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2019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鼠疫无药可治上

时间:2020-02-21 16:42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科技讯12月31日消息,鼠疫无药可治,得上必死无疑?5G基站辐射比4G强对人体危害大?量子波动速读1分钟阅读10万字?……2019年12月

科技讯 12月31日消息,鼠疫无药可治,得上必死无疑?5G基站辐射比4G强对人体危害大?量子波动速读1分钟阅读10万字?……2019年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学中心揭晓,十位各领域院士专家现场揭穿了这些流言的真相,发布会上还解析了“科学”流言产生的十大“套路”。

本次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均为百姓关注话题或与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既有引起恐慌情绪的“5G基站比4G辐射更强对人体危害大”“中国高铁辐射严重会导致女性不孕”“人工增雪催化剂含碘化银会影响健康”,也有曲解前沿科学的“量子波动速读1分钟阅读10万字”“外星人发来了太空无线电波”;既有错误的医学概念“鼠疫无药可治,得上必死无疑”“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的前兆”“跑步会损伤膝盖易患关节炎”,也有不靠谱的生活建议“液化气钢瓶着火一定要先灭火再关阀门”“拍完X光发现怀孕,孩子就不能要了”。

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及套路分析

流言一、 鼠疫无药可治,得上必死无疑

流言:

鼠疫病死率高达100%,无药可治,染上就等死吧!

真相:

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由鼠疫杆菌引起。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鼠疫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历史上,鼠疫确实引起过大范围的死亡,但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鼠疫的病因、治疗、预防等认识不足。

虽然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现代医学里,鼠疫已不再无药可救。事实上,临床上鼠疫病例已经可以通过规范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治疗,治愈率很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疗的鼠疫患者病死率极高,比如最凶险的肺鼠疫,可在发病18-24小时内致命。败血型鼠疫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几乎为100%。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存活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控体系,只要科学应对,不会出现鼠疫疫情大范围扩散风险。

套路:

敏感时期,利用恐慌

鼠疫曾在历史上造成过重大伤亡,因此相关流言在北京发现两例输入型鼠疫病例时迅速传播。在出现重大疫情、重大灾难等突发性事件时,人们往往会非常敏感和恐慌,此时相关流言极易传播。对待极端的说法,要养成多质疑的习惯。

类似流言:

1、天津爆炸现场氰化钠可能导致毒雨

真相:固态氰化钠本身有剧毒,遇水可溶解,但在常规环境下没有气态形式,不可能进入空气随风扩散,所以也没有与大气中的其他成分混合、降水形成毒雨的可能性。

1、吸烟可以防非典

真相:吸烟有害健康是得到公认的,其中一个危害就是削弱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增加感染的机会,而且吸烟还使手与口鼻增加接触,增大了感染机会。

2、吃碘盐可以防核辐射

真相:市面上出售的碘盐碘含量是非常低的,要想得到碘的放射性防护作用所需要的剂量水平,一个成人一次性至少需要食用2~3公斤。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对身体有害无益,有可能造成碘超标以及碘甲亢等疾病。

流言二、 中国高铁辐射严重,会造成女性不孕

流言:

国产高铁从诞生起就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对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女性生殖系统,造成不孕。

真相:

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使用的电力一般为2.5万伏特、50赫兹交流电。相应地,高铁的高压电力设备辐射出这个频率段的电场和磁场,为“极低频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不会对女性生育产生影响。“高铁辐射严重导致不孕”的说法纯属误导。

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普通火车、地铁都有辐射,手机、剃须刀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只要辐射在一个安全值内,就不会对人产生影响。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高铁产生的磁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100微特斯拉(磁感应强度单位)以下,电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5千伏/米以下。

北京铁路局专业人士曾专门对高铁车厢中的电场辐射进行测量并公开测量数据,不同车型的一等车厢、二等车厢、车厢连接处、驾驶室等位置,电场辐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的范围内。比对这些数据不难发现,中国高铁的电磁辐射量要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根本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套路:

不谈剂量,夸大危害

危言耸听、渲染恐吓,是这类流言的主要特点。脱离剂量谈辐射,在科学上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我们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存在类似的误解。

类似流言:

1、喝咖啡会摄入丙烯酰胺导致癌症

真相:咖啡在制作过程中因为高温而产生的丙烯酰胺只是具有潜在风险性,且含量微乎其微,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318杯才可能产生致癌风险。

2、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很大伤害

真相:安检仪的辐射量远低于安全标准,接受一次安检仪的检查,完全不需要担心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流言三、 液化气钢瓶着火一定要先灭火再关阀门

流言:

液化气罐爆炸最大的误区就是立刻关阀门!一定要记住,是先灭火再关阀门!

真相:

事实并非如此,千万不要被此流言误导。液化气钢瓶一旦着火,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在液化气钢瓶阀门完好的情况下,首选是关阀,阀门关了火就灭了。网上流传的“先灭火、后关阀,否则会回火导致爆炸”的情况,在液化气钢瓶着火时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在燃气管道着火时,如果快速关阀,会导致管道里压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压力比里面的压力大,才会把火压到管道里去造成回火。消防员在处置燃气管道着火时,首先会慢慢把管道阀门关到最小状态,把火焰降到最小后,再关阀灭火,这样是为了防止回火。液化气钢瓶瓶体和瓶口较小,相对来说压力较小,不会产生压力差,而且液化气钢瓶里面的压力比外面大。

如果着火的液化气钢瓶的阀门损坏,可以不灭火,先把液化气钢瓶拎到空旷地带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却瓶身,等待液化气燃烧完毕即可。烧着的液化气钢瓶如果在居民家中无法转移,要先报警,撤至安全区,待消防处置结束,再送至专业的液化气站。

如果液化气钢瓶横向倒地燃烧,钢瓶容易被火焰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瓶内的液化气受热膨胀,瓶体容易发生物理爆炸。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燃烧的瓶体倒地。在无法预判和无处置能力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等待消防员到场处置。

套路:

乱贴热点,吸引眼球

这条流言借着“江苏无锡小吃店液化气罐爆炸造成多人死伤”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传播,假专家胡乱解释、编造流言,实际上是吸引眼球,甚至进行潜在的商业营销,这样的套路要善于辨别。

类似流言:

1、西瓜400天不腐烂是喷了防腐剂

真相:这是一种风干现象,西瓜放置过程中水分会慢慢流失,当水分挥发到一定的程度,病菌就算侵入也难以存活繁殖,也就不存在腐烂的问题。

2、北极32摄氏度高温使北极熊正在灭绝

真相:北极地区面积广大,流言中所提到的挪威班纳克地区温度本来就比同纬度的北极地区高一些,根据相关数据,北极熊数量展望为“稳定到上涨”。

流言四、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的前兆

流言:

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是患上甲状腺癌的前兆。

真相:

总的来说,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病变,真正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只占很少一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触诊、超声、穿刺和术中病理。随着现代超声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隐匿性很强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都能被发现,大部分甲状腺癌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可以被治愈。

不过,甲状腺结节虽不用过度担心,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需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

另外,由于甲状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很难被觉察,如果出现结节突然增大、吞咽困难、结节附近组织发生粘连等症状,应进行全面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对结节进行判断。对难以辨别的结节,应每隔6到12个月定期检查一次。

套路:

迎合需求,贩卖焦虑

当前人们普遍更加关注健康、养生话题,可网上信息众说纷纭,一些模棱两可的流言,就会利用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传播。

类似流言:

1、血管里面有垃圾,不清理会百病缠身

真相: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平时适当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排毒汤,都不可能把它们从身体里清出去。

2、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真相:人体有一套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变得酸性更强。

流言五、人工增雪催化剂含碘化银会影响健康

流言:

2019年2月13至14日华北地区的大范围降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催化剂中含有的碘化银会危害人体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

真相:

在本次降雪中,确实有部分地区进行了人工增雪,但增雪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即使全部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里碘化银的含量也仅有0.21克。按照降水量计算银离子浓度,银离子含量约合0.000035毫克/升,这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我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银的含量不超过0.05毫克/升的要求,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更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研机构就开始研究碘化银催化剂对环境的影响。美国、西班牙、希腊、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对人工增雨雪作业后降水和土壤的检测数据显示,银离子的平均浓度都很低。因此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催化剂碘化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

套路:

专业名词,引发曲解

对公众看不懂的专业词汇进行想当然的解释是流言产生的常用套路,并利用人们“我比你懂得多”的虚荣心进行传播。很多人根本搞不清“碘化银”是什么物质,就理所当然地相信并且传播这类流言。

类似流言:

1、国产食盐含有亚铁氰化钾,剧毒堪比砒霜

真相:氰化钾是人们所熟知的有毒物质,与食盐中含的亚铁氰化钾不是一种物质。亚铁氰化钾是低毒物质,一个人每天要吃3两盐才有可能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而我们正常人一天吃的食盐能到20克就已经非常非常咸了。

2、麦片含农药草甘膦成分会致癌

真相:科学研究表明,草甘膦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发育、繁殖和内分泌系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正常使用的范围内草甘膦对农田中的动物也没有慢性毒害和神经毒害。

流言六、“量子波动速读”可1分钟阅读10万字

流言: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式,在量子波动速读过程中,你只需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完全翻开,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

真相:

量子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量子波动”只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

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大概想包装的概念是:通过量子波动让头脑中产生动态影像,即通过物理学的概念让感知器官产生多维感受。

然而,量子波动或量子碰撞只能在巨大的“量子对撞机”中产生。单纯用手翻阅书本,根本不可能产生量子波动,所谓“量子波动速读”完全是异想天开。

据悉,不少地方都开设有量子波动速读等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全脑培训班,比如有的培训方宣称不仅可以“一目十行”,还能开发松果体——“松果体打开了,天眼就打开了,闭着眼睛也能看到书中的内容”。而当学生感觉“啥都没学到”时,培训方通常都会表示,“学生年龄太大了,小孩儿送进来早的话,早就开天眼了。”

其实,松果体跟感知力没有关系。阅读速度受制于神经系统的传递速度,任何速读都得面对人的机体极限,上限不可超越。凡是吹嘘能超出上限提高阅读速度的,都是骗局。

实际上,真正的量子力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弱,这些虚假概念和量子力学毫无关系,只是利用前沿科技炒作出来的各种营销宣传。

套路:

借高科技,营销炒作

这类流言从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前沿科技中提炼虚假概念和理论,以此进行牟利。近年来,许多科技热点,如引力波、量子、区块链等都存在被商业炒作的现象,公众需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

类似流言:

1、引力波有辐射,孕妇要穿防引力波辐射服进行特殊防护

真相: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一直存在于宇宙中,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根本谈不上什么需要加紧防护。

2、浙江大学研制出“量子隐身衣”

真相: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生产网传视频中的“隐身衣”,视频是后期“技术合成”得来的。量子水、量子肥料、量子药、量子眼镜等也都是骗局,量子技术并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流言七、外星人发来了太空无线电波

流言:

科学家探测到了一种宇宙神秘信号,经过专业分析,发现这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热心网友疾呼“不要回答”!

真相:

流言中的这一研究指的是由加拿大科学家领导的科学团体探测到了太空中重复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 , 简称FRB),它产生于15亿光年之外,被命名为FRB 180814。 J0422+73。1月9日,关于这一发现的两篇论文的未编辑版在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线。

快速射电暴指的是突然产生于银河系之外的无线电波,它通常只持续几毫秒,并携带着巨大的能量,2007年首次在脉冲星搜索数据中被发现。迄今为止,人类共探测到100多次快速射电暴。

这次的发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来的无线电波重复了6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探测到重复的无线电爆发,第一次发生在2015年。

很多媒体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报道,包括BBC、CNN、《卫报》等,一些人还认为这可能是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将重复性的无线电波解读为外星文明发出来的信号,甚至猜测有没有外星文明可以在几年时间就飞跃几十亿光年的距离。

但是,作出这一发现的科学团体在《自然》的论文中其实并未给出任何与外星生命相关的推测。他们仅表示,由于之前仅探测到一次重复性爆发,因此很难得出任何结论,而再度发现重复性爆发意味着这种现象很可能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罕见。

这一事件是对原论文成果的曲解和误读,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地外文明探索的热情以及对地外文明风险的担忧。

套路:

神秘猎奇,歪曲误读

这类流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联想,对科学探索成果进行主观臆想,经常产生在超出普通人认知的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领域。在面对所谓颠覆性突破和重大发现时,需要等待权威的证据确认后才能传播。

类似流言:

1、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

真相:月球背面也和正面一样没啥特殊之处,只是有更多的环形山、陨石坑及荒漠,并没有发现任何人工建筑物或人为活动的痕迹,更别说外星人的踪迹了。

2、2030年太阳将休眠

真相: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基本上是稳定的,变化都不会超过千分之二。这样的变化人类很难直接感受到,要用专门仪器才能检测出来。

3、用疟原虫能治愈晚期癌症

真相:疟原虫感染只是唤醒了免疫系统,对治疗癌症有所帮助,而且感染疟原虫会导致病患出现周期性发烧等症状,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

流言八、跑步会损伤膝盖易患关节炎

流言:

经常跑步的人容易得髋关节和膝关节炎。

真相:

导致关节炎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超重和受伤等,而跑步的时间长短、强度、距离和完成的长跑次数与关节炎没有任何关联。换句话说,年纪越大、体重越高、有关节炎的家族史或者曾经有过关节受伤的人越容易得关节炎。

长跑并不毁关节,马拉松运动员得关节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还低。2017年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出于健身目的的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也就是说,跑步可以是膝盖的保护因素,关键在于正确的跑步方式。

总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跑步,只要方法得当,对关节和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套路:

乱搭因果,逻辑误导

误导性地嫁接因果关系。先后或是关联不等于因果,因果关系需要严密的论证。把先后关系或关联关系误认为是因果关系,是我们经常犯的一种思维错误。

类似流言:

1、寒冷刺激削弱免疫防御能力,受冻会导致关节炎

真相:几乎所有的人到40岁时,负重关节都会有一些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受凉或者受寒只是导致关节炎症状加重的一个诱发因素,而不是直接原因。

2、西安女子被狗咬伤注射疫苗后仍死亡,狂犬病疫苗没用

真相:注射狂犬病疫苗后确实存在发生意外无效的可能性,例如伤口处理不彻底依然残存少量病毒等,但这并不能说明疫苗没用。绝大多数情况下,狂犬病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流言九、 5G基站比4G辐射更强,对人体危害很大

流言:

手机基站都有辐射,5G基站比4G多,所以5G辐射会比4G要大,对人体危害很大。

真相:

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网络提速和基站辐射增值无关。网络提速不是靠增强通信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而是靠扩容传输带宽,就像拓宽高速公路一样。5G通信基站也是一样。而且,通信基站数量越多,手机通话效果就越好,手机和基站之间产生的电磁辐射反而越小。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自然界电闪雷鸣、太阳黑子活动等都在产生电磁辐射。在生活中,无线电台、基站天线、微波炉、电脑、电视机、吹风机、收音机等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电器也会产生电磁辐射。一般来说,电吹风的辐射可以达到100微瓦/平方厘米,电磁炉的辐射量甚至能达到580微瓦/平方厘米,家庭中常用的无线路由器,在1米范围内产生的辐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厘米以上。

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运营商考虑到信号叠加,工程施工要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内。所以,无论是与国家标准还是与常用的家用电器相比,通信基站的辐射量都微乎其微,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套路:

新鲜事物,夸大其词

这类流言利用的是人们对新鲜事物的不了解,夸大其词,使流言得以广泛传播。

类似流言:

1、PX致畸、致癌、有剧毒,爆炸堪比原子弹

真相:PX历史悠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低毒性化工产品,是医药、香料、油墨等的生产原料。

2、吃转基因食品断子绝孙,美国人都不吃

真相:转基因的安全性评价远比普通食品要严格得多,经政府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流言十、拍完X光发现怀孕,孩子就不能要了

流言:

X光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孕妇、婴儿和胎儿。所以拍完X光后发现怀孕,孩子就不能要了,要及时流产。

真相:

X射线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和幼仔,甚至胚胎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都是存在阈值的。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胎儿,接受到的辐射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损伤。因此,不能离开辐射“剂量”来谈论损伤情况。

对于胎儿来讲,不同胎龄对应着不同的射线安全剂量。2017年,美国妇产科协会发布相关指南:妊娠0至2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50至100mSv(毫西弗),主要影响是胎儿死亡;妊娠2至8周,致畸剂量阈值是200mSv,主要影响是先天畸形;妊娠8至15周,致畸剂量阈值是60至310mSv,主要影响是智力发育和畸形。所以,胎儿的最小影响剂量阈值是50mSv,理论上只要不超过这个数值就是安全的。

一般情况下,一张普通胸片的辐射剂量是0.02mSv,一张膝关节X射线剂量是0.005mSv,一个头部CT是2mSv,一个胸部CT是8mSv。显而易见,这些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要达到50mSv,相当于要连拍2500次胸片,或者连做6次CT。

很多医院会对接受检查的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拍胸片时,会给受检查者戴上特制的铅帽、铅围领,并在腰部及以下围上沉重的铅围裙,避免人体受到不必要的辐射。

套路:

惯性思维,影响判断

人们的“惯性思维”时常会滋生流言。生活中,许多体检机构都会提示备孕及怀孕人士避免拍X光片,可能会让人们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影响理性的分析判断。

类似流言:

1、“奇形怪状”的大个儿草莓都打了激素

真相:激素是植物本身就存在的物质,不必谈之色变。市面上的大个头草莓多为“幸香”草莓,本身个头就很大。有的草莓长相奇怪,那是因为大棚里温度和湿度条件不够好,蜜蜂量不够导致授粉不均。

2、室外能见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祸

真相:大气能见度高低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影响:颗粒物浓度、化学成分、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我们常说的“空气质量”只代表颗粒物浓度,夏季“桑拿天”湿度较大,对阳光散射作用明显增强,导致光线投入到人眼中的量减少,所以能见度降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