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晓博说财经
疫情尚未过去,中美裂痕加深。面对动荡的世界,中国该如何破局?
今晚(5月18日夜),答案来了!
傍晚7点,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这告诉我们:对内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对外深化开放,通过经济的转型升级来渡过难关、走向复兴,就是中国的选择。
今晚公布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提出了三个“最大限度地减少”,传递了非常重要的政策信号。
第一个“最大限度地减少”是——“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文件表述如下: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点评:过去7年来,关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官方表述呈现了明显的递进性。也就是说,“市场”变得越来越强势,“政府”的作用仍然被强调,但位置有所下滑。
比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之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是“基础性作用”。而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改为“决定性作用”,迈出了一大步。
但当时的表述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作用似乎跟市场作用平齐平坐。
到了十九大报告,上面那句话里的“和”变成了逗号,表述变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作用被进一步突出了。
到了今天出台的这份文件,又加上了“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而且“最大限度减少”的不仅仅除“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还包括“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政府的作用虽然有所下降,但没有完全放弃,仍然强调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应该说,这样表述是实事求是的,市场机制的确不是100%管用。没有“有形之手”必要的调控,遇到类似疫情这种黑天鹅时刻,物价就会飞涨、投机活动就会猖獗。
整体而言。中国将变得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重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第二个“最大限度地减少”是——“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文件表述如下:
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
点评:在经济生活中,政府对价格的确有过度干预的现象。以房地产调控为例,特殊时期出台限价政策是必要的,但不能常态化。目前在很多地方,限价已经常态化。
限价的存在,扭曲了楼市正常的价格机制,诱发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那些做快周转、质量差的开发商更容易赚钱,而走精品路线的开发商则会出现亏损。而价格的扭曲,让新房和二手房严重倒挂,最后反而激发了“打新房”(类似打新股)的投机潮。在这个过程中,假抽签、真腐败,喝茶费等等乱象层出不穷。
由于存在价格投机空间,购房需求被人为刺激出来,上万人抢购几百套房子的现象,在很多城市屡次上演,甚至引发比较集中的离婚潮(为了腾名额、降首付、减税费)。
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现在很多基础商品的价格,比如地价、房价、油价、电价、气价、水价、利率(资金价格),都没有真正市场化。如果基础价格都不市场化,那么市场经济就谈不到。
第三个“最大限度地减少”是——“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文件表述如下:
健全执法司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明确具体操作流程。
点评:忙于审批、疏于监管,是很多政府部门懒政的集中表现。但当他们“勤政”起来的时候,也未必是企业之福,因为过多的行政执法、检查,往往给企业带来困扰,甚至成为腐败的诱因。
所以,中央提出“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明显减轻企业的负担,改善营商环境,也是限制行政权力的重要举措。
在这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里,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用了很大篇幅论述了“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文件提出:“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强化政治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
在限制约束公权力的同时,各类产权被张扬、被保护,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在这份文件里,“权”字出现了68次,大部分都是在谈论产权。比如明确规定:“从立法上赋予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地位并平等保护”。
此外,文件还23次谈到了公平,希望构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并提出要“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此外,在这份文件里还有一些对楼市将产生重要影响的提法。比如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
2、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3、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点评: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值得高度关注。此前在2019年末公安部已经公开提出,但这次进入了最高规格的文件里。
而前两天,舟山和宁波率先实现了户口通迁。也就是说:舟山农村户口,可以无条件迁为宁波农村户口;舟山城镇户口,可以无条件迁为宁波城镇户口。这意味着,宁波的楼市不再对舟山限购。
想想看,如果深圳和其都市圈里东莞、惠州、汕尾、河源户口通迁,则意味着深圳、东莞的住房限购也被打破了,至少城市群内部不存在限购。
注意上面的第二句话,“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这是什么意思?
它意味着,人口将来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心。你能抢来增量人口,那么不仅可以获得增量建设用地,还可以获得增量的公共资源(比如高铁、地铁、机场等)。人口增长显著的城市,还可以设立更多的区,增加更多的乌纱帽,甚至还可以升格。
反过来,收缩型城市会因为人口持续流失,出现区和区的合并,镇和镇的合并,到那时乌纱帽将变少,甚至级别降低。
所以,中国城市之间的人口大战会更加激烈。前几天在山东,出台了鼓励乞丐落户的政策。这当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但背后是愈演愈烈的城市间人口争夺战。
第三句话里,再次提及了房地产税,提法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这意味着房地产税还是要搞,但会非常审慎,而且这是一种地方税,地方人大、政府的“话事权”会非常大。
此外,这份文件还提到了很多重点区域,其中有两段表述非常值得关注:
1、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实施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2、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改革成果。建设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赋予其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点评:目前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一共有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大湾区、黄河流域、成渝、雄安、海南等这些区域。
上述两段话里,点到了6个区域。没有点到的是雄安和成渝都市圈。雄安或许被认为包含在京津冀里了,但成渝没有被提及在近期文件里是第二次。这很难说不是一种遗漏,至少重要性比不上另外几个吧。
在自贸区、自由港的表述上,上海着墨显然比海南要多。虽然海南面积更大,未来特殊性似乎更高,但在中央心目中上海临港新片区仍然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