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抖肩舞,当代大学生的“云联欢”

时间:2020-02-18 17:21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这场跨越地域、内容密集的特大型“联欢会”,没有组织者,没有主持人,参与者在弹幕和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这场跨越地域、内容密集的特大型“联欢会”,没有组织者,没有主持人,参与者在弹幕和互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在狂欢中的仪式中不断强化身份认同。

文/园长 编辑/赵思强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在B站搜索“抖肩舞”,你会看到超过1000条(B站搜索能显示的上限)相关视频。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各个高校的同学上传的。

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年轻且穿着洋气的大学生们,在校园中旁若无人地跳起了土味“尬舞”——在北大博雅塔下的林间空地,在清华大草坪南端的日晷两侧,在中传钢琴湖畔的梧桐树下,到处都有抖肩舞的身影。

一场类似于“冰桶挑战”的舞蹈短视频接力,正在全国的大学校园中产生连锁反应。

中国人民大学的抖肩舞视频 Up主:HCL老贼中国人民大学的抖肩舞视频 Up主:HCL老贼

特别是在校徽神似三个“扭动人形”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的创作者将“校徽梗”充分用到了抖肩舞视频中。当三个同学在校门口模仿校徽抖肩的画面出现时,B站的弹幕像节日的烟花一样炸裂开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深得抖肩舞精髓的学校”,这段视频的播放量在B站超过了150万。

抖肩舞彻底火了。

谁在制造抖肩舞?

抖肩舞和它的“标准BGM”《Coincidance》都不是新鲜事物。《Coincidance》MV发行于2017年4月,创作者名为“handsome dancer”。这首歌配套MV的舞步魔性又洗脑,又有很多抖肩动作,因此被称为“抖肩舞”。

早在2017年,这套舞蹈就在国内制造了一波病毒式传播热潮——由于它可以活动肩膀,有益身体,许多医护人员带头跳了起来,以医院和科室为单位开始了抖肩舞短视频“接力”,但没有进一步“出圈”。

“抖肩舞最近在高校火起来,实际上是一种‘翻红’”,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创作者、Up主范蠡里告诉刺猬公社。

2019年B站抖肩舞相关视频量折线图图源:怎敢请君侧耳听2019年B站抖肩舞相关视频量折线图图源:怎敢请君侧耳听

抖肩舞的这次“爆火”始自2019年9月下旬。早在2019年6月,来自南昌工程学院的Up主“臣不是桂圆”就开始筹备制作校园版的抖肩舞视频。桂圆告诉刺猬公社,他和朋友看到了“handsome dancer”的原版抖肩舞,觉得“特别有味道”,就着手开始抖肩舞视频的拍摄。

桂圆创作过不少生活记录和开箱类的短视频,摸索了一些摄影和剪辑的经验。在暑假,他拉上十多个同学,建了一个QQ群,准备开学后开拍。

视频中的出镜者都是普通大学生,没人有舞蹈基础。他们所在的南昌工程学院在省内排名中上,但放到全国,学校的知名度相对有限 ,并不能给这些创作者带来太多的流量加成。

即便如此,这段视频还是“爆”了。桂圆还记得这段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从第一天的二百多一路涨到第二天晚上十多万时,自己内心充满激动和“难以置信”——“发了这么久的视频,还是第一个视频上热门的。”

抖肩舞视频火了之后,有不少高校的Up主开始找到桂圆,想要借鉴这段视频中的创意和点子。“应该是我们带领了全国高校去拍抖肩舞视频,”桂圆向刺猬公社表示,抖肩舞能够这么火,“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小团队”。对此,他觉得“有种自豪感”。

来自清华大学的范蠡里等多位高校Up主也向刺猬公社表示,这次抖肩舞的流行,正是南昌工程学院的Up主“臣不是桂圆”开了个头。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和桂圆一样激动又难以置信的心情,不断浮现在来自复旦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Up主的心里——他们的视频,也都“爆”了。

复旦大学的抖肩舞视频 Up主:屁桃珠子复旦大学的抖肩舞视频 Up主:屁桃珠子

复旦大学的Up主“屁桃珠子”用了不到两天,在忙碌的期中季“极限操作”赶出了一条校园抖肩舞视频。珠子告诉刺猬公社,“做的时候感觉挺热血沸腾”:第一天下午三点钟决定开始做,当天晚上就写好了剧本,第二天白天在上课、开会之余拍完了全部素材,当天晚上一刻不停地剪辑,“最后要发出去的时候手都是抖的”。现在,这条视频的播放量超过了50万。

相比之下,西南交通大学的Up主“SmileTVzzz”制作的抖肩舞视频显得更加精致,站位、运镜和调色都很讲究,甚至有了一些“电影感”。为了这个视频,“SmileTVzzz”团队花了三天三夜,超过120万的播放量也让他们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中国人民大学的Up主“HCL老贼”觉得,在人大跳抖肩舞,“本土优势”很大——形似三个扭动的人的校徽和抖肩舞的动作,放到一起简直毫无违和感。“HCL老贼”和同学们成立了一个短视频小团队,之前就有过不少作品。他们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见缝插针地完成了抖肩舞视频。为了留足视频“刷屏”的时间,“HCL老贼”在某天晚上做完视频后,特意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才上传。

“我们播放量每多1万,大家都在群里边欢呼一次。”“HCL老贼”告诉刺猬公社。现在,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50万,他们也为自己欢呼了不知多少次。

火的不是抖肩舞

而是全国大学生的“云联欢”

范蠡里在他的抖肩舞视频中,提到了清华的一个独特“项目”——体育课要考三千米跑。顶着北京的寒风狂奔,是清华本科男生躲不掉的必修课。在弹幕中,不少人都对这项“清华特色”表示了好奇和关切——“学霸们还要受这种罪?”

人大抖肩舞视频B站弹幕词云图注意关键词“校徽”在弹幕中被提及最多图源:怎敢请君侧耳听人大抖肩舞视频B站弹幕词云图注意关键词“校徽”在弹幕中被提及最多图源:怎敢请君侧耳听

这种打破认知的案例,几乎出现在所有高校的抖肩舞视频中。在观众看来,高校,特别是所谓“名校”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严肃的。他们缺乏渠道获取展示大学真实生活细节的内容。

高校的抖肩舞视频则提供了这种渠道,给外界一个能够了解大学生真实生活方式和所思所想的窗口,让用户直接体验意料之外的反差感:“学霸”也会一本正经地跳土味舞蹈,光环之下也面临学业和生活中的重重挑战…….

这种反差,不仅让高校之外的用户很感兴趣,还让在校大学生们感同身受。来自复旦的Up主珠子告诉刺猬公社。“弹幕里有特别多报出自己学校的人,大家在看视频的过程中都很有参与感和身份认同感。”

抖肩舞视频也成了大学生们的留言板。不光在母校的视频中“再来亿遍”,他们也会在其他学校的视频中“观光打卡”,像串门一样了解其他学校的风格和特色。视频内容本身也有了社区互动的特质,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西南交通大学抖肩舞短视频Up主:SmileTVzzz西南交通大学抖肩舞短视频Up主:SmileTVzzz

在谈起”抖肩舞为什么能席卷高校圈”时,西南交通大学的Up主“SmileTVzzz”向刺猬公社表示,“大家都围绕同样的主题做视频,就像全国高校在进行一场联欢。这场跨越地域、内容密集的特大型“联欢会”,没有组织者,没有主持人,参与者在弹幕和互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在狂欢中的仪式中不断强化身份认同。

“电竞大家都可以玩,桌游大家都可以玩,那怎么才能突出我是大学生呢?拍摄‘抖肩舞’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形式,这也是表达我(大学生)和你(其他人群)不同的一个形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者王亦高在接受访谈时表示。

王亦高还认为,“抖肩舞”的本质也是一种青年亚文化,通过在各大高校的标志性景点拍摄视频,视频制作者可以突出自己“高校学生”的身份。青年亚文化形式多样,但着重突出大学校园和高校学生身份的并不多,“抖肩舞”也许就是一个这样的突破口。

同时,“抖肩舞”还为同一个高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集体身份建构的机会,所以各大高校的学生会纷纷在自己学校拍摄的抖肩舞视频下“打卡签到”。在“打卡”、“应援”的过程中,学生们还能进一步突出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我不仅仅是青年,还是一个高校的青年”。[注1]

不论是制作还是观看抖肩舞视频,都是参与了这场特大型“云联欢”。抖肩舞本身也自此真正“出圈”,被大学生们加工和演绎之后,演变为一个流行文化符号。

什么是土味抖肩舞的致命魅力

为了增加搞怪的效果,许多正在流行中的“梗”也被大学生创作者加到抖肩舞视频里——土味叫卖系列的“窝窝头,一块钱四个”、冬泳怪鸽的“奥力给”,甚至令人迷惑不解的“影流之主”……各种标志性的“土味”符号,在抖肩舞视频中密集出现。

不少创作者向刺猬公社表示,他们也认为抖肩舞视频本身就带着“土味”和“沙雕”的特质,在拍摄的过程中,要顶着众人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不少同学还因此退出了拍摄。但这并不影响创作者将作品剪辑得更加土味,越土越好,追求的就是“(土味)要素过多”。

中国传媒大学抖肩舞短视频注意弹幕中密集的“要素过多”Up主:中国传媒大学等中国传媒大学抖肩舞短视频注意弹幕中密集的“要素过多”Up主:中国传媒大学等

播放量证明这些创作者对土味的执着是正确的——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发布的、集合多种土味元素的抖肩舞视频,播放量几天之内达到了近30万,蹿红的速度几乎以肉眼可见。

“抖肩舞第一遍看也就那样吧。”人民大学的创作者“HCL老贼”表示,“但是你看的次数越多,你就会忍不住笑,会觉得它还挺有意思。”第一遍看土味视频,心里通常会觉得有些“怪”,一旦习惯了那些土味元素,人们往往会“上瘾”。

土味元素如此“致命”,它的魔力究竟在哪里?

“抖肩舞是一个非常放松的形式,能够很好地帮大家疏解压力。”复旦大学的创作者珠子表示,这是抖肩舞能够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不少抖肩舞视频的简介中,“每天一遍,防止抑郁”随处可见,不论是观众还是创作者,都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

以抖肩舞为代表的土味文化,相对而言代表了一种非正式的语境——人们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尽情放松,单纯享受“土味”和“沙雕”带来的愉悦感,暂时忘记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土味元素能够流行开来,也离不开它在传播上的优势。

各种土味“梗”的传播往往都是复制式的——创作者们不约而同地用同一个“热梗”,也就是传播过程中的“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现象。这可以用“迷因”(meme)的概念进行解释。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了“迷因”的概念,迷因,也就是文化的遗传基因。它是文化变迁的基本单位,在文化的更新过程中,人们通过对特定文化中典型行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复制,来实现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清华大学副教授常江在解释“迷因”概念时曾言,在某种程度上,社交媒体的文化影响几乎完全是建立在模仿行为之上的。网友复读机般使用各种土味梗,本身就是一种复制行为。

“万恶之源”南昌工程学院抖肩舞短视频Up主:臣不是桂圆“万恶之源”南昌工程学院抖肩舞短视频Up主:臣不是桂圆

有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土和俗”。消费门槛更低、更轻松的土味内容,以更容易成为“迷因”,在人们复制使用的过程中获得病毒式传播,扩大被“感染”的人群。

此外,“土”向“潮”的转换也经常发生。

在“感染”一些传播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名人或者明星后,土味内容也获得了向“潮”转型的可能:经过了公众人物甚至官方的再次演绎和运用,原本非常土味的内容,很可能看起来没有那么“土”了,反而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在2019《中国新说唱》爆火的“神曲”野狼disco,一度被视为土到不行的“憨憨喊麦”,经过了朱广权、陈伟霆、罗志祥等一众明星和主持人翻唱加工之后,如今已经洗掉了大半土味气质,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潮流”。

抖肩舞也有这种由“土”向“潮”的趋势。

2019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了北京大学“出品”的抖肩舞,“注入灵魂!“,在转发语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这样写道。也正是在最近,抖肩舞变得越来越被主流舆论场接纳,在席卷高校圈之后,这套魔性的舞步或许也将走向整个社会。

[注1]

以上学者访谈部分来自公众号 怎敢请君侧耳听(ID: gh_957648585815)

作者:辛美仪 何雨琪 陆佳楠


阿里香港上市:张勇接班后上演首场资本秀 马云缺席 包括马云亲自带的风清扬班就是培养阿里的未来合伙人,下一代接班人。所以,马云是把时间花在人上面,并不能说他完全真正的退休。详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