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华裔出走,印裔崛起——为何硅谷被印度人掌控

时间:2019-12-06 13:15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这两天硅谷科技圈的一大事件可能就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 的 CEO 换人了。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拉里·佩奇( Larry Page

这两天硅谷科技圈的一大事件可能就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 的 CEO 换人了。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拉里·佩奇( Larry Page )和谢尔盖·布林 ( Sergey Brin )宣布辞职,全面退出公司具体管理事务。原Google CEO桑达尔·皮查伊( Sundar Pichai 也有翻译为劈柴哥)接替佩奇成为 Alphabet 的CEO,而Alphabet 总裁一职将暂时空缺。

1998年,佩奇和布林在斯坦福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在线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仅仅时隔六年,2004年谷歌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也就在同年劈柴哥加入谷歌,当时他主要负责Chrome、谷歌工具栏的相关工作。

到了2015年,谷歌决定调整公司架构。重组了一家名为Alphabet 的综合性企业。并把原先的谷歌公司变成Alphabet 旗下的子公司。

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分别就任母公司 Alphabet 的CEO和总裁一职。而劈柴哥也顺势接手谷歌,成为谷歌公司的CEO。

如今两位创始人进一步放手,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点也不意外。事实上从2013年起,佩奇就没有出现在产品发布会现场或是公司财报的电话会议上。2015年之后他甚至很少接受新闻采访。公司大大小小的发布会和听证会之类抛头露面的事基本都交给劈柴哥接手了。

翻看资料,你会惊讶的发现印裔已经掌握了大半硅谷科技公司的核心位置。

现任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 ( Satya Narayana Nadella )就是一位印度人。

纳德拉出生于印度,1992年入职微软。负责过Bing搜索以及微软云服务等业务,曾经是陆奇的属下。2014年鲍尔默卸任之后,他就一直担任微软CEO一职。主导了微软从to C到 to B的转型,将微软的业务重心转移到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上。

顺便提一句,纳德拉领导微软的成绩从股价上就可以看得出来。2014年初微软的股价是37美元,而如今已经涨到了150美元左右,市值1.1万亿美元。曾经一度超过苹果成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诺基亚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家企业。2014年,诺基亚把手机业务卖给微软没多久。负责诺基亚移动通讯业务的 拉吉夫苏里( Rajeev Suri )就正是出任诺基亚公司CEO,他也是一位印度人。

在他的竞争操刀下诺基亚开始了转型之路,如今诺基亚做起了地图和微基站方面的业务。并掌握着大量的5G技术专利。

除此之外,著名的 Adobe公司的CEO (Shantanu Narayen )、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厂GlobalFoundries的CEO( Sanjay Jha )、闪迪的 CEO( Sanjay Mehrotra )、谷歌Android掌门人桑达·皮恰(Sundar Pichai)。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印度人。

▲GlobalFoundries的CEO——桑杰· 贾( Sanjay Jha )

根据斯坦福大学在2012年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在美国硅谷的人口总数中,印度裔只占到了6%,但印度裔领导的公司却占到了33.2%。印度裔创办公司占到硅谷所有公司的15%。且这一数字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华裔高管纷纷出走

就在劈柴哥就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 CEO的半个月前。一个人的离职引起了中国互联网圈的热议。目前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沈向洋宣布将于2020年2月1日正式离职。至他以后,微软、亚马逊、谷歌、苹果、脸谱等硅谷主流科技公司的核心层再无华人高管。

时光倒流至20年前,李开复、唐骏、杨志远、张亚勤、陆奇等华裔在硅谷群星璀璨。成为华人精英站在互联网浪潮之巅的最好体现。而如今后浪推前浪,站在浪潮上的却换成了一帮印度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在此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也欢迎有兴趣或者了解这个问题的朋友们斧正。

一、能力上不存在差异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我不认为华裔和印裔在能力上有差别。中印都是人口大国,能去到硅谷做工程师又进入管理层爬到高管位置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在天资和努力方面应该是差不多的——比如曾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的张亚勤,他12岁就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便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31岁已经成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百年历史中最年轻的院士。之后历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典型精英中的精英,这样的人才无论到哪个科技公司的高层都并不稀奇。



二、性格差异——印裔喜欢抱团

如果说能力上华裔和印裔没有差别的话,性格方面的差异可能是印裔崛起的原因之一。宇沃资本美国董事长黄振宇在一篇文章如此说道:

“在加州硅谷中的华人比例并不低,但高比例不代表华裔有很高的地位。顶级企业中的华人只注重个体优秀,缺乏组织性和互助精神;另一方面中华文化讲求内敛,我们不太会为自己的争取利益。很少站出来为自己发声和抗争。这方面的整体表现远远落后于其他少数族裔。”

而相反的印裔在这些方面做得好很多。有观察人士指出:印度高管往往不会选择单打独斗,喜欢“抱团”式的互帮互助。在英特尔内部甚至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你请了一位印度管理人,他们可能会把整个村子都带来”

抱团之后不单单是在争取利益方面占优,印裔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在硅谷构建起强大的人脉关系网和支持体系,有助于他们在美国IT领域不断突破白人的“玻璃门”。使得他们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三、善于沟通

硅谷人士资源专家分析称:印度在培养IT人才时普及英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程度高。并且比较重视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因此,相较于亚裔,印度裔人士往往更善于沟通,表达和人际交往,这点优势让他们更能得到上司和投资人的信任。


四、文化认同度

文化认同我认识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裔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度上比华裔要高。因此印裔到了美国之后,往往更容易认同自己是美国人。只有成为完全的美国人才能更加受到美国上司的认同,进而完全管理一家美国公司。

而亚裔人士的民族意识和落叶归根的思想更重。站在美国人的角度,他们当然不会喜欢只是在美国工作,骨子里还是中国人的亚裔了。更不会放心把公司交给你管理——你骨子里都不是美国人。我怎么放心把公司交给你呢?


五、中国创业环境的变化

从2000年之后,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AT快速成长登上世界互联网舞台。最近十年,新生代以TMD为代表的(头条、美团、滴滴)新一代独角兽崛起,国内的科技创新光芒正与硅谷争辉。这样的创业环境也吸引了大量的华人人才回到国内任职创业,同时相当一部分科技人才被直接留在了国内发展。

2004年唐骏从微软退休之后,回国加盟盛大。2015年起出任微创(中国)董事长兼CEO。

2009年李开复从谷歌离职,三天之后创办创新工场。“做一个技术型投资者,真心帮助年轻创业者”成为李开复的下一个目标。

陆奇于2016年9月宣布从微软离职,归国后第一时间加盟百度。在职期间,他确定了人工智能为百度的未来战略方向,提出了“ALL in AI”的口号。

2018年7月,陆奇从百度CEO位置上离任。8月份开始担任Y Combinator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并兼任了Y Combinator全球研究院院长。从事全球创业公司孵化工作。

同时如今国内良好的创业氛围,给了这些人才更合适的舞台和更好的空间。所以华裔高管回国,更多是以因为国内的资源和环境。

“月是故乡明”,我们也有自己的「 硅谷 」了。相对而言,华裔高管们更喜欢回国任职继而创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印度的创业环境还不如硅谷,印裔来到美国之后更认同自己是美国人,因此他们就更愿意留在美国企业中做高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