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所需要求出示健康码,有老人翻遍手机也找不出“码”;有些景区、地铁站“仅支持扫码支付”,有老年人拿着现金无可奈何;不少城市看病、买火车票要手机预约,一些老年人离开子女寸步难行……当老龄化社会遭遇“手机扫码时代”,两者如何并行不悖,让老年人也安享便利?(据10月24日新华网)
不必讳言,数字时代、智能时代、扫码时代,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老年人带来了诸多障碍。毕竟,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或者是不会用,直接会导致大事小事成了“两眼一抹黑”。比如,因为不会用手机买票、挂号,很多老人只能一趟趟跑火车站、跑医院……不少老年人感叹,这是将老年人挡在了“快捷”之外。
当然,智能时代老年人遇到的尴尬之境,需要多些“他救”,比如,多发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作用,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操作的“速成式”培训;在产品设计上更应坚持以人为本,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不需过多附加功能与高端配置,只要能够具备基本的扫码支付与App安装使用等功能即可;在营造安全支付环境上多施力等等。
不过,更须认识到,除去“他救”,老年人的“自救”也很重要,更或言之,老年人要主动适应智能时代。比如,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能拒绝再学习,要力争对智能手机懂得一二。正如有的网友表示,关键是只想别人照顾自己,还是愿意自己学习。所以,有的时候老年人不能总是“倚老卖老”,也不能“犯懒”,增强学习主动性很有必要。
“自救”的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年人的子女们多些付出。比如,年轻人要有意识地和父母多交流,教他们怎样绑定银行卡,怎样在卡里设置小额度,怎样使用健康码,怎样网购支付等等,年轻人用心教,老年人用心学,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基本的操作并非是老大难。尤其是,子女应该用关爱引领父母走进智能社会。
另外,须注意的是,各级政府应该注重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为他们“自救”提供更可能多的便利条件。比如,有的地方就借助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班”,教老年人“玩手机”“触网”,这就值得借鉴。同时,不能忽视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因为在养老金领取等方便同样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来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于此,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智能本领也亟待重视。
总而言之,智能时代不能“失能”。老年人如何更好地融入到智能社会,需要全社会重视起来。数字显示,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增至2.54亿,占总人口的18.1%。仅看眼前的话,就能想象到做好老年人相关服务有多重要。当然,对于老年人自身,也须增强主动性,要知道自己具备了相关能力,不仅能享受便利生活,且可以少麻烦别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