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物联网的共生效应

时间:2019-11-13 04:43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物联网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迄今已20多年,却未能像互联网一样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冲击。物联网的核心动能在哪里,是沦为互联网的延伸和附庸,还是

物联网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迄今已20多年,却未能像互联网一样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冲击。物联网的核心动能在哪里,是沦为互联网的延伸和附庸,还是构建出一个划时代的社会形态和新经济形态?

一、竞争简史

早期的人类大多数生活在经常迁徙的小团体中,以采集、渔猎、畜牧为生。各部落之间是分散的,彼此之间几乎没有接触。一万年前农业革命开始了,它缓慢地横扫整个世界,形成了村庄、部落、耕地及新的生活方式,人类第一次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群居组织。

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以及电力带来机械化大生产,这种大规模的分工,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为新的生产力迅速摧毁了上万年的农业经济,促使人类迈入了工业社会。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化的核心动能是建立在能量动力增长基础上的规模效应。

为了配合工业经济的规模效应,新兴的企业主阶层让产品标准化,解放农奴获得足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让更多的人成为中产阶级从而具备消费能力,扩建铁路满足大规模的运输。甚至学校和家庭,也成为了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后备组织。股份公司和复式记账法的发明也都为工业时代的规模效应做了铺垫和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以信息连接能力引发的网络效应,给传统生产力的工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善于利用互联网的新生力量,通过建立连接掌握更多的用户,取代了传统的信息和销售渠道,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的入口。

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再进入万物互联,我们发现单靠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难以成为撬动下一个经济形态的杠杆。无论是风华正茂的互联网还是坚实依旧的工业化似乎都难以把人类带入万物互联的智慧社会。笔者认为“共生效应”将作为一个新的奇点,成为智慧社会新的整合者,构建出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

物联网的共生效应

二、共生效应

1. 极客共生

工业化推动农业社会的基本单元由家庭向企业转变,互联网产生了平台这一规模更大、协作更灵活的组织形态,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深化,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这种基于极客之间自由协作的形态将越来越具备成长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极客泛指具备创造力的产品开发者。工业化大生产强调的是生产型的工匠精神。数字经济时代,极客精神越来越重要,很多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始于一个极客团队,通过将一个击中用户痛点的功能做到极致从而收获巨大用户量,然后再扩展为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的极客,几乎不存在和外部产业深度融合的问题,也就不存在协作沟通的效率难题。互联网以连接优势自己生成内容,不需要和传统企业密切合作就能形成自己独立的生产力,造成的结果是高度中心化的赢家通吃,剩者为王。但我认为未来在物联网时代,社会将是更加协同的共生体,协同的效率和利益分配机制将成为制胜的关键要素。

物联网时代,连接不再局限于信息传播层面和商品交易层面。生产和生活本身的一切硬件设备都将被连接。基于比特的数字经济的极客,和基于原子的工业经济的极客,需要跨界协作。工业机理模型更重因果关系,大数据模型更注重找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出现行业专家与大数据专家的认知和行动偏差影响协作效率,这时候极客之间的协作效率将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核心动能。

譬如智能家居需要智能化极客和家居厂家工程师(也可称之为家居业极客)的协作。这种协作不仅是为了达成交易的测试或者售后运维,而是共同创造一个物联网属性的新产品。在智能家居早期的京东微联和阿里小智平台都没有重视这种共生型关系,而是试图将自身用户流量进行单向转化。这种极客共生效应存在于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一切物联网新形态。

物联网的价值在于加快了从基于产品的分工向基于知识的分工演进,构建了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模块化对于智慧型社会,就如同劳动分工对于工业社会一样。未来的物联网上不再仅仅是手机、衣服等产品的交易,还将出现研发设计能力、测试试验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物流能力等生产能力的交易。物联网时代的协作不是稳定的明确分工型的协作,而是基于共识的共生型协作,有着共同的目标愿景和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

2. 人机共生

2009年 6月,通用电气的研发人员给CEO杰夫·伊梅尔特展示一款浑身是传感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能够实时传回航班的数据。伊梅尔特意识到这些数据可能与涡轮发动机本身一样宝贵,然而通用电气却没有能力利用这些数据。自此开始,伊梅尔特开启了通用电气人机共生的数字化转型。

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如今企业已不再是传统的生产经营者,也越来越演变成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物联网时代的设备,从工业时代的从属被支配的地位,越来越成为人类的伙伴。机器变得具备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摆脱了只是作为能量转换工具的地位,越来越具备信息知识优势。亚马逊每天都会改变 250万次定价,价格策略是由一套计算程序所决定的。在每一天的每一个瞬间,这个程序都能为每个产品定出最佳的价格。

物联网不断突破互联网的原有边界,让更多的硬件设备互相连接。但感受这种连接带来的效率和体验提升的还是背后的人。再高级的智能终究还是工具,说到底是人对工具应用的不断升级。康德认为万物之中只有人是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工具。现在很多的智能产品,之所以不具备粘度,是忽略了产品背后的人的交互体验场景。

人类因为认识使用工具而成为了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但过分地仰赖工具却有可能使自己走向不归路。技术的最佳用途是可以提升我们的人性。未来的用户关系既是数字化的又是人性化的,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创新将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数字化系统是根基,但人的因素才能左右胜负。拼多多的商业逻辑是将电商从“人找货”模式变为“货找人”模式。拼多多CEO黄峥认为,新电商不再把活生生的人当作流量,只有服务好人和对人足够尊重,人群才能聚集成力量。

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在输给了IBM的深蓝机器人后,2005年他组织发起了一场人机自由组合的大赛,结果无论是单个的大师还是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后都败给了人机协作的组合。事后卡斯帕罗夫认为,由人类和机器组成的队伍可以完胜最强大的计算机,人类的战略指挥加上机器的战术执行会产生无比强大的威力。

“硬件通用化”和“服务可编程”能够很好的将工业化的规模效应和物联网的共生效应结合在一起,将机器的标准化和人服务的个性化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由传统项目型业务向产品型业务演进,从而大大提升项目开发效率。以人的体验和交互为目的的智能化,打通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数字孪生,让比特世界的高效来优化提升原子世界的生产力。

3. 产消共生

农业时代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工和交易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比例很低。工业时代带来的分工,让生产和消费出现背离。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易和流通,是为了把产品变成商品。供求的背离使市场营销成为生产者的首要目标。

工业革命后的欧洲人均GDP在200年间增长了50倍,但是生产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被用在开辟市场的工作上。现在诸如此类的基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以往用于开辟世界市场系统的大量资源可以投向其他目标。现在即使是在人气旺的商店,一个过于主动推销商品的售货员也会成为顾客立刻走人的理由。同理,今天网上的弹窗也变得少见。现在企业经营者需要把目标放在如何帮助和激励消费者构建产消共生型经济上。

互联网通过连接用户,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更加密切,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供求背离的状况,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买卖双方的对立关系。作为数字时代核心的生产资料,数据的归属权问题迟迟未能解决,随着数据量指数级的攀升这种失衡将不断激化。物联网时代,全社会将通过数据所有权的解放运动,推动消费者和用户成为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和客户将不再只是单一维度的交易买卖关系,而是共生共赢的伙伴关系。

1955年,海德格尔做了一场题为《技术的追问》的演讲。他说,技术的本质绝不是技术,而是一种看见自然的方式,是让所有本质上的东西自我揭示,成为人类可以加以利用的潜在资源。当年比尔·盖茨给微软设定的使命是让每个家庭,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如今纳德拉计划将微软塑造成以“云为先”为特征的生产力与平台提供商。他认为微软的存在是为了打造可以赋能他人的产品。

在数字化产消共生型的用户关系中,公司将提供服务的部分责任转移给了用户。如果用户可以驾驭消费以及使用产品的数字化的过程,那么用户的满意度也将相应地提高。数字化带来了自我控制,从售前到售后,用户在各个阶段都享有更多的控制权。因此,公司需要对产品形态做出大幅调整以适应用户的期望。

有了自我掌控,用户将不再那么仰赖公司的友好态度。物联网时代,传感器的广泛使用使得将这种自我控制演变为自动化成为了可能。自动化是自我掌控的终极形式,未来的用户关系也就变成了自动化了的用户关系。这种趋势不只会影响商界,还会影响整个社会。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提出了“你的互联网”的理论,在这个互联网里,用户控制着所有的个人数据、流程和关系。从传统报刊到新浪门户,再到百度搜索,今日头条,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对于信息获取的自我掌控权的不断提升,当然这一切对于万物互联的智慧社会还远不够。

物联网的共生效应

【责任编辑:赵宁宁 TEL:(010)684766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