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压倒边缘厂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选择华为、vivo、OPPO、Apple、小米以外其它品牌手机的消费者,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13%,下跌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6%。
同时我们注意到: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整体销量,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22%。疫情的影响,客观上推动了人们在消费时做出更加保守的选择。
受大环境的影响,即便是vivo、oppo、小米这样的头部厂商,也不得不面对25%以上的单季度销量降幅。而对于境况早已不佳的边缘化手机厂商,高达40%的整体销量下滑,突如其来的资金链断裂,则是压倒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些已经消失的品牌
①爱立信
在2000年前后,来自瑞典的爱立信,在手机品牌中的知名度如今天的苹果、华为一般深入人心。在18年前,液晶显示屏的分辨率从显示一行中文增加到可显示两行、增加红外、蓝牙,都是令人十分激动的科技进步。
爱立信与索尼部分业务的合并,最终使爱立信品牌不再用于手机这类面向消费者的业务,爱立信品牌专攻于通信技术设施,如基站业务,在消费者业务取而代之的是索尼爱立信。爱立信在消费者业务领域的隐匿,是资源整合的考虑,而非品牌经营困难,这是爱立信与那些后续消失的品牌的本质区别。
②索尼爱立信
从品牌创立伊始的拍照手机概念,到安卓1.5-4.0时代紧密的跟进发布新机,索尼爱立信发布了诸多堪称经典的机型,与主推塞班的诺基亚势均力敌的索尼爱立信,是很多70后、80后回忆的一部分。
而随着苹果、一票韩国的爆发式增长,索尼爱立信的市场份额急转直下。最终爱立信退出了品牌经营,索尼爱立信最终变更为索尼。
③西门子手机
在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前,西门子手机曾是很多人印象中高端手机的代名词,与诺基亚平分秋色。最终,产品研发的缓慢使西门子最终淹没在消费电子快速更新的洪流。
④迪比特
在代工模式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时,迪比特通过与品牌巨头的法律纠纷成功名噪一时。在通过功能机完成资本积累后,错过Windows Mobile、安卓,使这一品牌很快坠落并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
⑤波导
波导重新定义战斗机的广告语,令很多人记忆犹新。那么波导消失了吗?并没有,在电商平台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波导的产品。
而最令人感到唏嘘的,小米旗下的Redmi,在过去的几年中,正是千元以下机市场,以及山寨机市场的最大收割者。波导虽然没有消失,但和消失无异。
总结
在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的消费电子领域,自身经营不善已不再是厂商倒闭的主要原因。市场上其它竞品跑的太快,才是品牌消亡的主因。毕竟,消费者会选择用脚投票,东芝,松下,NEC,无一不是因为市场的剧变而退出手机市场。还有哪些消失的品牌?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