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倪光南:ICT产业中国世界第二,但我们存在短板

时间:2020-10-17 14:20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中国ICT产业世界第二,总体跟跑,部分领域跟跑与领跑并存。不过,在芯片和基础软件上有短板。文|《中国企业家》记者王雷生短板、卡脖子、自主可

中国ICT产业世界第二,总体跟跑,部分领域跟跑与领跑并存。不过,在芯片和基础软件上有短板。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雷生

短板、卡脖子、自主可控……

12月8日-9日,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9(第十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演讲过程中,不断有这样的词流淌而出。

这位中国信息通信技术(ICT)和计算机领域的泰斗一直呼吁走自主技术路线,被认为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代表性人物。当天,倪光南再次对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现状,以及这一领域中国为什么存在短板、如何补足短板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倪光南认为,首要的是理解国家发展网信产业的方针,要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独立自主、技术创新,他强调,这“不是一种短期的计划、一个项目、一个课程,可以今天说、明天不说,今天做、明天不做,而是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坚守的。”

对于中国网信事业现状,倪光南做了三个判断:中国的网信领域相比传统领域,与世界差距小,有自己的优势;中国ICT产业世界第二,“第二就是第二,不要夜郎自大,不要妄自菲薄”,总体跟跑,部分领域跟跑与领跑并存;第三是在芯片和基础软件上有短板。

倪光南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短板,与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遭遇到禁运等客观原因有重要关系,但主观而言包括了三大问题:一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影响;二是重硬轻软,软件产业投资不足;三是存在“穿马甲”问题,有些人将国外技术产品包装成自主知识产权。

倪光南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比如针对“穿马甲”问题,要实行包括自主可控测评在内的多维度测评,其中自主可控测评就是由第三方机构按照科学标准进行测评,对自主可控进行打分,避免自己认定的情况。

以下是倪光南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9(第十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演讲,有删节:

发展网信技术的方针是什么?

我首先讲一下国家在网信领域是什么方针,这是很重要的,大环境我们要理解、要认识,要按照这个大的方针去做,争取每一个企业在这个大环境里发展得更好。

网信技术这个名词是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网络安全的理论指出,“网络安全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所以中国有网络安全信息化办公室,总书记亲自领导的,外国没有,这是我们走在前面的地方。

我根据自己的体会,把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提炼出来,就是中国网信技术和产业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这是高度辩证统一的观点。

我们现在要做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要独立自主、技术创新等等,不是一种短期的计划、一个项目、一个课程,可以今天说、明天不说,今天做、明天不做,不是的。是相当长的时期我们需要坚守的,大家都要认识到这一点。

现状的三大判断

网信领域总的态势怎样?一般来说在中兴事件之前乐观的多一点,中兴和华为受美国制裁以后悲观的多一点。我觉得我们要很客观,不要片面的看到某些情况就过分的乐观或过分的悲观,没必要。这里有四段话:

第一,网信领域跟传统领域要追赶发达国家,什么领域先赶上呢?我觉得网信领域比传统领域更快一点。新的领域有利于我们赶超,老的领域毕竟人家积累比较多。网信领域我们优势条件比较多,起步差不多。

第二,我们整体技术产业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ICT领域世界上最好的企业排行,我认为前10名里第一是华为,估值13000亿美元,有人说多有人说少,我倒不太在乎具体数字,而是位置。我认为华为的第一名当之无愧、实至名归,可以有很多的理由,比如华为的创新能力,研发队伍有8万人,比后面美国的那些(公司)都要大一倍以上,所以华为第一名是大家应该服气的。另外阿里、腾讯也可以排上去。因此大体上可以说明中国第二,仅次于美国。

第三,有“短板”。我们是第二名,但是很不幸,我们有短板。中兴事件暴露出芯片的短板。华为受到制裁,它受到制裁影响更大的是在基础软件,包括工业软件、操作系统。如果我们没把这个短板补齐,别人还是有可能把你列入实体清单、禁运、禁止使用、禁止供应。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5G很好,我们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当然其他的信息技术还相对落后;我们的应用水平在世界上很好,但是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不够。我们还得努力,但相对来说ICT的落后程度显然比传统的应用好。

总结起来我觉得要实事求是,第二就是第二,不要夜郎自大,不要妄自菲薄,总体方面还是跟跑,但是有些方面存在着跟跑、领跑并存的局面。

我们的短板和补足方法

我们为什么有短板,为什么不补上去呢?

客观原因,新中国是70年,总体来讲人家比我们早几百年,我们70年还不足以全部跟不上。我们的客观情况不那么好,有禁运、封锁、制裁,这是客观难题。

主观原因来说,第一,之所以有短板是因为有一些人觉得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短板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它是个设计工具,是芯片产业链源头,为什么中国没有出来呢?

1988年中国有关部门,希望芯片工程由华大九天公司去做,做中国自己的EDA,那时候国际对中国禁运,我们就想自己做。做到1994年就不做了,因为这一年由于冷战缓和取消了禁运,解禁意味着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所以有关部门觉得能买到干嘛还要自己花力气做呢?就不支持了,这个项目就自生自灭了。

最近我国的一些企业受到限制了,就又到处策划做这个项目。但是如果我们这二十多年没有停下来,可能今天世界上就会有一家中国公司做EDA软件,而不是现在主要三大家都是别人的公司。

第二,我们“重硬轻软”。中国软件发展确实很惊人,(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560亿到去年63000亿,今年会超过7万亿,至少是GDP两倍以上的增速。但这个大的产业靠什么发展起来的?一是人才;二是市场,中国软件包括互联网服务基本上是内销的,外销的比重很小;三靠国家政策,2000年国发18号文件把软件产业增值税从17%降到3%,这个政策非常重要,现在国家正在出台一些政策对软件有大的优惠。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软件业国家级的总投资才40多个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没有用到中国强大的投资能力,而且还那么好。我相信国家会出台一系列对软件产业的支持政策,基金也会有。

软件行业的情况大家看是非常好的,产业规模世界第二,布局很好、龙头企业也不错,从业人员现在第二,很快就会世界第一,我们的创业精神、勤奋程度世界很好。但我们还有些不够好,比如说跟印度比还列在底下。

美国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说,他认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有很多很有天赋的软件工程师,如果将来竞争不过,主要是中国的软件工程师比他厉害。

第三,是“穿马甲”问题。中国现在非常开放,政府采购中外企业一视同仁,外国产品服务可以在中国完全没有障碍地销售。我们奉劝有些人不要把外国产品包装一下,说成是自己的。技术不是你的、知识产权不是你的,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骗了自己,还害了自己。

为什么呢?大家要是知道已经“有了”,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有些人就不做了,认为这个产品有了国产的,但事实上这不是国产的,是假的国产。这样我们一些方向该补的短板不补了,不补我们始终被人家卡脖子,改变不了我们现在的状况。

所以我们主张,要判断是不是国产自主可控不能靠谁说,要由第三方机构按照科学的标准测评,对自主可控进行打分。我们主张这么做,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支持。今后重要的核心技术要打分,过了分我用,不过的分再好也不用,免得给人家卡脖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