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晚9时,贺帅出现在直播镜头中,他几乎全程哽咽着朗读完了葡萄牙诗人若泽·路易斯·佩肖托的《祭父书》:
……这个世界太小了,……如今,你是河流,是堤岸,是源泉;你是白昼,是白昼的黄昏,是黄昏的太阳……
这是发生在央视“一平方米”朗读亭72小时慢直播活动中的一幕。
朗读亭中的贺帅,演播厅中的董卿和三位观察员及手机端的70余万网友共同沉浸在一种伤痛中。
贺帅是贺明的儿子,而贺明是著名的“跑马拉松抗癌斗士”。
2016年,安徽淮南人贺明查出了肺癌,而且是晚期。在人生即将落幕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挑战100场马拉松。
于是自2017年至2020年3年间,在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人们经常看到一个高大瘦削的身影执着奔跑,“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旗子让他格外引人注目。
贺明(图片来自安徽网)
在这3年间,他一边治疗,一边奔跑,把人生最后的时限从3个月拉长到6个月,3年……
2020年6月,当他的生命长跑结束时,他完成了61场马拉松。
贺明参赛号码牌(图片来自安徽网)
2020年9月,贺明的儿子贺帅跑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
这个平时动也懒怠动的年轻人决心要完成父亲100场马拉松的遗愿。
10月初,他来到厦门,参加了“三天三夜超马”。因为他爸爸的最后一场马拉松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这里的赛道上曾经留下他父亲蹒跚的脚步与坚持的身影。
贺帅完赛后(图片来自i听厦门)
赛后,来厦门进行“朗读者”第三季前采调研的董卿见到了贺帅,在厦门环岛路音乐广场的海边长椅上,这对父子的人生故事让董卿潸然泪下。
于是,10月28日,“朗读亭”72小时慢直播的最后一天,贺帅走进了位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前的朗读亭,深情朗读《祭父书》。
在朗读过程中,拼合在一起的父子二人奔跑的镜头相信会让聆听者印象深刻。
下面是悦华的感想,不是关于马拉松的,而是关于《朗读者》的。
作为一档文化节目,《朗读者》曾被誉为文化传播的“清流”。它之所以能以独特的面目吸引与打动观众,自有其“独门秘笈”。
看过第一二季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节目采用的是朗读文本加叙述人生故事的模式,文本和故事是有关联的,但有时有种生拉硬拽之感。
从这次直播中贺帅的朗读与故事看,节目组应该是对文本与故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与深刻的认识。
这种认识就是——把朗读者的人生故事变成朗读文本的语境。
比如那位葡萄牙作家与他的《祭父书》普通人所知甚少,而《祭父书》也有着特有的语境,如果平平读来或听来是难以感动人的。
而“朗读亭”的编导却将贺明父子的人生故事“移植”过来,替换了《祭父书》原有的语境,结果既利于理解,又取得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悦华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