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背靠阿里腾讯,“App第一股”梦碎,墨迹天气为何难上市?
本报讯(记者 吴晓芳)觊觎A股近三年,网红App墨迹科技上周五IPO过会失败,做“App第一股”梦碎,成为当天五家IPO企业中唯一一家过会被否的企业。
墨迹科技背后豪华的股东阵容曾让不少创业公司“羡慕嫉妒”,阿里、“险峰系”“盛大系”“创新系”等皆现身其中,且持股比例不低。
那么,为何资本“大佬”们都看好的公司,上市之路却如此艰难?
“App第一股”梦碎
上周五(10月11日),网红天墨迹天气运营企业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墨迹科技”)首发申请上会被否。
当天上会的共有5家企业,唯独墨迹科技未通过。
冲刺了近3年的创业板,“App第一股”的梦想仍未能照进现实。
据公开资料显示,墨迹科技于2009年5月发布塞班版,2010年安卓版本上线,2011年又发布iOS版。其主营业务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气象信息服务和广告信息服务,主要产品为查询气象信息的移动工具应用——墨迹天气App。
根据2018年1月签署的招股书显示,墨迹天气App上线7年来,已覆盖中国5000余个城市和地区,累计拥有5.56亿的装机量,稳坐天气类App老大哥的位置。
如果以中国14亿人每人一部手机来粗略计算,相当于近四成的中国人都在用墨迹天气,是当之无愧的“网红”。
根据七麦数据的排名情况,近一年来,墨迹天气基本都占据iOS天气类免费应用第一的位置。
能把小天气做成大产业,让很多人对墨迹天气充满敬意。作为国内下载量最大的天气应用,墨迹天气可能是很多人自己主动安装的第一批应用。
此次,墨迹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不超过1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000万股,IPO拟募集资金3.39亿元,这一规模在今年的IPO市场中并不算大。
其募投项目有三个:一为墨迹天气App系统升级项目,拟投资2.22亿元;二为墨迹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拟投资0.67亿元;三为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0.5亿元。
毫无疑问,若此次墨迹科技成功上市,将会成为A股市场上纯App第一股。
股东阵容豪华
在IPO严监管的趋势下,企业上会被否,本是正常现象,然而墨迹科技却为何引发舆论围观?
这不仅是因为墨迹天气App的“网红”属性,更是因为其背后超级豪华的股东阵容。
据墨迹科技2018年1月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金犁,直接持股34.627%;第二大股东为阿里创投,持股15.5%。
除了阿里系外,墨迹科技股东还包括险峰系、创新系、上海盛大旗下子公司参与GP的有限合伙企业上海盛资。
其中,上表中的股东险峰创投、西藏险峰和险峰深圳实际控制人均为陈科屹,三者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合计持有发行人18.97%股份。因此,“险峰系”是墨迹科技实际上的第二大股东。
另外,北京创新和工厂基金同属“创新系”,而者合计持有墨迹科技8.71%股份。此外,其他互联网巨头腾讯、巨人网络等也在其中间接持股。
为了能如愿IPO,墨迹科技所聘请的中介机构团队也堪称国内头部配置,除了保荐机构来自“三中一华”之一的华泰联合外,还有律所(金杜)和会计事务所(大华)。
经营面临多重风险
尽管有“网红”加持和“豪门”基因,墨迹科技也还是没有过发审委这一关。那么,墨迹科技到底有哪些硬伤和风险因素不被发审委看好?
证监会发审委对墨迹科技列出“四大硬伤”:
墨迹科技运营的网站、“墨迹天气App”存在未经其许可违规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被责令限期整改的情形;
公司有收集用户隐私的行为,并利用数据进行商业化变现的行为;
商业模式单一;
业务严重依赖与公司存在直接或间接股权关系的客户(阿里、苏宁、腾讯)。
墨迹科技也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整改”。
但是,证监会发审委提出的前两大问题整改容易,而后两项属于经营范畴,想要改变并不容易。
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1-9月,墨迹天气的广告收入占比分别为94.84%、98.12%、98.99%和98.86%,盈利模式单一。
早在2013年,公司实际控制人金犁就在思考商业模式,墨迹天气曾多次进行“社交化”尝试,也涉足过智能硬件领域,推出了监测空气质量的智能家居设备“空气果”,但均以失败告终。
6年时间过去了,墨迹科技的盈利模式仍没有产生实质性变化。不仅收入依然严重依赖广告,与阿里系、腾讯系等股东在客户、供应商、股权结构上的高度重合,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业绩的独立性。
根据墨迹科技在其招股书中披露的财务状况看,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分别占同期收入比为83.64%、75.05%、72.01%和45.84%。尤其是阿里巴巴,身兼股东、客户、供应商三重身份。
另据招股书显示,在2014年-2017年前三季度期间,除2014年外,其他三年时间,腾讯均为墨迹天气第一大客户,为其贡献了平均超过20%的营收,阿里也连续4次上榜其前五大客户之列,尤其是在2014年,还以贡献45.57%的营收比例位列客户之首。
虽然墨迹科技表示,出于独立性的考虑,已减少与阿里之间的关联交易,但是与阿里的关联采购金额逐年上升,2014年总成本占比仅为0.06%,2017年已攀升至9.16%。
护城河难建
除了上述这些显性的经营风险,墨迹科技面临的深层次风险也值得关注,也就是墨迹天气的技术壁垒及其护城河在哪里。
首先,技术壁垒低。作为一款天气类App,墨迹天气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北京气象局,而国内大部分天气App的数据也都来自于国家气象局等机构,墨迹天气很难在准确性、差异化等方面领先对手。
其次,服务可替代性强。墨迹天气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因此在App内的广告位非常多,这些广告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如今许多手机品牌自带的天气应用,并没有此类广告,相较之下,用户额外下载一款天气App的动力不足。而用户数量减少又会影响墨迹天翼的广告营收,这就形成了一个难解的风险。
第三,用户停留时间不长。由招股书可见,在报告期内,墨迹天气的用户日均停留时长在2分钟左右。用户浏览墨迹天气只是查询天气状况,对于App内的娱乐等其他功能并不会花太多时间。
而对于以广告导流为主要赢利点的企业,2分钟左右的时间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如何提高用户粘性以及停留时长是墨迹亟需思考的问题。
可以看出,墨迹天气的技术壁垒并不高,很难建立起企业的护城河,缺乏核心竞争力。
但对于墨迹科技来说,此次IPO被否,并不代表上市之路就此打住。未来“二进宫”能否成功,还需要看墨迹科技的盈利模式及客户结构是否发生根本性改善。
当然,作为工具类应用,用户黏性大都比较低,用户使用时长也比较短,很多时候也难以形成技术壁垒。因此,单纯依靠工具类应用变现难度很大。
参考猎豹和美图,二者也不是单纯依靠工具类应用变现。
猎豹上市后就在直播、短视频等内容产品上加大投入,后来又制作了直播平台。此外,还曾发力游戏、AI、机器人等领域。
美图则在上市之前做智能手机业务和视频直播社区美拍,上市之后,尝试过电商业务,2017年10月就上线了美妆智能服务平台美图美妆。
然而,无论是猎豹还是美图,直到现在也仍艰难地走在变现的道路上。墨迹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可能还需要更大的毅力和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