的球员不适应,交手时经常会败在她手下,原因也在于此。

伊藤美诚的搏杀型打法,可能是日本乒乓军团为破解中国乒乓打法、而专门推出的一种技战术实验,他们的这种灵感可能是来源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柳承敏战胜王皓这一经典案例而来。

因为,对于日本乒乓来说,中国队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座大山,他们如果想夺冠,就必须战胜中国队。

可是,由于中国乒乓军团过于强大,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技战术体系,如果日本乒乓还是按部就班、一板一眼地与中国队进行较量,可能一辈子也打不过。

于是,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其它更有效的破解方法~而柳承敏所使用过的这种“搏杀型打法”,则可能被他们看作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于是,他们就分别推出了“伊藤美诚”和“张本智和”这两个“实验品”、来看看此打法效果如何,一旦有效,可能就会大量复制。

伊藤美诚的“搏杀型”打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球的搏杀性。

她的这种搏杀性首先是体现在发球上,赌博心很重,并且确实也下了一番功夫。

她的发球异常诡异,除了在“线路、旋转、速度、变化、以及突然性”等方面让你极不适应之外,还在有意无意地在“遮掩和非遮掩”之间打擦边球,能蒙就蒙,不能蒙就自认倒霉,带有极强的赌博心理。

她将这些所有的招式混合在一起,真真假假,让你难以分辨~所以,我们的球员如弄不清楚就会吃发球。

2)进攻的搏杀性。

在进攻方面,伊藤美诚的搏杀性最为明显,在她的眼里,永远只有“主动进攻”这个字眼。她惯用反手技术、主打台内球,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立马上手、主动进攻、大力搏杀,能在三板内解决问题的,就决不用第四板。

因为她明白:近台是她的优势,中远台是她的短板,只要她能在前三板内率先打出速度和力量、解决问题,就不会给你将她调到中远台的机会~这样,就是她占上风;否则,一旦到了中远台,她就输了。

她的这种搏杀型主动进攻方式,也是赌博性很强,很容易得分、但也很容易失误,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就会伤到自己。

3)吊球的搏杀性。

吊球是伊藤美诚的第三种搏杀方式,她利用自己娴熟灵活的反手技术,在台内来灵活调动你。

这种吊球方式,主要是打你的两个大角,经常是“吊左打右”或“打右吊左”,让你猝不及防、往返奔跑、疲于应对,在慌乱中吊球得分,属于一种乱中取胜的方法。

她的这种吊球打法,非常适合慢节奏的球,如果对方的打法偏软、球速偏慢,她这种打法就会用的得心应手,让你很难受,效果奇好;但是,一旦对方打法很硬朗,速度快、力量大,她的这种打法就轻易使不出来了。

但是,这种相持中的突然大变线打法,对控制球的能力要求很高,很容易造成失误——所以,这也属于一种搏杀型打法~能吊上就吊上,吊不上就自认倒霉。

以上是对伊藤美诚“搏杀型”打法的一种个人认识,这种“搏杀型”打法与目前中国乒乓军团的“经典型”打法相比:

中国乒乓的打法更像是“黄埔军校”,一板一眼,属于正规军;而伊藤美诚的这种打法则更像是“野路子”,让你很难受,不太适应~这也是我们与其交手一直很被动的主因所在。

对付伊藤美诚的这种“搏杀型打法”,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搏杀对搏杀~你凶,我比你更凶,在“主动性、速度和力量”上压制她,她基本就没招了——这种打法,如果你能控制好自己的失误,胜率就很高。

本场比赛,孙颖莎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

孙颖莎之所以能对伊藤美诚胜率很高,就是源于:她的球风也属于一种搏杀型,并且速度快、力量足、正手使用频率更高,还特喜欢主动进攻、攻击欲望很强烈。

这样,她在“速度、力量、主动性”等方面都不吃亏,甚至还略占上风,并不惧怕她。所以,她的这种球风有点克伊藤美诚,反而让伊藤美诚有点不适应,因此,她一直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本场比赛,孙颖莎的搏杀性特别明显,甚至远远超过了伊藤美诚,用得稍有点过了。

在本场比赛中:

1)孙颖莎一共发起主动进攻56次,主动进攻得分30分,失误26分~高得分,高失误,属于典型的“搏杀型打法”。

2)而伊藤美诚呢,一共发起主动进攻31次,主动进攻得分17分,失误14分~与孙颖莎相比,属于“低得分、低失误”,这倒像是一种“防守反击”打法,靠对方失误送分。

3)伊藤美诚为何一反常态、突然打起来“防守反击”了呢?~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A.就是她上一次与孙颖莎交手时,搏杀太猛、失误太多导致输球,估计,她回去是详细做了技术统计,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这次就有所收敛和改进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就很可怕,证明她进步了,更理性成熟了。

B.也有可能是被孙颖莎的“强搏杀性打法”给抑制住了,没有施展出来。

——至于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呢?还要留待后续观察。

4)孙颖莎本场比赛攻得太猛,虽然是压制住了伊藤美诚,看上去打得很热闹,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失误太多:得分30分,失误26分,最后一盘点,净胜分只有4分。

5)而伊藤美诚呢,虽然进攻少、得分少,但失误也少:得分17分,失误14分,最后一盘点,净胜分也有3分~只比孙颖莎少1个净胜分而已。

——可是,孙颖莎最终就是靠“这1个净胜分”在最后5:4赢下比赛的~1分值5万美金

——可见:本场比赛,孙颖莎还是赢在她的“搏杀型打法”上,双方拼消耗,最后,孙颖莎只胜出了那么一点点,然后就赢球了!

所以说:“搏杀性”是孙颖莎本场比赛赢球的第二个原因。


综上所述:

孙颖莎与伊藤美诚之间的又一次焦点大战结束,孙颖莎又以几乎同样的方式再次实现了绝杀,赢得比赛。

有人说是赢在运气,有人说是赢在侥幸,也有人说是赢在实力,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球迷,更要学会用大脑去思考问题,揭开层层面纱,洞悉胜负背后的真相。

愿每一场焦点大战,都能如此精彩!

加油,中国乒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