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和老干妈两家知名公司,因一起涉及广告投放的纠纷闹得沸沸扬扬。网民热议的起点,便是腾讯公司针对此次诉讼,对老干妈申请了高达1600余万元的财产保全,而法院经审查后,裁定准许。有人对此担忧称,案件刚起诉到法院,还没开庭审理,名下的大额财产就能被冻结吗?
事件
针对滥用保全问题 字节质疑腾讯
6月29日,一份民事裁定书引起了网民的全网讨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向深圳南山区法院申请冻结、查封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600余万元的财产。
腾讯称其诉讼原因是老干妈拖欠千万余元的广告费,但老干妈回应称“腾讯被骗”,很快,贵阳警方发布通报称,确实有人冒充老干妈公司进行诈骗,三名嫌疑人已被刑拘。
7月1日晚,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竟加入此次风波,他发言称:“基础事实都没有调查清楚,就可以直接启用公检法手段,竟然还成功冻结了对方1600万元!说明这家公司已经形成了用公检法打击一切不利于它的日常思维,而且简化到连调查都懒的去调查了。”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则回应,字节跳动也曾对其他公司申请过财产保全,称对方“知识储备不足,记性还不好”。他表示,只要保全有理由、保证金足够,一般都是可以保全的。如果事后证明保全理由不合理,对被保全方造成损失,直接从保证金中赔偿。
而李亮随后再度亮明观点,他表示,诉讼保全这个规定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有人滥用。腾讯向南山法院申请冻结老干妈财产的做法,既缺少对法律的敬畏,也没有搞清楚最基本的法律事实,在没有必要性的情况下贸然冻结对方1600万元的资产。如果老干妈不是家大业大,经得住这样的折腾?一个企业可能就因为你的“傻白甜”被毁了,卖个萌就算了事?
老干妈曾公开回应称,腾讯从未催收过广告费,法院的裁定其公司也并不知情。这便是不少网友所担忧的问题,在案件还没有进入实质审理的时候,对方提交了保全申请,自己名下的财产就可能被冻结。
法官
裁定财产保全 不会提前通知被保全人
北京市丰台区法院高原法官认为,由于民事审判存在法定的诉讼程序和诉讼成本,同时,为了应对现实存在的“执行难”问题,保证民事权利的实现,法律便设立了财产保全制度。它能够固定恶意拖欠甚至不履行义务者的财产,保证最终执行的效果。
“不光是案件审理中可以申请保全,甚至在还没起诉之前,也可以提前向法院申请保全。”高原表示,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当事人来不及提起诉讼,可以先申请诉前保全,并在保全之后30日内起诉。若超期没有起诉的,诉前保全解除。
而更为常见的,是诉讼中进行的财产保全。在申请方提交了明确的保全申请书,并且提供足额担保及财产线索后,法院形式审查通过,即可以完成财产保全。
“也正因为法院只需要对财产保全进行形式审查,因此被保全人就成了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高原认为,腾讯与老干妈的纠纷中,老干妈在事先便并不清楚财产保全裁定的情况。“如果在保全裁定之前还需要先通知被保全人,进行实质审理,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这就很难称之为财产保全了,而是法院裁判后的‘强制执行’。”
但法律也考虑到了财产保全会导致被保全人财产的自由交易受阻,出于平衡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申请人需要预先提供一定比例的担保,如果保全错误,申请人就需要针对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被保全人如果能反过来提供其他担保财产并且有利于执行,法院也可以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高原表示,在财产保全时,核心是处理好效率和公正的关系。防止恶意转移财产,法院需要追求效率;防止错误保全甚至恶意保全,法院更要追求公正。这个平衡,便是通过担保、反担保制度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