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德国激战正酣的时候。
一天,苏军统帅朱可夫,接到了斯大林的一份密电,要求他必须在一周内向德军发起进攻。
而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却非常的悬殊,在这个局部战场,德军的人数是苏军的数倍。而斯大林的要求不是对对方进行骚扰,而是要彻底击溃德军的这道防线,这好像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接到命令后,朱可夫马上开始了筹备,当他发现天气预报显示,一周以后的一天晚上很可能是阴雨天,他决定把偷袭定在那一天。
按照这个方案,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到了这天晚上,期盼中的雨没有下来,反而月光非常的明亮。如果苏军这时候发起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朱可夫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等天黑才进攻呢?”
“因为德军看不到我们啊!”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那么,让对方看不清是关键,而不是天黑才成,对吗?“
有人问道”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对方看不清呢?“
朱可夫思索良久,命令手下将全军所有的大功率探照灯全部集中起来,然后把这些探照灯都配备给了冲锋连。
苏军的偷袭开始以后,德军以为苏军不可能有大的行动,因为月光是那么的明亮,什么都能看到。但是,当苏军的冲锋连将几百个探照灯同时打开,集中照射德军阵地的时候,形势瞬间逆转,防御工事里的德军被照得什么也看不见,在这时,苏军发起猛攻,一举拿下了阵地,完成了斯大林下达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朱可夫从一名普通士兵,最后做到苏联元帅,可谓是军功赫赫,这样的战斗,只是他军旅生涯的一个小插曲。
如果只是单单看这场战斗本身,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没什么高明的啊。
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如果是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如何处理?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如果能像朱可夫这样去解决问题,或者说,只是能做到这么去思考问题,他已经是很有智慧的人了,能成事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那绝大部分人会有哪些选择呢?
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换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场景下,领导给自己安排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得罪领导了,领导这是要给我穿小鞋吧?然后思维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个来展开了。
第二种情况,觉得任务不可能完成,跟领导据理力争,要求降低任务难度,我们不是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第三种情况,消极等待,虽然自己已经预设了结果,既不敢违抗上级的命令,又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被”不可能的任务“给吓住了。寄希望于到时候自己的运气不会太差,亦或是到时候拼死一搏,干死拉倒。
其实,这些都是被自己的好恶、恐惧、执念给裹挟了,让我们陷入了思维的死循环,在这个阶段,我们钻入了牛角尖,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极其好的运气之外,失败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只有让自己免于恐惧、好恶、执念的裹挟,才有可能真正回到事情的本质上去思考。
即使我们做到了不被裹挟,也还只是开始,很多人逃出了自己的牛角尖,又跳进了自己的”思维陷阱“,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用手段或者说解决问题的路径,代替了目标本身。就像上边朱可夫面临的情况一样,黑天是为了实现让对方观察不到己方动向的目标,而忘记了根本的目的是让对方看不到本方的动向。
这种思维陷阱,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一旦形成了,它会自我强化,再难以跳出这个陷阱,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很多人喜欢阳明心学,很喜欢谈致良知、知行合一,但是一遇到事情却很容易就乱了分寸、自乱阵脚。阳明先生处理几次叛乱都非常的高效,很多人都觉得是阳明先生智谋如神,有如神助,其实,这些都是外界的评价,都是外界觉得不可能,超出了大家的预设的结果,还有一些事情是超越了大家的想象。
所有的智谋入神,有如神助,其实,都是跳出了上边所说的”思维陷阱“,回到事情的本质上去思考问题。
我对智慧的定义,就是,突破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个突破性,只是像别人看阳明先生一样,超出了自己预设的路径和想象,而是抓住了核心问题和关键矛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解决问题。那突破性从何而来?其实,就是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反复的看同样一个问题,发现那些我们常规视角中认为的互不相关的要素之间关联,并充分利用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解决问题。所以,所谓的突破性,只是从常规视角来看是突破,实际上是从更高的层面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解决,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看到这儿,很多朋友可能从逻辑上已经能够接受了,但是,随之而来,又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没有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呢?
答案是,有。其实,答案就在一部被很多人忽视了的经典《大学》里,而且,即使很关注《大学》,也很容易忽略的一段内容,就是七证。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很多人说,《大学》不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吗?一共1800字都不到,能有什么深奥的?很多人过度的关注了三纲八目,也就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前提和修为的方法,也就是这一段,传统上也被称为七证。
我把知、止、定、静、安、虑、得总结为,一个人调用自己的智慧资源客观冷静的利用客观规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即使谈到七证,绝大多数人也都忽视了第一个字,也就是”知“。
人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具备反思自己思维模式的能力,这也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最根本的原因。
知,说到底就是就是我们认知世界和我们自身的能力。而最难的是自知,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要做到自知,首先就得学会把”我“抽离出来。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客体来看待。我在讲《管子》的时候,经常打一个比方:我们为了实现目标,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家、管理者,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在承担两个角色。一个角色是:我们是机器的设计者,这台机器,就是我们通过各种方法,驱动我们执行具体任务、实现目标的工具;另外一个角色,我们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很多时候,我们沉浸于自己作为一个具体的零件的角色,而很少用机器设计者的视角来看问题。如果我们,或者作为别的零件的员工,在具体的运转过程中,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从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到底是因为什么出的问题,如果是因为零件本身不合格,达不到使机器高效运转的目的,那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去找到一个更好的,更能满足需求的零件,而不是对那个具体的零件要求过高。
如果换到个人的视角,这里的零件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丰富自己的”能力工具箱“,提升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别人已有的工具和经验。
第二个方面是自己确实不擅长的东西,学会找别人去帮你做,帮你完成。
并不是说能做到”自知“,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只是基础,也只是入门。
而接下来的止,包含了最少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止自己的欲望,人最大的欲望无非是名、利,很多时候,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失败,会出丑,会丢人,自我保护机制立马启动,这些都是受我们的潜意识支配的,而之后我们经过理性思考之后,我们总是会懊恼不已,这部分是由大脑的前额皮层来负责的。但是,通常情况下,懊恼又让我们进入了潜意识的支配。
二、止还包括了限定条件,也就是我们自身的能力边界、性格特征、行为方式这些东西。
三、止还应该包括所思考问题的边界,也就是如何界定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清晰的界定问题,没有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然后就是用不同层面的问题互为条件和假设,这样,我们永远也不会得出一个结论出来,更不可能拿到实践中去验证,这也是进入理性思考阶段,很多人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其实,很多经典都谈到过这个问题,只是《大学》给出的步骤更清晰,更明确,像我一直在讲的《管子》,总结下来就是静因之道、轻重之法、因势利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前边的文章来看,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如果你仔细去看,所谓的高手,或者说有如神助,都不会钻牛角尖,也都能跳出思维陷阱,直面最根本的问题,给出让别人看来有如神助的解决方案。
《大学》里的”七证“功夫,是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可以试着去使用和实践的,随着实践的积累,经验的逐步丰富,格局的不断提高,它能产生的效用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