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诺基亚重新成为天冷了巨头

时间:2019-11-26 12:0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诺基亚不仅是一家企业,它更象征着芬兰人民的“西苏精神”————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2007年6月,苹果推出iPhone,史蒂夫•乔布斯

——诺基亚不仅是一家企业,它更象征着芬兰人民的“西苏精神”——

——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

2007年6月,苹果推出iPhone,史蒂夫•乔布斯面对着喧嚣的人群,对着那些带键盘或者触控笔的手机不屑一顾,并扬言:“所有这些按键都将被淘汰,我们只会使用我们的手指。”当时还未正式加入诺基亚董事会的李思拓在一个小小屏幕上远程观看了这场发布会,心里不由赞叹,这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发布会。

诺基亚的董事会看似并不怎么担忧,在诺基亚人心中,智能手机这片天地早已尽在掌握。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有理由坚信这一点。因为诺基亚早在几年前就发明了智能手机,并且迅速占领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诺基亚看来,iPhone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销量极低,功能欠佳,通话时频繁掉线。另外,和诺基亚手机的“金刚不坏之身”相比,iPhone并没有通过诺基亚的“跌落测试”。

2008年第一季度,苹果在整个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小,手机出货量只有170万台,而诺基亚则高达1.15亿台(包括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诺基亚占据全球移动设备销量的40%,紧随其后的三星只占15%。

此时,苹果与诺基亚的市值相当,徘徊在1500亿美元左右,5个月后,诺基亚的市值降至1110亿美元,而苹果的市值则微增至1510亿美元。这似乎是个信号,然而,诺基亚董事会依然没将其放在眼里。

截至2008年7月,诺基亚一直是这个市场的巨头。甚至,在一些新兴市场,人们不是说“我想要一部移动电话”,而直接说“我要一部诺基亚”。诺基亚的业绩声明也如同“定海神针”一般,安抚着所有投资者以及公司管理层。

警钟敲响

2009年1月底,诺基亚大厦,这座由钢筋和玻璃打造的总部大楼蜿蜒曲折,可以俯瞰芬兰湾。在会议室,董事会会议上传来恶讯:“终端设备及服务”业务在2008年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比预测低了2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27%。高达两位数的业绩下滑,而且是诺基亚的核心业务,这件事异乎寻常。

紧接着,时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康培凯,接到首席财务官打来的电话,对方以低沉而清晰的语气说:“我得到的数字会让你震惊,”财务官稍作停顿,“我们的终端设备及服务业务在2009年1月份的营收较2008年1月同比下降了53%。”康培凯顿时不知所措。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诺基亚手机业务背腹受敌的同时,诺基亚与西门子的合资公司——诺西通信——也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烦:销售额同比骤降21%,而华为的营收却激增46%。

执迷不悟,周而复始

董事会会议上,管理团队煞有介事地汇报着:“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挽回的。我们已经制订了一项解决方案,该方案正在执行中。由于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因此没有必要再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董事会成员把目光投向董事长奥利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已习惯以奥利拉为榜样。奥利拉不苟言笑地端坐在会议桌的首席位上,他身上套着保守的深色西装,别着新潮但低调的领带,一副职业化的玳瑁眼镜衬托着他的庄严,座位上配有一把小木槌以及一块银色的名牌,这俨然是一位权重位高的统治者,没有人敢质疑他。

的确,奥利拉1992年担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当时公司人浮于事,濒临破产。此后诺基亚成为手机移动通信行业巨头,奥利拉功不可没,并于2008年担任董事长,在诺基亚大厦之外的地方,奥利拉象征着诺基亚的成功,一些芬兰民众甚至鼓励他去竞选芬兰总统。因此,董事会自然认为:奥利拉对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管理团队一切尽在掌控,董事会也做了所有必要的工作。在董事会会议上,奥利拉有条不紊地指示着15项议程一项一项往下进行,平均每个议程15分钟,直到审议完毕,会议结束。

这使得李思拓困惑不已(李思拓于2008年5月加入诺基亚董事会):这场董事会会议简直像是一场令人大脑迟钝的闹剧。在如此紧要关头,15项议程中只有一项与诺基亚长期竞争力有关系。为什么没有继续讨论根本原因出在哪?为什么没有去讨论我们的做法与苹果、黑莓、谷歌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没有让懂得技术的人士加入讨论?为什么没有允许诺基亚的工程师体验苹果的iPhone?最后只是华丽地作出总结:“我们已经启动了诺基亚最重要的转型之一,即成为一家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所有这些问题不断地萦绕在李思拓脑海里,但每一次都没有在董事会上得到解答。前方不断传来恶讯,诺基亚业绩一天天下滑,那些悬而未解的谜团就像警钟一样让李思拓寝食不安。虽然是董事会最年轻的成员,李思拓认为自己需要对公司接下来面临的状况承担起责任。他一方面怀疑是自己资历不够,没能理解像诺基亚这样一家大企业的战略,一方面又对每况愈下的财务状况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担心不已。

与奥利拉共进午餐

风云变幻之际,奥利拉邀请李思拓共进私人午餐会,这并非是因为在此紧要关头,奥利拉对李思拓的特别关照,而是董事长每年对董事会成员的一项例行任务。午餐会定在“诺基亚大厦”的八楼,房间宽敞通透,装饰气派,有暖色的木镶板,配有一个壁炉,此外还有大片的落地窗,可以欣赏芬兰湾的美景。

李思拓打算趁着这次私人午餐会的机会,把自己的困惑和谋划已久的想法和盘托出。但他心里却忐忑不安,奥利拉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他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据理力争,同时又不显得狂妄自大。

“有些情况看似不太合理,”李思拓试图让自己听上去彬彬有礼,“但在我看来,我们或许没有看到事情的全貌。因为,我们并没有与管理团队一起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董事会内部也没有。这些讨论不仅能够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眼下发生的事情,而且会让我们明白该如何去解决问题。此外,我们也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分析相关的技术和我们的竞争对手。”

或许是奥利拉认为对方是在谴责他作为董事长的个人能力,他厉声喝道:“李思拓,你需要记住,你来自一家小软件公司,你根本不懂像诺基亚这样大的一家全球性公司到底是如何运作的,董事会不应该干涉运营。”

或许奥利拉说的是对的,李思拓没有再继续争论,但他开始怀疑,我们这种不愿意正本清源的做法是否正确。

董事会觉得天下太平,事实上对公司的竞争力浑然不知,公司也的确一直备有计划,但却无法判断这项计划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

市场不再给诺基亚时间

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诺基亚的市值跌至310亿美元,而苹果的市值则攀升到了惊人的2150亿美元。

2011年5月,诺基亚宣布第一轮裁员,削减7000个职位,涉及员工总数的12%。诺基亚不得不砍掉一批项目,并关掉八家工厂。

2012年4月,诺基亚发布年内第二次盈利预警,宣布再度裁员10000人。诺基亚的市值缩水至100亿欧元,苹果则增长到近6000亿美元。2008年,两家公司的市值基本上旗鼓相当。而现在,苹果的市值则是诺基亚的60倍。

新董事长

2012年5月3日,李思托临危受命,他接替奥利拉成为诺基亚新任董事长。加入诺基亚之前,李思拓曾亲手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F-Secure,并担任首席执行官,在18年里带领公司成功度过芬兰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最终把公司做上市。加入诺基亚董事会以来,李思拓亲眼目睹了诺基亚这家巨无霸在短短四年间,市值缩水了90%。多年来,诺基亚的董事会一直被告知“一切尽在掌握”,但最后却发现情况明显不同。诺基亚接连错失了翻盘的机会,这让李思拓爱恨交加,他决心一改董事会往日的不良心态,并重塑公司的文化。

然而,此时的诺基亚更像是一个“烫手山芋”。在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被苹果和安卓这两大阵营左右夹击,动弹不得,已经濒临绝境。在企业内部,当诺基亚一路“滑向深渊”时,公司管理层面对来自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和批评,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员工们的士气也低落到了谷底,时刻担心自己会不会被裁员。

紧接着,在2012年6月,微软宣布推出Surface平板电脑,这让诺基亚非常震惊与担忧,因为就在一年前,诺基亚刚刚决定放弃自己的操作系统,使用微软的Windows Phone手机操作系统,把智能手机的未来全部押注在跟微软的合作上了。如果微软自己做硬件,意味着诺基亚随时有被抛弃的可能。

李思拓的董事会不接受没有备选方案的成熟计划,他要求管理团队针对微软可能的意图制订对策。最终,李思拓与他的管理团队做了大量工作之后拟定的三种计划:

A计划——微软收购诺基亚。

B计划——微软收购其它手机厂商。

C计划——微软通过自主研发成为一家移动通信设备商。

当时,诺基亚的手机业务每况愈下,与微软合作之后最被看好的Lumia 920也没能挽回颓势。李思拓心里明白,诺基亚已经失去了最佳入场时机,公司已无力支撑手机业务继续耗损下去,这个“扶不起的阿斗”稍不顺利就会拖垮诺基亚,而微软的财力也许可以挽救它。以当时的市场环境,最好的办法是寻求微软的收购,然而,幸运的天枰并没有倒向诺基亚这边。种种迹象表明,微软正在积极接触来自台湾的宏达国际(HTC),如果微软选择了宏达国际,这对诺基亚将会非常不利,李思拓心里默念着:必须当机立断,亲手斩了“虞机”。

经过充分准备后,李思拓带领诺基亚开始跟微软谈判,过程异常艰辛,三次谈判失败。最终,双方谈判成功,微软以54.4亿欧元现金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许可。

微软的收购,把诺基亚从濒临绝境中救了回来。诺基亚的首席执行官也随着手机业务的收购重新回到了微软,此时,没有了手机业务的诺基亚就像是个“空心人”,李思拓兼任临时首席执行官,他带领董事会和管理团队重新分析诺基亚剩下的三块业务:

第一块业务——诺基亚高端技术部门,这是诺基亚研发大本营,手握30000多项专利,仅2012年就带来了约5亿美元的收入。

第二块业务——HERE地图业务,这是当时行业里唯一能够提供高品质数字化地图的供应商,占据了车载仪表导航系统90%的市场份额。

第三块业务——诺西通信,是诺基亚与西门子各持股50%成立的,早前的诺西通信,需要诺基亚与西门子输送资金续命,是个烧钱的无底洞,长期被当作“弃婴”。

在重新确定诺基亚核心业务的过程中,李思拓提醒管理团队每个计划都要有备选方案,最后得出结论:诺基亚在通信网络行业的历史源远流长,未来仍然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于是,2013年7月,诺基亚宣布以17亿欧元,收购西门子持有的诺西通信的股份,100%控股诺基亚通信。并正式确定诺西通信作为诺基亚的核心业务。

然而,诺西通信的处境也非常尴尬,它的主要业务是无线通信,没有路由和固网业务,与行业巨头爱立信相比,价格太贵。与华为相比,又没有成本优势。李思拓团队发现,如果诺基亚能够与阿尔卡特-朗讯进行合并,这将使诺西通信在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市场所占的份额从18%跃升至30%以上,并一举超越华为,直逼市场领军者爱立信。然而,以当时诺基亚的处境,这样的合并困难重重。

李思拓带领诺基亚管理团队拟定了5种方案,最终确定为两个计划:A计划——收购阿尔卡特-朗讯的无线业务;B计划——整体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倾向于A计划,因为那是自己熟悉的业务,但是,阿尔卡特-朗讯并不愿意单独出售无线业务。李思拓带领团队研究完以后,决定主攻B计划,把A计划当作备选,这样万一B计划失败,还能重新回到A计划。最终,B计划顺利完成。

2015年,诺基亚以156亿欧元收购了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获得了阿尔卡特-朗讯全套技术,能够提供完整的网络解决方案。尤为重要的是,这次收购囊括了贝尔实验室(阿尔卡特-朗讯的子公司)。该实验室发明了许多基础技术,支撑着整个信息通信网络和所有数字化设备及系统。这些研究曾获得八项诺贝尔奖、两项图灵奖、三项“日本国际奖”以及大量国家科学与工程奖项。同时,贝尔实验室还获得过一项奥斯卡奖、两项格莱美奖以及一项技术创新艾美奖。

时至2019年,诺基亚已跃居全球电信基础设施行业前三甲,是全球第二大5G通信设备提供商,5G专利数量排在全球第二。

在李思拓的带领下,诺基亚这个在智能手机时代轰然倒下的手机制造巨头,成功转型成为通信行业的巨头。

文中数据与内幕来自《偏执乐观》这本书,作者是诺基亚现任董事长,李思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