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显示,小米Q3总收入536.6亿元,同比增长5.53%,是小米自创办以来总营收最高的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4.72亿元,同比增长20.3%。小米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计92亿元,超去年全年。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对外投资超过28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6.8%。2019年第三季度,处置投资录得税后净收益3.92亿元。
财报背后隐患显现,纳入港股通后股价表现不佳
从表面来看,小米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但从细节数据来看,靓丽的业绩背后也潜藏着部分隐患。
首先,小米Q3营收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5.53%,相较于Q2环比增长18.7%,同比增长14.8%来看,小米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
其次,小米AIoT业务增长迅速,但主营业务智能手机在国内承压,导致总体营收出现下滑。财报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为156亿元,同比增长44.4%;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12.3%;智能手机出货量3210万台,市场份额全球第四,智能手机收入323亿元,同比下降7.8%。
AIoT和互联网服务的增长速度还不足以成为整个公司的引擎,它们仅占智能手机业务对营收贡献的一小部分。
从资本市场来看,自10月28日小米以同股不同权标的纳入港股通交易后,股价累计跌幅超5%(截至11月27日收盘),与同时纳入港股通的美团点评相比,股价走势出现明显分化。
图1:小米股价日线图
来源:雪球
一方面,是由于美团点评在加入港股通之前股价已经很亮眼,反观小米股价处于低位,内资更偏向美团;另一方面,内资更倾向于选择增长率高的企业,而小米的增长率不及美团。
金融科技收入增长迅速,消费金融牌照斩获在即
财报显示,小米金融科技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91.2%,达到10亿元。金融科技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小米强劲增长的消费贷款业务。2015年,小米推出互联网金融业务,无论是小额贷款牌照还是新金融行业颇有分量的民营银行牌照都已被小米收入囊中。
11月26日,据重庆银保监局官网批复的消息,同意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参股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投资金额人民币4.5亿元,持股比例30%。据此推算,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初始注册资本为15亿元。不过,除了确定小米和重庆农商行参股之外,其他股东及其持股比例仍是未知数。
截至目前,我国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共计28家,其中,富银消费金融、冀银消费金融、易生华通消费金融以及11月27日刚刚获批的平安消费金融共计4家未开业。与其他持牌金融机构类型相比,消费金融算是数量较少的一类。
此前,消费金融牌照基本保持“一省一家”的结构,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成功开业,将成为继马上消费金融之后,重庆第2家,全国第29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同时,小米也将成为继百度、新浪、三六零等之后又一斩获消费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巨头。
以下内容摘自《小米:手机+AIoT双引擎,贷款和支付为核心实现金融全覆盖》,完整版本点击名称查看。
小米成立以来,共计完成8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311亿人民币。小米的融资基本保持了每年一次的节奏,堪称独角兽之最——成立1年成为独角兽,成立3年成为超级独角兽(估值1000亿美元以上)。
小米对外投资事件共212起,投资总额约254亿人民币(依据公开披露信息统计而成)。有81起项目完成了下一轮融资,占总投资数量的38%,有26起项目完成了IPO或并购退出。
图2.小米对外投资数量及金额走势
来源:IT桔子,零壹智库
小米金融已完成重组,未来将从集团拆分出去独立运营。目前,小米金融以贷款和第三方支付为核心业务,已发行111亿元ABS,并拿下保险、保理、银行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全牌照布局。除与新希望等联合发起新网银行外,小米还获得香港虚拟银行牌照,预计2019年底上线业务。
表1:小米金融牌照情况
来源:企查查,零壹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