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引发了外界对传统汽车制造商前景的担忧。甚至有投资人表示,德国汽车工业的辉煌即将成为历史,德国汽车制造商们与特斯拉正开展着“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按当前形势来看,特斯拉的赢面甚至还要大一些。
辉煌了一个世纪的德国汽车豪门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德国商报撰文表示,说丧钟还过早,只能算是警钟。
特斯拉翻红之后,资本市场甚至传来了这样的声音: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刚愎自用,已经错过了电动车发展的最好时机,被“新来者”特斯拉无情超越,甚至终有一日会被特斯拉碾压。
德国商报认为,现在就下定论称特斯拉是最后的胜利者实在是太早了,而且持有这种观点的投资人片面的忽视了宝马、戴姆勒和大众的优势和潜力。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们沉迷于以往的成功,没有及时把握时代变化的趋势,醒悟的时间有点晚,但并不是来不及。
数字化倒逼传统企业重塑自我,德国汽车制造商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往汽车制造商们重点关注的产品品质、百公里加速度、燃油经济性等不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未来的汽车或者说是出行市场只关心一点:是否能提供适应消费者新需求并且环保的出行产品。
汽车行业的高管们显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信息,现在就看各自的执行力如何了。德国商报认为,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当然具备变革的能力,保时捷和奥迪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各品牌市场占有率占比的变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有些品牌因发展不利退出市场,也有些时候一国的市场会被外国品牌占领。
如今波澜再起,引发焦虑的原因主要是特斯拉惊人的市值增长速度。
去年,特斯拉售出了30万辆车,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大众两周内就可以达到这个数字。支持特斯拉的投资人看似丝毫不在意这种力量对比,他们只看重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而幕后的德国汽车零配件产业就更不受投资人重视了。他们完全不理会这样的现实,如果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们拒绝给特斯拉供货,那么特斯拉不可能生产出车辆,也不可能实现自动驾驶。
虽然特斯拉常常因为“无人驾驶黑科技”上头条,但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并不是在坐以待毙。
德国专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汽车相关企业当前持有的无人驾驶相关专利超过了2000项,美国企业则只有527项。事实上,德国汽车制造商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来自美国,而是来自中国。
商报认为,投资人还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特斯拉没有自己的数据平台,而德国汽车制造商们早就在这一点上进行了布局。
未来的汽车和出行服务是基于数据进行打造的。收购了Here之后,德国汽车制造商们拥有了一个全球性的数据平台,这一点是特斯拉无法比拟的。现在,德国汽车制造商们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实现数据保护和数据运用之间的平衡。
特斯拉会继续取得成功,这一点不可否认,但这并不能作为判断德国汽车工业不再辉煌的依据。部分投资人认为特斯拉的成功给德国汽车工业敲响了“丧钟”,但客观来说,这只是一次“警钟”,提醒习惯骄傲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们抛弃浮躁,脚踏实地的面对变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