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互联网巨头的消费金融生意 它们未来走向何方

时间:2019-11-13 00:5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互联网巨头的消费金融生意 它们未来走向何方本报记者 朱丹丹 单美琪 北京报道近年来,消费金融作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发展十

互联网巨头的消费金融生意 它们未来走向何方

本报记者 朱丹丹 单美琪 北京报道

近年来,消费金融作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发展十分迅速。

在消费金融这片万亿级蓝海中,参与者不仅有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模式也逐渐成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等各类平台聚合生态趋势明显,消费金融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其中,以BATJ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也前赴后继步入“战场”。从度小满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开始,巨头们的消金生意已被“提上日程”。但是重金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后,是否会弯道超车的决定因素还有很多。

值得肯定的是,如果消费金融牌照批筹提速,将吸引更多的行业巨头入局,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巨头的深度参与下,消费金融业务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启下一个新纪元也将成为可能。

追逐

从2014年开始,BATJ先后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彼时起,人们谈到互联网巨头们的消费金融业务,首先想到的是阿里旗下蚂蚁金服的“花呗”、腾讯的“微粒贷”、京东的“白条”以及百度的“有钱花”等明星产品。

在BATJ玩家中,腾讯是最早试水消费金融领域的。2013年10月,腾讯旗下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获批成立;同年,腾讯与中信银行进行了微信虚拟信用卡的合作计划,腾讯发起设立微众银行。

2015年5月,腾讯推出的微粒贷市场占有率创新高,而与它同视为现金贷领域传奇的还有蚂蚁借呗。如今,后来居上的阿里已经在消金领域坐稳了第一把交椅。

就在腾讯推出微粒贷的前一个月,蚂蚁花呗正式上线,随后,阿里又相继出现了借呗等众多金融产品。通过蚂蚁金服聚焦于用户的消费金融领域以及场景化消费金融产品花呗和无场景化消费金融产品借呗和征信体系芝麻信用的联合应用,阿里线上消费金融体系已趋于完善。

京东“白条”的诞生早于花呗,是业界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作为消费金融产品中的爆款,“白条”时代数字科技能力的积累也启示了京东数科从“金融”向“数科”的进化之阶。京东数科也于2015年在国内首次提出“金融科技”概念,让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

而作为BATJ的“排头”,百度金融的发展稍显滞后。众所周知,场景是互联网巨头的又一个优势,在消费金融领域,这个优势更加明显。不可否认的是,百度在场景上面吃了不少亏。

虽然业内分析度小满所提供的信贷业务尚不足百度生态内的1%,增长空间仍然巨大,主要原因在于度小满更多的是依托于与外部场景机构的合作,本身并没有切入优势场景。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有阿里、腾讯的容量,专注很重要。”姗姗来迟的360在消费金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

与分期电商一贯“大而全”的策略不同,360金融的360分期选择的是分期产品中销量最好的品类进入电商市场,瞄准年轻一代用户群体。其中,360金融投入分期电商重要的是打通消费场景,形成闭环,通过用户在360分期平台上的消费记录作为重要的征信数据来源。

就自有品牌而言,百度有了度小满,京东拆分了京东数科,阿里孵化了蚂蚁金服,而腾讯,除发起设立微众银行外,仅设立了FiT线,到底姓Fin,还是姓Tech也很难说,所以一直没有明确的金融业务品牌,消金业务也很模糊。

争夺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消费金融市场万亿级蓝海的到来,在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无论是消费模式还是消费领域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过去的一年,场景争夺更加白热化,垂直领域分水岭显现,消费金融行业也步入洗牌期,巨头之役激烈胶着。

“消费金融的决胜之口即在于场景之争。”来自BATJ阵队的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拥有真实的消费场景不仅可以实现金融产品与消费场景的无缝连接,还能更有针对性地把握用户需求形成差异化服务,培养较高客户的忠诚度。”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BATJ、360等互联网巨头在消费金融领域布局产品期限和利率相似、人群定位相同、差异化较小,竞争激烈,基本上是在抢夺被银行忽视的蛋糕,也是对原有的流量进行变现。

不同点在于,阿里、360金融等通过助贷进行放款,资金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由后者承担,腾讯等是直接通过微众影响进行放款,通过同业拆借、联合放贷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取资金,但是其需要承担主要风险。

“综合来看,不管是以助贷机构、银行、互联网小贷还是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消费金融业务,本质上差别并不大。”王诗强对记者表示。

  成长

事实上,消费金融在中国发展已经接近8年的时间。这八年来,持牌的“正规军”与互联网巨头们的目标群体边界也在逐渐变得模糊。

以BATJ为首的互联网公司,依托电商和社交场景与消费金融,通过大量用户数据以及流量运营上的优势,或将逐步覆盖“正规军”的部分细分市场。

从近期来看,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成为了又一分水岭的开端。

5月16日,银保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0.5亿元增加至15亿元。在此次增资中,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斥资4.5亿元持股30%,位居第二大股东。

继百度之后,新浪也紧随入局。同时,从蚂蚁金服和腾讯通过持股邮储银行间接持股中邮消费金融可以看出,参股消费金融牌照成为当下互联网流量公司流量变现、快速跑马圈地消金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

业界认为,尽管BATJ早已各自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但各家的消金业务实质上仍是网络小贷。而度小满金融入股哈银消金曲线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意味着百度已经比其他互联网巨头们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步。

自去年以来,政策层面也开始鼓励发展消费金融。持牌消金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有望呈现稳定发展的局面,行业内机构竞争加剧成为必然,而一些非持牌消金的行业头部机构也在不断地加速入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