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由吉利汽车与时尚集团联合举办的“吉利帝豪向上马拉松2019中国公开赛”,在广州塔圆满收官。比赛中,邹市明、苏炳添、鲍春来三位世界冠军,以及霍尊、S.I.N.G女团等明星,引领四大亚运品牌战队、数十支品牌战队、媒体战队和高校战队,总计近800名选手,成功挑战65层、垂直高度为344.8米的广州塔,为第三届向上马拉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届赛事虽已圆满落幕,但对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而言,刚刚进入中国汽车向上马拉松“领跑者”的第二阶段,未来还将继续秉承和发扬“向上”精神,实现从产品和销量领先到技术和品牌的领先,并一路向上、全力以赴,跑入世界汽车马拉松的赛道,形成新的领跑优势。
而在吉利帝豪向上马拉松2019中国公开赛后,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以“向上马拉松”和“造车马拉松”双料“运动员”的身份,接受媒体采访。
安总提出“再穷、再苦不能穷研发”,一语道出吉利将“以技术立品牌”、“以技术和品牌制胜”背后的有力支撑。其实吉利帝豪十年向上、吉利汽车向上,一直以来都以积淀技术、致力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当前市场动荡的大环境,吉利坚持在研发领域加大投入,确保产品、企业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面对未来将要面对的,与全球一流车企的竞争,过硬的技术也是吉利合纵连横、全面发展的立足之本。
今年到了收官时间,大家都觉得今年走的很不容易,吉利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也最早提出来说要把目标调低,谈谈您今年的感受?安聪慧:我昨天去看了广州车展,感觉很不好,往年的车展人来人往,挤的水泄不通,今年和往年有差距。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集中体现,是工业的一颗明珠,产业带动力、对产业链的影响力都很大。我在跑“向上马拉松”的时候也在想,中国汽车产业就像跑过1/3到1/2的中长跑马拉松,感觉现在需要调整。我跑过中长跑,感觉这个阶段是最难受的,需要非常重要的调整。
目前的形势不乐观但也不悲观。我们制定的136万辆销量目标,目前虽然还没达到,但从市场情况看,我们是有信心的。大概11、12月每个月14万台,销量目标就基本能实现。今年的市场状况已经很清楚了。重要的是未来,我们判断:车市低迷或者存量市场竞争阶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吉利汽车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吉利汽车讲“活下去”的时候,大家还在笑我们,说太谦虚了,好就好还这么讲干什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车市转向低迷。
总体来说,未来形势不会好,一定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我原来讲过,现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还没有到来。起码一半的企业会出现问题,到了有50%的企业受到市场影响的时候,竞争就会更加激烈。
现在吉利汽车推出了一些高端产品,但是单车销量并没有以前帝豪月销几万的规模那么大。对此您有没有一些担心?在高端和销量之间怎么衡量?另外,大众推出了一个捷达品牌,月销也有3万辆,用新品牌的方式抢占低端市场,这个对你们会有一些影响吗,有没有比较担心这一块的竞争形态?安聪慧:合资品牌下探,是毫无疑问的。真正的合资品牌下探,是把已有的品牌、形象和价格全面下探,和中国品牌直面竞争。我觉得消费者是聪明的,对汽车越来越了解,时间长了会证明所谓“新品牌”这种方式好还是不好。
吉利现在有了CMA模块化架构打造产品,这些产品会和帝豪之间形成差异。可以这么理解,CMA模块化架构代表吉利汽车在基础的核心技术层面,已经能全面地与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展开竞争。这样的架构,全球也没有几家企业拥有。吉利拥有CMA,代表着我们的产品、技术、品质的提升,也会带动品牌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就是成本高了一些。但从未来的发展看,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我们的成本会越来越低。现在我们有领克01、02、03在使用CMA,未来会有十几二十款车都采用CMA模块化架构。规模得到体现,成本就会降低。我相信基于CMA的产品,未来会远远比帝豪的销量大得多。
2019年吉利最大的改变有哪些?我们看到吉利汽车以前有很多这样的思考,今年是怎样的战略呢?安聪慧:吉利的改变,从外界看是不明显的。外界能感受到的,就是吉利上半年销量不是很好,7、8月份很不好,9月10月开始调整,136万量的销量目标基本能实现。这可能就是外界的感受。
实际上吉利在这一年多里,内部做了很多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竞争力,可以用“木桶效应”来衡量:会取决于最短的板。吉利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每个领域都更进一步,或者说进行螺旋式的调整、改进。我们通常叫打击处理。
吉利每年都会对整个市场和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判断,并对我们自己内部进行审视。我们新一轮的调整,就是打基础,更进一步地把我们的基础工作做得扎实。比如说我们不考核经销商的销量,而是考核库销比。以市占率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我觉得其实很简单,市占率、单店销量和库销比这三个指标,代表着整个营销系统的竞争力,代表渠道的竞争力。
为什么单店销量考核?因为要保证经销商赚钱。我们不能在形势好的时候赚钱,形势不好的时候不赚钱。市占率是对外、对内都很公正公平的评价指标。库销比就是库存,保持良好的库销比非常重要,现在吉利汽车有点供不应求,所以我现在最忙最烦的就是生产能力的问题。这些事情,以前吉利没有谈过,这是我们新的变革、新的方法。再比如对供应链的管理,我们采购系统的评价权重最高的不是成本,而是怎么让我们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我们内部产生了很多的变革,这些方法听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确实非常难。所以说,我们把基础工作做好,销量自然就起来了。基础工作决定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要把这块板不断往上升。从去年开始,吉利汽车进入新的战略调整期,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我相信这个阶段还会持续,这一波转型升级,消耗的时间可能更长、难度更大。
前三次战略调整,首先给大家的预期是,大家知道明天一定会好。现在是不知道明天好不好,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对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吉利汽车这些年为什么能不断进步,因为我们做好了战略规划、转型升级、经营调整。市场环境、技术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杂音,不仅仅是吉利汽车面临的问题,对全行业都有影响。
在吉利icon之后,吉利的产品规划是啥?吉利从博越到缤越、星越都很成功,接下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是什么?安聪慧:明年我们将会6款全新的车型上市,icon是其中的一款,icon已经在广州亮相,预计春节上市。吉利品牌下有三款车型,一款是icon,一款是介于博瑞和帝豪GL之间的轿车,在上海车展展示概念车,我相信这款车会在中国未来的轿车市场引起震动。还有一款SUV产品。这三款车是不同的品类,并且和现在的产品是不冲突的,我们要在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当然其他改款、换代车型也会有。几何品牌也会推出SUV,受众群体是细分市场最大的一个市场。领克有两款新车,领克05大家应该看到了,还有一个领克06,未来会是销量非常大的一款产品。
明年这6款新车都会上市,虽然市场整体形势不好,我们可以控制产品推新的节奏,但不代表不推出新产品。
吉利推新的步伐是最快的,这么快的速度,会不会对品控造成影响?细节决定成败。吉利在提升品质感有没有一些什么做法?安聪慧:我刚才讲,一切建立在品质、质量的基础上。企业做事要有底线,方便的时候大家可以到我们公司看看,深度了解一下。比如说我们质量把控是怎么样的,我可以肯定的说,质量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一些都是空谈。吉利博越巨大的改变就是品质高,我们有造型、质量方面的控制,完全是按照豪华车或者最苛刻的标准来造车。就是在品质方面的改变,才成就了吉利这些年。
吉利汽车集团每个月一次“1号会议”,解决你说的质量的问题。吉利吃过苦头,所以认识到品质的重要性。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人才、技术方面的问题一步一步的解决。所以我们现在反而是品质在过剩,我们叫“越级对标”,还有“为安全做得再多也不为过”。我希望大家真正走进吉利、了解吉利。
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比较大,面临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销量下滑,从吉利来看,您怎么看新能源今年整体的状态和未来的趋势?安聪慧:我们只讲纯电动,纯电动我认为面临的麻烦会越来越大。但是吉利还是有一定的信心,首先说,做产品是为了什么?吉利的文化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做产品也是为了用户。纯电动车大部分是出租车、网约车,但是同样有私家车市场需求。我们要解决购车成本、用车成本、产品保值等等用户关心的痛点问题。把这些痛点问题解决了,市场自然就打开了,吉利明年会尝试一些新的商业模式。
吉利接下来的产品结构上的安排,以及对未来的发展的看法?安聪慧:我觉得现阶段是对一个企业进行战略考核最关键的时期。我们还是要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吉利现在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包括了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插电混动、替代燃料、氢燃料电池,都有储备,能充分满足用户不一样的需求。年大家可以看看吉利的PMA纯电动车架构、纯电动车工厂是什么样的。全世界最好的纯电动工厂在吉利。
各家车企都在押宝中大型SUV,减少轿车产品投资资源,而吉利在轿车领域的投入还是比较大,这个战略目标是什么?安聪慧:吉利其实不是没有中大型SUV,但纯电动车对轻量化、风阻的要求更高,而且吉利在造车过程中已经想到了。最终消费者一定会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车都越大越好。
我们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要消费者愿意买单。产品有没有竞争力就非常重要,一时的竞争结果不代表长远。在纯电动车领域,我们要研究电池种类、续航里程的长短,使用成本、用车成本等等很多问题,我们认为续航200~300公里的纯电动车,是未来的趋势。续航里程长的车,会带来更高的购车成本。
吉利不会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再把品质把握好。这三件事情做好,就能实现发展,吉利是肯定没问题的。吉利现在纯电动车工厂的年产能是30万台,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做到40万台,是一个全新的标准化的工厂。
日系车丰田、本田现在卖得很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我们能不能比日系车更省油?或者我们做到一样省油?安聪慧:我们现在安全已经做到了欧洲的标准,那么在电动化、省油、成本这些方面,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吉利的平台化战略实施以后,这些都可以解决,大家可以到时候看结果。把这些工作都做成了,品牌自然就在提升。
不能光喊“吉利就是世界最好的”,还是要实实在在。电动车要跟大众竞争,传统车要跟日系车竞争,销量上去、企业赚钱、国际化战略走的好,品牌自然就提升了。
这次帝豪“向上马拉松”这个赛事会否明年继续做下去?今年的效果怎么样?安聪慧:这个活动是一个公益活动,我们希望“向上马拉松”能够使人们的身体向上,精神向上,同时“向上马拉松”也成为了一个品牌,我想这种活动我们还会持续的做下去,不断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向上马拉松”一年比一年做的好,但是也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我们不断优化、改进,一直持续下去。我相信明年或者下一次的向上马拉松,肯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向上马拉松”充满积极的正能量,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结合公益事业去做。“向上马拉松”我参加的最多,我要尽我的义务,也希望我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人,影响更多人。今年很多媒体老师也亲身参与进来,我觉得很多人不是为了自己。当然,自己在活动过程中会得到很多的思考和感悟,获得一些能量。同时也会带动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
您觉得用户选车的需求,是不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您刚才也提到了不确定性,整个的行业慢慢的更加焦虑,心态也越来越严重,这种调整期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应对?安聪慧:心态不能浮躁,急于求成也不行,弯道超车、换道超车也不起作用。吉利汽车经历过很多,我觉得还是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一步一个脚印,没有捷径。刚才讲的品质管理,主要靠实践的积累,同时不断的修整,不停的培训,才能提升起来。
现在,吉利在着重做人才培养的工作,技术、管理、产品我们都有了,现在要解决人的能力问题,包括专业能力、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吉利现在还要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的高要求。所谓“换道”,你在这个跑道跑的快,前面就不会有人阻挡;跑得慢,从5号道换到6号道就能领先吗?
在品牌打造、产品形象方面,吉利有没有时间重点?吉利未来的规划,会不会有一些产品的重点?产品体系有什么新的思考?安聪慧:吉利现在每年投入很多、很快,好像现在都是重点,又都不是重点。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这一轮调整中要做的事情。
首先,不是吉利产品多,我们必须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要有产品。一个汽车企业,综合竞争力要得到体现。第二,要有明星产品,要有重点,我们现在也正在做这些。今天的帝豪的向上马拉松,是公益事业,也是建立品牌的事情,也是在为帝豪赋能,在提升帝豪。我们也在改变这些。我们每个系列都要有明星产品,吉利所有的产品要重点突出,对于我们整个的营销体系的建设提升很重要,品牌的提升很重要,渠道的建设很重要。
产品多了,我们就要计划增加渠道,这样才会满足市场需求,并且不和已有的产品发生冲突。在渠道方面,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原来集中精力做一两款产品,现在要做四五款或者十几款,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进行改进、提升的地方,也是基础性的工作。
对于明星产品,我们也要抓住重点,这些重点可能不是原来的一个两个,有可能是四个五个甚至更多。这就需要我们的基础能力要提升。原来一个团队,负责三个产品的营销、品牌建设,现在产品增加到8个、10个,打法就不一样了。人员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一样,需求资源也不一样。今天讲到的问题,明年我相信会有更好的改善。
针对品牌形象的打造这方面,吉利会有哪些策略?吉利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看2019年的财报,同比2018年的现金流、利润率这一块,有哪些变化,基于2020年的新车研发和服务层面,吉利会不会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安聪慧:在吉利前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品质、销量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吉利的3.0代产品出来了,积淀了品质形象,也带动了整个吉利的销量。再往后,我们开发出CMA架构和领克品牌,产生了根本的改变。现在我们要从品质战,走向以技术和品牌制胜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技术方面。现在大家已经可以看到吉利一些技术方面的成果了,比如BMA、CMA模块化架构。但是大家看到的仍然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还有很多更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会涉及到更高的B级车和C级车领域。未来我们还有电动车的PMA平台、三电技术、无人驾驶等等,未来还有很多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技术代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吉利汽车明年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的五年计划就是,吉利汽车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行业决定了车企必须国际化。大众有40%的销量在中国,丰田有20%在中国,这就是他们的国际化表现之一。当年福特、通用各种并购,也是要实现全球化发展。
吉利在全球化方面也一直在努力。我们在白俄罗斯建了工厂,今年销量比去年翻倍增长,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采用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采购、本地化人才和本地化市场,同时输出吉利的技术和管理,明年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在马来西亚市场,吉利今年的销量增长了50%,市占率增长了70%~80%。我们也是输出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本地化的生产、采购、市场和人才。去年销售的5万台,今年一定能达到10万台,明年还有更大的空间。因为今年吉利只输出了一款车,以后我们每年都输出一款车型,让东南亚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欧洲市场,我们发布了领克,在明年年底之前,我们一定会顺利的、全面的进入欧洲市场。而且我们不以传统能源车进入欧洲市场,而是新能源汽车。我们的“欧洲战略”已经准备了10年。我们也知道其他企业也在国际化发展,但吉利不允许自身犯错,吉利没有第二次机会。我们要打造很好的产品,很好的商业模式,做好充分的准备。总体来说,行业决定国际化,吉利全力在推进。这是回答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现在整个经济形势不好,吉利的销量没有提升,利润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未来能有更好的竞争力,如何能支撑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我可以肯定一点,吉利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增长。就算销售方面会下降,研发投入总额还会增长。明年的研发预算定是增长的,我们再穷、再苦不能穷研发。吉利这些年,从原来销量不好,到2013、2014年的时候很苦、很难,但是我们的全力投入从2015年开始得到体现。我们明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明星产品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研发领域持续进行投入,也会得到的好的收益和结果。
未来我们一方面会加大研发投入,另外也会加大联合开发的力度。比如我们与戴姆勒、smart联合开发技术,那么几个品牌可以共享。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很厉害,只有我们的技术、企业文化和战略,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大家才会愿意跟我们合作,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PMA架构,smart在用、领克在用、吉利在用,沃尔沃也可以用。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不能靠单打独斗,而是实现合纵连横,看谁的朋友圈大。这个朋友圈一定是志同道合的,一定是头部企业之间的联合。比如几个新能源品牌都是同样的电池包,同样的模组、同样的电芯,但是这个投入非常大,有的企业就投不起。如果是几家头部企业联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今后大家会看到吉利发布的新技术、新产品,就会验证这一点。
我天天问自己,吉利凭什么跟别人竞争?就是要有一些独到的,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但前提是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不能说今天的吉利CMA架构是非常成功的,但我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BMA架构,吉利汽车十五年前就在踏踏实实筹备。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做成的,需要脚踏实地去做。现在大家看到的吉利的产品,都是五年前做的准备。比如缤越,我们是给年轻人打造的车,但是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车?需要我们观察、思考、做准备。现在缤越可以占70%的市场,那剩下的30%市场呢?那我们再推出一款icon,跟缤越完全不一样,可能会占20%的市场,这样缤越和icon一起就占90%的市场了。虽然缤越和icon都出自BMA架构,但调校、设计风格都不一样。
有的企业搞“一车两款”,只是换一换格栅、侧门,第二款车的投资可能只有第一款车的20%,但我们的成本可能要高40~50%。虽然我们的前期成本高,但差异化更大,对经销商来说是好事。经销商对吉利的战略非常认同。从长远的发展看,我们不能让经销商相互残杀,经销商不赚钱是很大的问题。博越PRO和博越就有很大不同,我们尽量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满足经销商的需求,让用户满意、让经销商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