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反催收的江湖 “商机”还是“伤机”?

时间:2020-02-13 15:31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作者:琼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众所周知,疫情考验着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大家在考虑服从国家政策的同时,企业主们也在

作者:琼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众所周知,疫情考验着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大家在考虑服从国家政策的同时,企业主们也在如何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并且活下去,对于众多被裁员的个人也同样如此。

因此,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一种理财理念又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储蓄。

此前,在《奇葩说》中,大家在讨论“精致穷”是对还是错,是要对现在的自己好点,还是吃吃苦以后再为自己消费。这回,“精致穷”们遇到了真正的危机。伴随着假期延长,信用卡即将到达还款时间,相信很多人们将面临无力还款的尴尬境地。

这个时候,这些人面临危机该怎么办呢?

反催收的新领地

为了促进消费,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曾在2019年年初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并提出六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

随着近几年金融、科技以及社会体系的建设逐步完善,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开始普及:消费者以消费贷款的现代方式进行提前消费,之后对购买商品进行一期或多期的连本带息还款。

也就是说,用金融来助力消费——于是,消费金融诞生了(在国际上,消费金融体制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

这些公司的诞生也催生了另外一个新玩家的加入,那就是反催收。

当然,反催收的“黑中介”早已在网贷和银行信用卡行业兴起,一些个人或者机构专门代理此类业务,替网贷和信用卡逾期者协商还款。

那么,反催收到底是什么呢?

或许很多消费者还不太清楚,GPLP犀牛财经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反催收。

反催收的新商机

反催收到底是什么呢?为啥说反催收的商机来了呢?

这还要回到消费金融的大环境上面来讲。

最初,消费金融的普及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并且能够支持经济增长等。这一件好事,并且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正是机基于这样的考虑,人们开始逐步接现代消费,之后使用一期或多期的时间连本带息还款。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伴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的投诉却从来没停过。多数集中在催收,高息等问题,在疫情期间更是增加了催收的矛盾激化。

通常来讲,大部分人对付催收,投诉、耍赖、扮弱势是他们的惯用手法。这些老赖正是利用了监管的空子——因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有投诉解决率的考核要求,对于很多恶性投诉,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巨大压力。

这让很多消费金融机构甚至银行都苦恼不已。

来源:黑猫投诉

于是,就在此背景下,一些人开始钻起了催收的空子,甚至基于此行业的暴利,还形成了一个反催收的产业链。

“不用偿还巨额债务,摆脱催收的烦恼,加微信,入群手把手教你全套‘反催收’技巧。”

这让很多焦头烂额处于债务中的人犹如看到了”救命稻草“。

于是,反催收开始形成了——顾名思义,反催收就是对抗“催收”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让那些欠债的人摆脱催收的压力,从而逃避债务。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自从借贷开始压根就不想偿还,这在消费金融和银行业内称之为“撸口子”(指到容易发放贷款的机构或平台上申请贷款)不还债的“老赖”。

这些人汇聚起来甚至还形成了一个专门提供此类服务的专业组织,甚至GPLP犀牛财经以反催收为关键词在X鱼上搜索时发现,做反催收业务的“黑中介”实属不少。

GPLP犀牛财经了解到,提供反催收服务的“黑中介”们往往是通过社交网络或者通讯工具等进行虚假宣传,谎称具备“法律经验”或“代理处置债务”的资格,要求债务人先交纳一定费用,进而代理消费者“处置”与贷款机构的债务,并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误导、怂恿、蛊惑债务人通过包括监管部门等在内的多种渠道,进行高频率恶意投诉,以求通过这些非法手段帮助债务人达到“逃废债”目的,并从中骗取消费者钱财。

来源:某网站截图

据悉,“黑中介”们已经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套路地通过激化债务人与催收团队、金融机构的矛盾,从而达到减免利息、延长债务期限、减少还款金额的目的,甚至要求赔偿各种费用等。

那么“黑中介”如何从中获利?答案是:佣金

对此,闲鱼上有商家告诉GPLP犀牛财经,他们要求事成之后拿到10%的佣金。此外,GPLP犀牛财经了解到,还有一些“黑中介”把佣金提到了50%,甚至70%。

可以说,“黑中介”的佣金业务十分丰厚。

然而,这么多人借债不还,无形当中就让金融机构形成了损失,可以说,这些人的存在严重扰乱了金融行业的正常秩序,让本来方便人们的金融借贷业务最终开始远离刚需人群——长此以往,金融机构会提高业务的门槛,一些需要借贷的人借不到需要的资金,甚至这些人同样也是“害人害己”,显然,在借贷不还一次行为之后,这些人进入到了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当中,影响到了自己的信用,将来万一再需要任何资金,这些人都将被各个金融机构拒之门外,无论这些人买房、买车甚至购物,包括生活都将受到影响。

因此,GPLP犀牛财经再次奉劝各位,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用,没有信用,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反催收这个毒瘤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反催收行业导致金融机构的坏账增多,在各个投诉平台中金融机构的投诉案逐步增加,这也会同样会导致行业中一部分优秀的企业发展受阻。大局看,一个行业或许也会被这些“毒瘤”影响。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短期内,反催收行业为一部分人解决了催收难题,借贷人不会再接到催收电话。然而,长远来看,消费者的风险远大于金融机构。

GPLP犀牛财经且不提这些人的信用受损,影响未来的生活,且说在这样操作之后,这些债务人的隐私也同时受到了侵犯。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中汉律师事务所行政副主任何伟峰曾提醒,反催收更大的风险还在于,“碰瓷”金融机构失败的情况下,部分“反催收”公司甚至以债务人的隐私反向敲诈勒索债务人,这对于债务人来更是得不偿失。

而且,如果在债务人进行反催收时,往往其结果是银行胜诉,法院将会判决所有本金、利息、费用合法有效,则债务人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债务人没有执行法院的判决,将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也就是所谓的“老赖”。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某金融机构客户听信非法中介代理骗局,交付巨额咨询费用,按照代理提供的“逃废债秘籍”,向政府部门恶意投诉,还将地方监管部门告上法庭,想侥幸通过不法手段减免正常信贷债务。最终经过政府部门的调查、取证、核实,实为恶意逃废债行为,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不予处理。该客户不仅在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还被记录不诚信行为。

基于此现状,早在2019年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就发布风险提示指出,代理“处置债务”、“延期还款”、“减免逾期息费”等违规骗局和行为,本身对债务清偿并无作用,反而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可能给债务人造成进一步的民事违约。并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逾期而听信“代理处置债务”的宣传,应防范其中的风险,以免导致更大的损失。

如今,伴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越加完善,相信反催收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

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并明确社会信用体系的三种功能:社会信用体系具有记忆功能,能够保存失信者的记录;社会信用体系具有揭示功能,能够扬善惩恶,提高经济效率;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预警功能,能对失信行为进行防范。

未来我们可以预料的是,伴随着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个人信息安全也将越来越受重视。从这个角度看,虽然短期内确实是解决了“燃眉之急”,然而,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可想而知。

坚守四点原则

那么,如何才能防范以上问题出现?答案是:相信正规渠道,相信金融机构。

消费者应时刻自觉建立起信用防范意识,并坚守四点原则:

(一)、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还款时,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热线、APP等正规渠道联系金融机构,按照机构要求提供证明文件,或者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解决逾期欠款问题。

(二)、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债务情况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损失。

(三)、合理贷款、理性消费。消费者在申请贷款时应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同时要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合理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还款纠纷和经济负担。

(四)、明辨真伪谨防上当。如对申办的贷款有疑问,应尽快通过机构官方网站公布的客服热线、APP进行咨沟通,切勿轻信陌生人虚假宣传,明辨真伪谨防上当。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到,央行第二代征信系统已于2020年1月19日正式上线。相信通过相关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有效配合,“黑中介”组织的非法行为将能得到有效遏制。

让中国的金融体系更加规范,大家自觉维护“信用体系”的建立,对于你我他来讲,都需要从我做起。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