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佐成、熊根香夫妇
每天中午11时起,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一条狭窄的巷子里,30多个炉灶一字排开,有人在淘菜、有人在炒菜。麻婆豆腐、鲈鱼豆腐汤……一道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在短短十几分钟内装盘带走。在这里做饭的人大家彼此都不相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癌症患者或癌症患者的家属。这条专门供癌症患者家属们做饭菜的小巷,也被家属们称为“抗癌厨房”。
17年前,热心的万佐成和熊根香夫妇为第一位癌症患者免费提供炉灶做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每年有上万名癌症患者家属在“抗癌厨房”做饭,熊根香夫妇用自己朴素的举动温暖着众多癌症患者的心。“癌症患者已经很可怜了,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一点微薄的服务,感到很开心。”快70岁的熊根香老人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抗癌首先得吃饱饭”
今年52岁的戈玉宝来自江西上饶,半年前,妻子被检查出鼻咽癌,当时他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戈玉宝说,当时医生告诉他,必须有专人在医院照顾,病人才恢复得快。思来想去,戈玉宝决定辞去工作专门照顾妻子。
一开始他在医院附近的饭馆买饭菜吃,但总感觉口味不尽如人意。两周后,有人告诉戈玉宝,在肿瘤医院隔壁有一个“抗癌厨房”,患者家属可以使用那里的炉灶自己做饭,戈玉宝顿时喜出望外。他说,妻子平时习惯了吃家乡菜,并且喜欢喝汤,而在外面的饭馆吃饭成本很高,如果自己到菜市场买菜回来自己做,一个菜只收1元钱,一个汤只收2元钱,成本可以节省一半以上。“抗癌,首先得吃饱饭。吃不好饭,心情就不好,病肯定就恢复得慢。” 戈玉宝说。
今年62岁的邓红梅老人已经在这个“抗癌厨房”做饭有3年时间了。每天早上6时,老人就会起床为女儿煮粥,中午11时30分,她也会准时在小巷里的厨房为女儿做午饭。“自从有了这个爱心厨房,女儿的伙食改善多了。”邓红梅说。
邓红梅说,这个“抗癌厨房”帮了病人和家属们的大忙,既节省了生活开支,还能吃到家乡味道。
“1元炒菜”坚持17年
20多年前,万佐成的父亲罹患癌症去世。“老人家直到走都没有吃得特别好。当时家贫,老家在乡下,也没有人在家里服侍他。”万佐成深知作为癌症患者家属的苦,所以他和老伴决定为这些患者家属提供帮助。
早在1997年,熊根香夫妇就在如今的学院路上摆摊卖油条和豆浆。她记得,当时一对夫妻带着患病的孩子走到摊前,用请求的眼神跟她说,能否在她卖完早餐后借她的炉灶用一下,因为孩子想吃妈妈做的饭。看着眼前的孩子,熊根香心里很难过,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从此每天中午和晚上,这对夫妻都会借用熊根香家的炉灶给孩子做饭吃。看到那位妈妈每次给儿子做完饭菜后那幸福的眼神,熊根香都会觉得很满足。“说实话,当时没想到,我这套炉灶会给这个家庭带来这么大帮助。”
从那时起,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有好心人可以提供炉灶炒菜做饭的消息就传开了,病人和家属都带着菜过来借用炉灶。起初每天有十几个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两百多人,到现在,每年有一万人在这里炒菜做饭。
“抗癌厨房”是免费的,随着人越来越多,熊根香夫妇添置了一些锅具,水和煤的开销也增加了,家属们过意不去,要给老两口付钱。为了让家属们安心,也为了维持厨房的开销,他们就决定家属炒一个菜收5角钱,一直到2016年才涨到一个菜1元钱,煲一锅汤2元。熊根香说,之所以到现在还是使用煤球做燃料,是因为使用煤球成本低一些,如果使用电或者天然气做燃料成本较高,怕患者家属们的负担会加重。
2019年7月,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政府出资13万元,重新改造了学院路上的这个爱心厨房。装修后的“抗癌厨房”从室外扩展到了室内,一楼设两间厨房,总面积达到100平方米。
坚信爱会照亮前行路
“很多家庭做好了长期和癌症做斗争的准备,所以从住进医院的第一天起就到这里来做饭吃,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熊根香说,做饭也是患者家属舒缓情绪的良方,很多家属常年照料癌症患者,身心俱疲,到了做饭的地方眼角还挂着泪花。每次见到家属哭,熊根香都会劝他们往前看。“既然已经得病了,那就面对吧,吃饱饭、吃好饭才有力气抗癌啊。如果患者连饭都吃不好,心情怎么会好,病怎么会好得快?”
因为熊根香性格和蔼,很多患者家属见了她都会亲切地叫她一声“香姨”,熊根香说,虽然自己这17年间已经见了太多这种生离死别的案例,但每次听到患者家属讲述家人患癌症的故事,她心里还是很难过。“有一个女的,在我这边做饭做了七八年,但最后她老公还是没保住。家有金山银山,不如有一个好身体。”这是熊根香这么多年和癌症患者家属打交道后得出的结论。
这些年,让夫妻俩泪崩的案例实在太多。熊根香说,正是这种家人之间爱的力量一直在激励着她前行。
只要还能动就会继续服务
熊根香夫妇已经年近七旬,每天清晨4时,万佐成准时起床,用木柴给煤炉生火,因为有些患者家属早上需要做早餐,所以要早早把炉灶的火烧起来;短暂休息后,上午9时病人家属便会陆续提着菜来做饭。“我们这里全天不间断地一直有人来。”熊根香说。每天等患者家属炒完菜之后,熊根香夫妇还要将厨房整理干净,让第二天患者家属来炒菜时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每天她都要一直忙到晚上10时,身体开始有些吃不消。去年下半年,儿子让他们帮忙去带孙子孙女,老两口拒绝了,他们依旧留守着这间“抗癌厨房”。
“和那些家有癌症患者的家庭相比,我们算是幸运的,所以只要能帮助到他们,我们也很开心。”熊根香说,只要她还能动一天,就会为患者家属提供服务一天。因为她坚信,爱会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哪怕有些人得的病无药可医,但起码每天吃好,他们的心情会好很多,家属最后也不会留下遗憾。我们累一点,心里也是甜的。”老人说。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