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今日西安新闻中国(2)
时间:2019-10-04 14: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想当年,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八步沙,沙丘向着村庄跑,每年逼近七八米,压田地、埋庄稼。 1981年,为了不让沙老虎吞掉家园,我们六个老汉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开始治沙造林。如今,当初的“六老汉”中,有的走了,有的老了干不动了。但是,我们组建林场之初就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治沙接着干下去。现在,第二代、第三代后辈已加入治沙行列。 经过38年的坚守,八步沙正从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绿水青山”;今后,我们要让八步沙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代表张润元 (本报记者付文采访整理)
孟祥飞—— 迎难上,自主创新有力量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创新行列,中国的创新活力将不断释放。 2009年,我加入当时正在筹建的中国首家国家级超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到今年已整整10年。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奋斗在“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与开拓的工作一线。我们迎难而上,实现从超算技术创新向应用创新的跨越,使“天河”成为能“算天”“算地”“算人”的国之重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动员令,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才加入中国超算行列,用创新引领未来。 我也将和团队一起怀着更大责任感、使命感,开启挑战百亿亿次超级计算创新的征程,把“天河”用好,支撑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不断推动网络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支部书记、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 (本报记者龚相娟采访整理)
支月英—— 不懈怠,三尺讲台育未来 希望教师越来越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在大山深处坚守了近40年的乡村教师,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70年来,我们的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巨大转变。希望工程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两免一补”政策解除了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营养改善计划”则让娃娃们在学校就能吃上热腾腾的“免费午餐”。如今,越来越多大山里的孩子带着自信走入学校,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收获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看到自己教过的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走出了大山、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我打心底里高兴。我希望更多人才成为教师,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样,我们的民族就始终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永远有未来。 ——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支月英 (本报记者戴林峰采访整理)
其美多吉—— 劲头足,山高水远挡不住 我爱我的祖国,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汽车和电子产品,可那时家里十分贫困,这些物件都是稀罕物。路上能见到的车只有军车和邮车,电子产品更是寥寥无几。 从我参加工作至今,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我跑的这条邮路状况极差,209公里的邮路,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要跑10个小时左右。那时,私家车特别少,有人开了一辆小轿车回来,大家都抢着去围观。再看现在,邮车跑的路由砂石路变成柏油路;邮车的路线从翻越海拔5058米的雀儿山垭口,变成了12分钟就可穿越的雀儿山隧道。邮路沿途有漂亮的藏式牧民新居和学校,还有停在草原帐篷外的越野车。 那些高大的山脉,再也阻断不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身为一名邮车驾驶员,我为国家的巨大发展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爱我的祖国,衷心祝福伟大祖国一步步走向新的繁荣,迈向新的辉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押组组长其美多吉 (本报记者李昌禹采访整理)
巨晓林—— 有底气,工匠精神创奇迹 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