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小傅!多亏了你的电话回访。否则,我差点上当受骗了。”近日,朝阳分局朝外大街派出所民警傅钰收到了居民刘大妈的感谢信。原来,不久前刘大妈接到“被刑事调查”的电话,着急万分,家人打110咨询,才知道这是电信诈骗。傅钰在此后的电话回访中耐心宣讲防电信诈骗知识,没过几天,刘大妈又接到类似电话。这次,她果断挂掉了骗子电话。
这是傅钰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傅钰,女,汉族,37岁,中共党员,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朝外大街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副主任,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4次,荣获2019年首都公安“法制之星”。
勇于创新:出具规范执法体检表
朝外大街派出所始建于1952年10月,前身为原东郊分局第一派出所,曾被中组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辖区是朝阳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和涉外窗口,是CBD的重要门户,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标准高。
在朝外大街派出所工作,人人都有使命传承的荣誉感和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2016年底,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中,北京市公安局启动“侦审一体化改革”。作为试点单位,朝外大街派出所第一时间建立案管组,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傅钰专职负责案管组建设,组织人员对派出所的警情、案件、财物、场所、卷宗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推进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工作。可工作刚开始时并不顺利,为纠正民警执法问题而下发通报单后却迟迟没有回音。除了抓紧每一次机会向民警们强调重要性外,她细心地发现,一张张白色的通报单很容易被忽视。怎样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呢?
“足球场上有红牌黄牌,我们能不能借鉴一下,用红色和黄色区分问题的轻重缓急呢?”傅钰提出。由此,朝外大街派出所推出了“红黄通报单”,黄色代表问题需要提示,红色代表问题值得警示。收到黄单子一张,小组会批评,两张全所会通报,三张纳入绩效考核;而一张红单子就直接列入个人过错登记,两张红单子取消当年评优受奖资格。
只要出现执法不规范问题,无论是派出所领导还是民警,都会收到傅钰的通报单。如今,案管组的通报和提示工作已经成为班子会和全所大会的重要内容。
敢于“较真”:打好违规违章预防针
给别人工作挑毛病,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面对同事的不理解和埋怨,傅钰并没有多说什么,她一如既往铁面无私地严格监督。直到一次出警时发生“意外”,才让同事们意识到傅钰的良苦用心。民警老张在处置一起走失老人警情时,老人突然情绪失控,出现自伤行为,老张反应迅速、及时制止、耐心安抚,最终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但家属认为老人伤情与老张执法不规范有关,提出质疑并要求查询执法记录。正是由于傅钰长期的严格监督和民警逐渐形成的规范操作,当完整的执法记录呈现在眼前时,群众解除了误解,并向公安机关表示了感谢。
“只有真正做到全程规范执法,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定纷止争,让群众满意。”老张坦言,以前总觉得傅钰的工作是“鸡蛋里挑骨头”,慢慢地,他意识到傅钰的“较真”是为了让大家修正“旧习惯”、“老规矩”,让执法更规范、让群众更满意。
通过一次次“较真”地发出“红黄通报单”进行靶向治疗,所里民警已将规范执法形成习惯。傅钰依托全体会抓问题,每周“小培训”抓基础,专题“小课堂”抓重点,随堂“小测试”抓实效,通过“一会三小”,有板有眼开展规范执法大练兵,练战结合、以练促战,不断强化队伍专业素养,切实提高了民警规范执法水平。
通过打好预防针、增强免疫力,朝外大街派出所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在朝阳分局执法质量考核中排名第一,还被评为北京市公安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示范单位,取得执法问题、信访投诉量双降,群众满意度、表扬锦旗数双升的可喜成绩。
一心为民:开出服务群众良药方
“朝外大街派出所是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示范单位。在这里工作,就要将‘枫桥经验’充分践行到基层执法工作的方方面面。”傅钰说。她主动搭建沟通平台,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执法的温度。
仅今年以来,通过“案管组+信访投诉”机制,朝外大街派出所已成功化解10余起类似纠纷,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我是学医出身,案管工作和医生职业有相同之处,不仅要全方位体检,还要准确对症下药。不过,我做的是执法‘体检’,开出的是促进规范执法、热情服务群众的药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傅钰说。(光明网记者 陈畅)
来源: 光明网-法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