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实现可持续性盈利的基石
要实现可持续盈利,首先要有足够体量的用户或者是一定数量的高价值用户,如微信/支付宝,钉钉/企业微信;
商业航天方向的选择
世界上有70亿人口,通信是大家的刚需,地面基站即使是中国,也无法实现全面覆盖,更别说需要更加多基站的5G。上天,是一个现阶段技术上可行的选择。所以,商业航天要有足够体量的用户,通信星座的建设是有足够必要的。目前不同于铱星时代,火箭发射在降价,发射密度也在增加(当然,建设目前PPT上的卫星,需要很多Falcon9量级的发射,一年50发的样子)。
商业航天星座落地形式
以前的地面通信,华为做基站,三大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华为再提供手机,其他厂商提供软件和基于软件的服务,这是地面通信时代的基本产业链。而华为能做到目前这一步,是因为地面基站建设需要足够多的基站等地面设施,但是华为目前把手机以及生态建设,对接高价值用户和普通用户的华为云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因为可以直接对接客户。
商业航天星座时代,卫星运营商不可能是“基站”提供者而不参与客户群建设,他们甚至会选择成为通信的另一极。当然,在国内可能难以成为另一极,但是也可以与三大运营商合作,而不仅仅是给三大运营商提供卫星然后把盈利大头拱手让给三大运营商。
星座建设天然的存在全球属性,仅仅看准本国市场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覆盖全球,又涉及到地缘政治,所以今天看到报道说OneWeb能拿下尼日利亚的落地许可,可喜可贺。详情请跳转《尼日利亚授权落地|OneWeb落地国家增至10个》。不说他后期的用户群建设如何,有一块待开发的地才有播撒种子的可能。
商业航天整体的发展
做任何事,地基要建设牢固。商业航天星座,就是这个地基,而用户群的建设就是这个地基里面的钢筋混凝土,关系到地基建设的牢固程度。
有了这个基础,星座建设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如此,火箭发射也就有了稳定的订单。也许有的人说,星座建设可以不顾用户,先发射上去,火箭一样有足够的订单。
对,这没错,但要注意我说的是“可持续性盈利”和“健康持续发展”。如果直接就上马,那是在烧投资人的钱。跑马圈地可以,现在可以参照一地鸡毛的互联网,尤其是ofo,那些互联网独角兽烧钱,现在都还没实现盈利。也许你还会说马斯克不就是这样做的吗?确实人家在这么做,但人家背后做了什么工作我们并不知情。零散的消息是他们正在考虑如何把星座落地建设用户群。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马斯克实现了闭环,不是简单的闭环。火箭(发射卫星)—卫星(让火箭有用武之地)—特斯拉(应用卫星数据,这都是高价值用户)—solarcity(廉价的卫星太阳能板)—卫星(低廉的卫星,较低成本卫星批量建设)—火箭(几乎随时发射,减少中间环节,快速布网,时间就是金钱)。
还有一点大家容易忽略:马斯克的个人影响力。用户群体的前期建设,需要很大的成本去吸引客户使用,马斯克完全可以省去代言人,他比很多明星代言人都有知名度。这样就可以吸引一群高价值用户或者对这个感兴趣的群体首先去体验,积累原始用户群,再以口碑裂变+公司营销的方式打开一个更大的缺口去抢占传统运营商的市场。当然,过程不可能如此简单,也不会非常顺利,用户的惯性很难一时半会就改变。非传统运营商覆盖的市场这个不用多说,大家的PPT都写着一样的话:我要为非洲人民谋福利,为他们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甚至光头贝的亚马逊建设星座时是不是在想“我要为亚马逊原始居民谋福利,让他们见识森林以外的文明”。
这么梳理下来,我们可以发现:商业航天要想壮大,必须把通信星座运营好(不是建设好,这一点我不去怀疑,那就是个烧钱活),这样火箭才有用武之地,整个商业航天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有足够的发射订单,火箭批量化生产,或者实现可回收(单指国内,也仅仅中国和美国有建设星座的能力,欧空局扯皮时starlink已经建设好了,OneWeb我认为还是属于美国公司,用一用欧洲的火箭),这样火箭就便宜了,火箭便宜了,星座建设也降低成本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样下来,商业航天的其他部分也就可以健康发展下去了。现在的商业卫星公司,对搭载价格还是很敏感的。
中美星座建设比较
简单比较一下吧。老美有马斯克加持,只要有足够用户支撑,星座建设可以很快完成,而且北美,欧洲小弟肯定会优先选择他们的网络,印度,非洲、中东,拉美这几块地,嗯~大家自己考虑吧。印度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会暂时落后,但是人家13亿人口这么大的市场,不会拱手让人,非洲还好说一些,华为覆盖之地,星座应该也容易覆盖。
中国的星座建设,在PPT里面肯定会提到我前文说到的,但是在用户群建设阶段,就世界范围看,相比于美国的公司不存在什么优势,尽可能积累更多的国内用户,这是最优方案,毕竟咱们人口14亿呢,但是考虑到三大运营商的基站实在太多,5G也不是现阶段每一个人的刚需,大多数集中在城市,而城市的5G按照现在三大运营商的规划,即使很大成本也会持续建设下去,至少也会是NSA网络,局部发达城市采用SA网络,留给星座的用户群体不容乐观,而且想跟三大运营商合作,人家愿不愿意也是一回事,毕竟人家正在建设中,已经投入了很大的成本。如果星座能够快速建立起来,那可以有很大的话语权。当然,国内星座建设,分为商业航天公司和科工、科技的星座。我们绝不怀疑国家队的实力。
还有一个非常影响用户选择的点:卫星通信现阶段需要使用终端接收信号,OneWeb目前也就做到15美元左右。为了上网,还得随身携带一个终端,这很不方便。
在城市,有地面网络,也不需要这玩意。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终端有点类似于5G基站,只不过这个基站建设者由运营商建设,然后收取服务费变成了用户自己“建设基站”,然后还要自己交服务费,尤其是城市真的不需要这玩意,如果买了,那就要交两份钱。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跟运营商合作是双赢的(等地面建设完成,运营商为了拿回成本,直接不跟你玩了)。
说了这么多星座建设的困难,我们看看有没有一些值得星座建设去做的事情。当然,我能想到的,他们肯定都想到了,写出来这些仅仅是给不了解这一块的朋友们看看,而且仅仅是一家之言,且不具备权威性。
①航空。坐过国内飞机的都知道,没有网络的世界,仿佛回到了原始时代。飞机每天的吞吐量较大,但是具体怎么运作不太好说,很可能是运营商对接航空公司,航空公司给运营商钱,然后航空公司在飞机上安装终端给大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这样下来,盈利空间不会太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某二手车广告知道吧,中间商赚差价啊!
②海运。这个类似于航空,当然对于海上渔民、小海岛旅游等个人用户也存在应用市场。
③军队。对,你没看错,而且这个很关键,这也是中美必争之地。但这种带有一定军事应用前景的东西,想要在其他国家落地会有一些困难(我才不管不论我同不同意,你都会飞在我头上,但我知道我不给你落地你就没有足够体量的用户,没有足够体量的用户,你就不能很好的活着)。
④偏远地区。在中国,很难想象怎样的地区才叫偏远地区,剩下的一丁点儿市场,盈利空间微乎其微。
⑤不发达但市场自由的国家。注意前提,在别的国家落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OneWeb拼了老命做这个事,目前只有10个国家同意,难度可想而知。可以参看以下公众号Space Journal的文章《尼日利亚授权落地|OneWeb落地国家增至10个》和另一篇该公众号的文章《为什么俄罗斯、印度不同意OneWeb落地》
我们再来看看马斯克的Starlink,为什么我单独把Starlink拿出来,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我前面提到的一个大的闭环,里面涉及到了——Tesla。能买得起Tesla的人,都是高价值用户,考虑到以后的车联网,人家很自然的可以开发这个市场。如果马斯克按照小米模式来打这场战争:买特斯拉,送空间通信客户端,8折入网。OneWeb:???
如果Starlink能落地中国(不存在的,不用想),加上现在马斯克的Tesla超级工厂,拿下很大一部分高价值客户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说到这里顺便假想一个场景。国内星座建设者,可以借鉴一下小米模式:客户端,我送你了,这是非卖品,但你得用我的网络,第一年8折,就当做烧钱积累用户吧。如果星座建设壮大后,肯定会有专门的厂商售卖终端,这就涉及到产业链的发展了,一定要授权给这些厂商,人家是来拉低客户端成本的,也是来做推广的,自己人。
更进一步,手机与卫星直连。目前的天通卫星手机就有一个长长的天线,这是发展趋势,谁也不愿意带着终端到处跑。不过目前的价格让人难以接受。
回到Tesla这个场景,第⑥个应用场景就出来了:
⑥车联网。这一块,与地面竞争很激烈。可以想象的场景是:每一辆车都可以作为5G的一个活动基站。对于物流业,每一辆车都可以精确定位且实现沟通,类似于一个自然人的节点,而不仅仅是包含GPS信息,至于怎么用,起到多大的用途,我暂时没想明白。
⑦物联网。车联网其实也属于这一块,但是可以单独拿出来讲,毕竟车联网单独就是很大的一个场景。5G的口号就是“万物互联”。
⑧每一个自然人。这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以上这几个场景,前5个是星座建设者的必争之地,⑥、⑦、⑧,与地面网络运营商打架,或者融合。但是,还是那句话:地面建设如果完成了,就没星座建设者什么事了,他们需要回本。
不论怎样,目前的星座建设都是PPT数据,国内外莫不如是。如果星座建设不顺利。首当其冲的就是火箭公司:造出来的火箭,谁来用呢?大家都在期待着星座建设,等着分一杯羹。但是大家其实都清楚,这么多星发射上去,依靠小火箭是绝无可能快速完成建设的,Falcon 9一箭60星,建设一个轨道面上的卫星,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级别的火箭。等星座建设完成之后的补星阶段,小火箭才有应用价值,但是非常有限。等最先上去的卫星到了寿命末期,需要大范围补星时,还是得依靠大火箭。
目前国内这么多火箭公司,且同质化严重,很难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这会面临什么问题呢?先简单看看美国的火箭公司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
虽然美国火箭公司也有很多,而且还有一部分正在初期阶段,但是人家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且得到了美国军方的青睐,早早拿到启动资金。就拿电子号火箭来说,他们有电泵火箭方案,以及2017年从SpaceX等商业公司出来的一群工程师建立的小火箭创企ABL也拿到了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启动资金,早期定位为/1200万美元发射1200kg,他们的特色是3D打印,详情可以参看公众号航小宇文章《小运载创企ABL在美空军基地试验火箭设备》。有类似计划的还有Relativity Space,详情可见公众号科研圈的文章《3D打印火箭或将颠覆航天制造业,这家公司会成为下一个SpaceX吗?》。
可能看到这里的人会说,我们也可以呀!我不禁要问,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大家肯定会很期待这样的尝试。
不是说不支持同质化,而是即使在同质化过程中也要实现差异化的发展。
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十分惨烈,同质化非常严重,剩下的华为,小米和蓝绿大厂莫不是有自己的特色,如华为坚持深耕技术,小米做极致性价比,蓝绿大厂也开始转型探索技术研发与性价比之间的平衡。生存的道理在任何领域几乎都是适用的,所以火箭公司肯定得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否则人家连并购的意愿可能都没有,谁也不愿意去收拾一个烂摊子。
都在说自己是国家队的补充,但是除了做液氧甲烷的火箭公司外,其他的很难说自己是补充哪一个位置。
星座建设在如果在第3步就面临困局,那么这个商业航天的基石就不足以支撑起万丈高楼。即使星座建设做起来了,能活下来的火箭公司也是凤毛麟角的,那些想着去细分市场盈利的公司,也几乎不可能存活,而且一家公司做大了后,肯定会延伸市场,所谓的细分市场也就很难有大的盈利空间,没有足够大的盈利空间,在这个以技术为主导且需要投入重金开发新产品的领域,这意味着慢性死亡。所以,这些同质化的小火箭公司,拿什么去开发大型火箭呢?这就是大家最终会面临的困局。如果自己有特色产品,大公司至少愿意并购,降低自己开发类似产品的周期和资金投入。
老美在上世纪的航空航天公司一大把,最后ULA这一家黑店一家独大。当然,还有其他公司,美军不会让他们灭亡,会给出订单,但是日子不会太好过。现在老美又进入到新一轮的创业、淘汰和并购期,最后剩下几家可以存活下来。金字塔顶尖的,唯有一两个巨人,其他的都是地基。
目前这么多火箭公司,大家不过是在争先恐后的去争当那一两个巨人。只是,目前形式已经渐渐明朗,只要不出差错,金字塔基本已经成形。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国内,如果有能力,去国际市场上厮杀,争取国际上其他星座的建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国内的火箭公司不像马斯克那样可以容易形成闭环自己发射星座,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推动,成立时间也不长,火箭研发制造已经足够困难,只能先立足于火箭,而且现在进场时间也晚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客户与我们国内的商业火箭公司合作是有一个双赢的局面。只是,美国允不允许这么操作那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了。
最后,顺便提一句大家说的PPT圈钱和泡沫的事:目前的这些公司,技术是肯定有的,几乎不存在去圈钱的可能。我想表达的意思是避免严重的同质化,发展自己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比如大家都在做固体火箭入轨,这样积累下来的人才,都是清一色的,而且固体火箭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另一面即使目前存在泡沫,也不会吹的太大,因为投入到商业航天里面的钱占市场流通资金实在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