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紫光10年投8000亿在DRAM内存产业处于什么水平?

时间:2019-11-13 00:45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10年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消息人士透漏紫光集团未来10年在DRAM领域有着如此震撼人心的投资计划。如果消息属实,这无疑将重新给国产内存以

10年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消息人士透漏 紫光集团 未来10年在 DRAM 领域有着如此震撼人心的投资计划。

如果消息属实,这无疑将重新给国产 内存 以信心和决心。今年六月底,紫光集团对外宣布,组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委任刁石京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的董事长,委任高启全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的CEO。如此一来,合肥长鑫不再是国产DRAM内存的“独苗”。

这份大规模投资曝光之前,国产内存厂商虽然有大动作,但是投资规模相较于 三星 、SK海力士和美光有一点相形见绌,不要说超越了,未来能够在低端市场“喝汤”都是极好的。此前我国在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投资了240亿美元,而同期三星一家的投资就是我们的两倍。如果我们不想让三星一直操控市场价格,那么只有比它投的更多,比它技术更牛。

年均800亿元人民币是什么水平?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想法都是:平均每年投资800亿元人民币是一个什么样的投资水平?

以三星为参考。2017年三星疯狂支出440亿美元,用以建造或者扩张生产半导体、显示屏及其它产品的新设施。根据三星对外公布的说辞,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半导体研发和扩产,主要是存储和显示,占比大概为2:1。那么,我们可以粗略计算得到,三星投资在存储方向的金额大概是195亿美元,按照当年的汇率也超过1000亿人民币。

当然,三星这千亿元人民币不仅是用于DRAM,还有NAND Flash。不过考虑到三星在技术和差能上的领先,年平均投资800元人民币短期内依然难以撼动三星的内存霸主地位,中长期有望成为三星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目前,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在DRAM领域占比达到了96%。其中,三星占46%,SK海力士为27%,美光为23%,其他厂商分剩下的4%。考虑到半导体的规模效应,量不大难以赚到利润,因此令人垂涎的价格涨幅给这些芯片巨头带来丰厚利润,其他厂商如果没有个性化服务很难赚钱。

再参考SK海力士。今年2月,SK海力士对外表示,计划投资120兆韩元(约合1069亿美元,汇率:0.0008905)自2022年开始着手建设4个半导体工厂(FAB),其中利川M16将在10年内在建设和研发方面投资20兆韩元(约合178亿美元);清州将在10年内投资35兆韩元(约合312亿美元),其中包括2018年对M15工厂的投入。因此,SK海力士在存储业务上的投资总额大概只有紫光集团的一半不到,分配到DRAM方面就更不及了。

最后看下美光。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其将在中科园区投资4000亿新台币(约合900多亿人民币)建设A3、A5两座晶圆厂。虽然美光否认了增产DRAM内存的计划,但是其对提高产品工艺的行为并不否认。另外,美光曾在2018财年内投资到80亿美元,以当年平均汇率6.6来算,投资也达到了528亿元人民币。因此,年均800亿元人民币投资对于美光而言并非不可逾越。

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内存市场的“自然法则”就是钱多者将钱恒多,耗不住的厂商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份高风险后的高回报的。按照成熟市场“唯寡头剩”的规律,排除专利、人才和后期价格战等因素,紫光集团如果真的这样疯狂投资下去,有望进入世界内存阵营前列,成为全球四大内存厂商之一,甚至取代其中一个成为新三大内存厂商之一。

“奇梦达”之后的路在何方?

单以数据论,紫光集团未来的DRAM发展之路可算是康庄大道。但是,这样来考虑险恶的内存市场就略显天真了。要知道,现在的国产内存占比依然还是近乎于零。合肥长鑫数百亿投资下去的结果是让国人很快能有19nm内存来用,这是国内最好成绩,但技术上还落后国际三大存储厂商两代。福建晋华现在已经停摆,未来如何尚未可知。

而紫光集团,和兆易创新类似,从破产的奇梦达那里得到了部分专利技术,也在这几年存储了部分人才。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奇梦达的技术并非主流,沟槽式DRAM技术在先进制程方面没有得到过认证,能否在未来走到10nm以下都是未知数,随着制造工艺的精进,沟槽式DRAM技术的开发难度要高于堆栈式DRAM技术。

堆栈式DRAM技术是三大内存厂商目前主推的技术,也已经较为成熟,因此三大厂商拥有近乎于密封的专利墙,后进者要想绕过这道专利墙太难了。

我们必须要问:“奇梦达”之后的路怎么走?

另一条路几年前已经试验过是走不通的,那就是收购。当时,紫光集团准备出资230亿美元收购美光公司,不过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反对,这也是紫光集团成立长江存储的最主要原因。

可能有人会说,新型RAM是我们的机会。比较典型的新型RAM技术包括磁阻RAM(MRAM)、电阻式RAM(ReRAM)和相变RAM(PCRAM)。这些新型器件一直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但是直到最近,其商业实现还寥寥无几。而且,也不只有我们关注新型存储,对于在物联网市场大有潜力的MRAM,三星同样很重视,且已经发布产品。而能够用于服务器市场的ReRAM和PCRAM同样有英特尔和IBM这样的巨头公司盯着。想要在存储上面换道超车并不容易。

当然,前面也并不是绝路。首先,紫光本身的研发实力就值得关注,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2000人,都是NAND Flash和DRAM相关。随着投资加码,将会有更多有实力的研发人员加盟。因此,紫光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未来的“X”因素。

此外还有合作。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此前访问中国大陆,并与紫光集团高层见面,虽然不知道双方的交流内容,但是不排除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板凳要做十年冷

整个半导体产业都是重研发的产业,后进者不仅要研发,还要研究绕过巨头的专利。因此,要出成绩,常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说法。

紫光集团自己虽然对外宣称,要在2021年量产DRAM内存,但是从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就算紫光够迅速,2021年最多也就是小批量量产,很难行程大规模量产,内存产品的研发周期在3-5年,这个是行业铁律。

另外,8000亿元人民币之后的事情在投资之初就要想清楚,因为这是一个看着很大,但是对于三星而言并不太难的数字。三星在2018年营收为5207亿元人民币,其中内存业务贡献了4368亿人民币。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三星内存的毛利润在7成以上,也就说内存业务的毛利润能达到3058亿元人民币,这可是毛利润,而不是营收。也就说在内存强周期下,三星不到三年就能赚这么多钱。疯狂如三星,不赚钱也要搞垮竞争对手,这个体量的冲击是国产内存厂商一定要提前有准备的。

三星2018年营收分布

在内存这个“畸形”的市场,除了前三名没有人可以游刃有余,都如一页扁舟飘在激流里。我们看看现在的全球第四大内存厂商南亚科技(Nanya),在2019年只能减半研发投资,就是如此也没能保住净利润,下滑了2.3%。

我们现有的产品在技术上落后人两代,紫光2021年拿出手的就算是当前最先进的12nm内存,但除非三大巨头不发展,否则那个时候全球领先的一定是10nm甚至10nm以下的内存芯片,我们依然落后于人。

所以,希望今天吹捧紫光集团的人未来嘴下留情,半导体国产化之路没有一条是坦途,更何况是已经“畸形”的内存。

来源:与非网

*免责声明:手机市场分享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手机市场分享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手机市场分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