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对于邃古之时的黄金大世都是无比向往的,以为“大同之世”。孔子做《春秋》,将二百四十二年分为三世: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其欲逆挽当世,使天下由乱入升平再入太平之志显而易见。这一种改革的思想实在是影响了很多人的。东周之后封建制度崩溃,“礼崩乐坏”,秦朝所建立的郡县制从政治上来说是更有利于王朝统治的。然而时代是有其惰性的,这一进步在当时被视为异端,再加上秦皇朝所实施的各项暴政,六国遗民波澜再起,“亡秦必楚”一语成谶。
到了汉朝,看似封建制度重新得到了恢复。然而高祖大封异姓王,亦有其不得已之处。高祖虽被尊为皇帝,但如前面所说,当时之人既不满郡县制,灭秦之后自然是想恢复多国并立的局面,至少在事实上要如此。因此即便是所谓的皇帝,在各异姓王的心中,更多的只是虚名而已。(如此也可解释韩信为何不反,不是愚忠,而是在韩信看来,当下的状态是合理的,皇帝只是一个虚名罢了,也绝料想不到皇帝会“反时势”而行,然而人总是有私心的,何况是面对“第二个始皇帝”这种巨大的诱惑,且高祖这样也是顺应时势的,终至功成。这或许也是政治上儿童与巨人的差距吧)至于其后如何将虚名化为实权,其间的帝王心术以及军事行动不在此细说。
其后剩下的几乎都为同姓王,看似封建制度得到了恢复,但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总归会意识到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终有晁错削藩,七国之乱。汉代人的改革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细看汉代人的议论,与后世大不相同。后世的议论都对社会组织的缺陷无可奈何,改革之论终不敢涉及太深。近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为明证。汉代学者一方面距先秦诸子不远,对大同之世心向往之,另一方面并未经历过大的改革失败,因此敢想敢做,对于不合理的地方敢于“拨乱反正”,对政治改革“一往情深”。
王莽改制是集中了儒家的平均地权和法家的节制资本。这两种思潮都起自东周。儒家平均地权最著名的就是“井田制度”,然而井田制度的实施条件太过苛刻,董仲舒曾让步为“限民名田”,是否实施也未可知。法家节制资本的措施桑弘羊曾予实行,主要包括盐铁官卖和官营商业。但仅达到了筹款的目的,改革经济的目的却未能实现。
到了王莽,结合儒家与法家,推行新政。“王田”、“六筦之法”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王莽其实是在汉朝改革大势下站出来最终实行改革的人。要实行改革,自然要获取政权,因此王莽不是所谓的篡窃。当时的人也并不以此为异端。(汉朝甚至有人上书给皇帝劝其禅让,大致可见当时人们对于皇帝的心态了。)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从而导致新朝的灭亡。
王莽改制的失败是注定了的。因其改革最终的依靠是人,而一个时代明白大势所向的终归的少数,明白了大势又愿意为之而努力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统治者中的大多数,其利益总是和人民相反的,况且改革的措施更是历经多次反复,如货币制度,官员不一定能完全明白,却能够借此攫取利益。因此推行不易,监督不得,最终的失败自然不可避免。改革失败,而社会组织已被破坏殆尽,内乱不可避免,直至光武奋起,最终战乱局面才被控制。
然而,经过这一次大改革失败后,政治家的眼光亦为之一变,根本改革被视为不可能,想把乱世逆挽而至于小康终不可行。“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成为金科玉律,中国的社会改革运动至此遂告长期的停顿。