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iQOO Z1x 上手体验:中端良品,换个姿势把圈出

时间:2020-07-11 15:5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iQOO 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和「性能」紧紧挂钩的,在大众印象中,iQOO 的品牌 DNA 里天然包含着 「强悍」、「速度」、「性价比」这样的

iQOO 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和「性能」紧紧挂钩的,在大众印象中,iQOO 的品牌 DNA 里天然包含着 「强悍」、「速度」、「性价比」这样的关键词,过去几代产品都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信息:iQOO 可以在其它地方妥协,但在性能上绝不会有丝毫退让。

所以当这次拿到这款搭载 120Hz 竞速屏,却又配备了骁龙 765G SoC 的 iQOO Z1x 时,像许多人一样,我倍感惊奇,猛然间会觉得它不那么「iQOO」了。

这些年,很多品牌会带着某种独特的「品牌调性」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且因此收获诸多粉丝,不过当行业趋势发生改变,或者公司营收压力产生,又或者是自身战略调整时,厂商出于种种考虑,可能会推出与过去气质并不相符的产品

这时许多人就会评论它「不再极致」、「放弃初心」了,比如「设计和创新」主导的苹果推出了新款 iPhone SE ,比如「只做旗舰」的一加也要做中端了,类似的经历在更早的时期,也发生在了锤子科技以及魅族等厂商身上。

不可否认,这类产品线往往会缺乏品牌一脉相承的精神气质,但由于注入了更多的商业考虑,所以产品在市场上又很受大众欢迎。这次我上手体验的 iQOO Z1x,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属于这一类别,它放弃了过去相对小众的「游戏玩家」,以极具感知力的「120Hz」屏幕为卖点,又延续了过去「极致性价比」的特质,一步迈入大众市场

120Hz 竞速屏:好听好看好用

LCD 高刷屏是中端机的福祉,在 OLED 高刷屏触不到的细分市场,120Hz 乃至 144Hz 高刷新率,就是要比 60Hz 高色准 OLED 屏幕听起来更强、看起来更明显、用起来更舒服。

不过有趣的一点是,我发现身边的普通用户从 60Hz 升级到 90Hz、120Hz 屏幕时,「感知不强」的比例不在少数,但当她们用过高刷新率手机,再用回 60Hz 时,其中部分人「高刷敏感」的隐藏属性就被点亮了。有人调侃,或许这也是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另类诠释。

这次 iQOO Z1x 采用了一块 6.57 英寸的 120Hz 高刷新率 LCD 屏幕,日常使用它滑动屏幕和切换应用时,顺滑流畅的视觉体验十分明显,这种肉眼可见的巨变,是值得消费者掏出真金白银的。

比起年初的 LCD 高刷新率屏幕,iQOO Z1x 身上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拖影」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不放慢观看的情况下,拖影问题已经处于无感状态,不会造成视觉干扰。

但未能补上的问题也有,由于 iQOO Z1x 采用了 LCD 通孔技术,首先是挖孔大小无法和 OLED 屏幕相媲美,iQOO 挖孔在屏幕右上角,尺寸算是中规中矩,虽然参数上是大了一圈,但实际专注屏幕内容时我却又几乎无察觉,环视一圈市场上的刘海屏和挖孔屏,这点差异我认为大众消费者基本无法感知,我个人也并不在意。

另一个由 LCD 屏幕造成的问题就是打孔处背光不均匀,前置摄像头周边会有黑边晕影,这一点在屏幕高亮、显示内容以白色为主的界面尤为明显,尽管比起早前的屏幕有了进步,但还是处于可见的状态。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也有,一是手机厂商在系统层面为了「隐藏」前置挖孔,很多场景下屏幕右上角都是暗色调;另一个方式是开启深色模式,虽然 iQOO UI 属于较新的系统,但背靠 vivo 成熟的 Funtouch OS,适配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这两种方式都能有效规避挖孔晕影的问题。

在设计更为明显的部分,比起中高端手机,iQOO Z1x 的下边框明显会宽上一些,这一点在数码爱好者眼里几乎是难以容忍的「审美失格」,不过在这个价位的产品,环比 realme、Redmi、荣耀的各类机型,「下巴」似乎成了人均标配,iQOO Z1x 要考虑的不过是和哪位选手放一起「Bigger than bigger」。

120Hz 就是 iQOO Z1x 在屏幕上的最强卖点,在一千六百元这个价位,高刷屏和屏占比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选择美观的人将止步于此,选择实用的人则能体会到顺滑的视觉体验。

骁龙 765G:够玩,但不够畅玩

在高通的中端产品线里,骁龙 765G 本身还算是一枚不错的处理器,不仅集成了 X52 5G 基带,支持 5G 双模,在性能上也是 7 系列最大幅度的一次升级,GPU 性能提升幅度有 40%,AI 算力的提升也达到了 100%。

具体到游戏环节,在《和平精英》的测试中,设置流畅画质与超高帧率,画面可以稳定在 60 帧,偶尔有小于 5 帧的波动,基本无影响。

在《王者荣耀》的测试中,设置超高画质高帧率,全程可以跑满 60 帧,在团战中也基本没有什么波动,可以说 iQOO 对于运行主流手游没有太大压力。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受限于中端机的定位,一方面游戏大多没为 iQOO Z1x 适配 90Hz 模式,另一方面骁龙 765G 本身也无法满足高刷新率游戏对性能的压榨,所以 iQOO Z1x 配备的这块 120Hz 高刷「竞速屏」到头来和「电竞」毫无关系,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提升日常用机的体验。

由于新发布的 768G 在制程和核心上没有任何升级,依靠「超频」来提升性能也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热和功耗,在这一背景下,骁龙 765G 可以说是厂商在高通中端阵营中的最优选。

但脱离了高通产品线看, 2020 年也是海思麒麟和联发科天玑中端崛起的一年,无论是麒麟 820/麒麟 985 还是天机 800/天机 820,在纸面参数上都要领先于骁龙 765G,在骁龙 765G 和骁龙 865 之间的空隙里,全是竞品的身影。

这样就使得 iQOO Z1x 等搭载骁龙 765G 的机型在中端对垒中,处理器跑分一直不太好看,要解决这个问题,iQOO Z1x 简单粗暴,以「极致性比价」进击大众市场,一方面拥有「够用够看」的性能,另一方面踏入「5G 时代」,再加上 120Hz 屏幕,在 1598 元的价位里,卖点清晰,口号响亮。

其实 765G 的性能已经足够满足目标用户的用机需求,iQOO Z1x 跑不动的游戏,同级别竞品大多也拉不开差距,哪怕对于「参数党」来说,只要 iQOO 在价格上给出诚意,这也不算个事了。

工业设计、影像实力与快充技术:人有我有

iQOO Z1x 的外观设计延续了 iQOO Z1 的风格,优点是磨砂背壳质感通透,既有亲肤的手感,还保证了光影效果;缺点是三段式的机身,前置面板厚重突兀,侧面缺乏曲面过渡,屏幕也因为疏油层稀薄而手感干涩,在侧面视觉和屏幕触觉上都少了些许高级感。

机身采用了侧边指纹识别设计,虽然没有搭载更有科技感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但是我个人觉得实用性还是非常高的,在物理反馈下「盲操解锁」十分迅捷,而官方给出的解锁速度是 0.28 秒。

除此之外,底部还有标准的 3.5mm 耳机孔,Type-C 充电口,以及单扬声器开孔。

在影像方面,iQOO Z1x 依然是标准的「千元三摄」组合,主摄是 4800W 像素,日常以 1200W 像素输出,采用的传感器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三星 S5KGM1,它在过去常与索尼 IMX586 作比较,除了无法直出 4800W 像素照片,其它地方差距不算大。

iQOO Z1x 标准焦段下成像画质可圈可点,画面宽容度、锐度都保持了相应的水准,即使拍摄于夏日的大光比环境,也可以看到天空的高光部位和墙面的暗部细节都保留得不错。

不过放大到两倍焦段后,图像会过度锐利,显得画面干涩,同时宽容度也变窄,暗部细节丢失。相比之下,相同景别的图像,使用 4800W 像素拍摄,再进行后期裁切,细节会更好,所以我倾向于这是一个算法优化问题。

相比于 3000 元价位的手机,我认为 iQOO 主摄的表现,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做到接近的,但使用两倍焦段后,差距变得明显。

在夜景模式拍摄中,由于不支持 OIS 防抖,多帧堆叠受限,最终结果就是成像画面涂抹感增加,表现一般。另外部分场景还会产生眩光鬼影,这一点我手中的 iPhone 11 也没能避免,不过表现程度稍轻。

考虑到此前也使用过不少搭载 GM1 传感器的中端手机,我认为手中这台还是安卓 10 的 iQOO Z1x 样机,在正式版系统升级到安卓 11 后,两倍焦段成像会有更好的表现,值得等待,而主摄的总体表现在这个价位还是符合水准的。

此外,iQOO Z1x 还有两颗 200 万像素的「凑数」镜头,尽管这类微距、景深、对焦镜头确实存在一定的使用场景,但鲜有厂商在中低端机型中为其做出真正的优化,个人认为,在面向「非玩家」的群体时,手机「三摄」的营销意义要远大于实用意义,并且是否配有「三摄」确实会影响一款手机的销量,iQOO Z1x 显然是面向粉丝以外的群体,使用这一配置也十分好理解。

在快充技术方面,iQOO Z1x 拥有 5000mAh 的大电池以及 33W 的快充配置,在这个价位,比起竞品还是具有一定的续航优势,当然重量也达到了旗舰机常有的 199.5g,依然是一个注重实用性的取舍。

最后在系统体验上,iQOO UI 也比我想象中更加好用,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习惯性把 Funtouch OS 排在大厂系统里相对靠后的位置,最近的 MIUI 12 我在发布会当天就更新了开发版,这段时间交替用下来,iQOO UI 的界面交互、系统功能、流畅度并不会给人明显的落差感。

个人认为,iQOO UI 是足够好用的,更坦率的讲,现阶段的大众消费者并不能很好地区分各家系统,主要就是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逻辑已经不断趋同,且不说安卓阵营的同质化,连 iOS 14 都在开始一定的「安卓化」,当下用户的换机门槛更多是由生态构建,又或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很少归因到手机基本交互、界面 UI 这些事情上。

如果非要说差距,就是在 MIUI 12、ColorOS 7 等系统上,我们还能找到一两个创新亮点,而 iQOO UI 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平平实实,无功无过。

总结

iQOO Z1x 这类产品确实不同于「品牌们」过去一贯的调性,我们既可以说这是一种气质断层,厂商在市场化进程中不得已的妥协;也可以说这是对品牌 DNA 的延伸,不同的产品线触达更广的人群,既增加认知度,也惠普用户。

从前一个维度看,iQOO Z1x 失去了「性能」,也不再「要赢」,多少有点可惜;从后一个维度看,iQOO 依然面向年轻群体,富有「性价比」,对于注重实用性的用户来说,很值得入手,对于 iQOO 来说,在中端机的竞争中也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iQOO Z1x 不再是「性能小钢炮」,不过多地追求动力性能与操控调教,成了名副其实的「买菜车」。作为站在旗舰背后的「Lite」系列,iQOO Z1x 所有的取舍都围绕着手机的基础体验——有一颗价格合适的主流中端处理器,有一颗还算不错的主摄担当,快充和续航位于同级别前列,在屏占比和高刷新率之间选择了后者,槽点就是缺失了数码圈玩家更在意的广角长焦、双扬声器、NFC、线性马达这些具有进阶体验的配置。

然而,当我们回归到 1598 元的售价,要说服大众消费者为 iQOO Z1x 买单,这其实并不算什么难事。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